第1243章 一腳踹翻!

字數:3473   加入書籤

A+A-


    地方的相關企業都在全力研究如何攻下國防工程建設委員會督導專員的時候,他本人這幾天馬不停蹄的下基層考察。

    海警第一師可不隻有執法船和海上人員,那隻是海勤的一部分,還有許多海防哨所以及一個訓練基地。訓練基地為全師提供著合格的不同崗位的兵員。入伍的新兵要在訓練基地接受至少三個月的訓練,海勤兵則要接受半年以上的訓練,同時承擔著全師新轉士官的教導訓練工作,充當著教導隊的角色。

    李牧視察的第一站就是訓練基地。

    他保持了一貫的作風搞突擊檢查。帶著王國慶和宋小江,掛上了上尉軍銜開了一輛師部機關通勤使用的2030d越野車,早上早早的就來到了訓練基地。

    訓練基地在一個比較偏遠的漁港小鎮邊上,周遭都是原始的海邊小丘陵,海岸線上滿滿的全是好幾排海防林。

    他們到訓練基地大門的時候,部隊才剛剛吹響了起床號,可見他們出發得多麽的早。師部過來至少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門崗是個士官帶著個上等兵執勤,這個點是晚間的最後一班崗了,能夠從他們的臉上看到熬夜的疲憊。

    士官敬禮檢查證件,宋小江笑著說:“師部過來送文件的。”

    車輛都是經常各個營區跑的機關通勤車,兵們都熟悉,再一看除了開車的三級軍士長,兩名上尉,值班士官沒有什麽懷疑,敬禮放行了,哪裏知道車上坐著個假上尉,來頭大得嚇人的副軍職第一政委。

    按照慣例,大門值班士官沒有通知基地值班室師部來人,因為通常隻有師部領導過來了,比如三號車五號車,大門值班人員要馬上報告以便基地做好準備。

    於是乎,在不斷整齊響起的喊番號聲中,2030d越野車順著水泥路開了進去,徑直的在基地機關樓前麵停了下來。

    現在是十二月份,也就是新兵入營的季節。未來調整征兵季節之後,新兵入營的時間會提前一兩個月,但現在依然實行的冬季征兵。

    算了算時間,新兵入營大概是有十天的時間了。

    宋小江提了公文包徑直的進了機關樓,掩護李牧的行動。李牧和王國慶悄無聲息的往炊事班的方向走去。

    其間他們經過了好幾個連隊,帶兵幹部站在那裏看著隊伍原地踏步喊番號,睡意朦朧之感會隨著撕心裂肺的番號聲快速消散掉,隊伍精神起來,然後進行早操。他們也都看見了李牧和王國慶,但都沒在意,一個上尉一個三級軍士長,以為是過來公幹的普通幹部。

    看著沒有掛軍銜的新兵蛋子們踏著步高昂著頭顱張大嘴巴拚盡了吃奶力氣一樣高喊著番號,李牧想起了當年新兵連的時光。那是一段隻知道埋頭苦幹不斷壓榨潛能往死裏折騰從普通老百姓向合格軍人蛻變的痛苦過程,令人回味無窮。

    “頭兒,炊事班在那邊。”王國慶放輕了聲音指了指建在比營房所在區域要高出差不多兩米的階層上的飯堂說道。

    訓練基地每年承訓的新兵大概在一千人左右,以連隊為單位進行訓練生活,夥食保障也是以連隊為單位,一個連一個炊事班進行保障。那一排飯堂是標準的樣式,前麵是餐廳後麵是夥房,前後都有平直的水泥道路。這個樣式與李牧新兵時期待過的老二營是頗為相似的,隻不過這邊靠海。

    連用野戰炊具器材單元使用的是汽油爐,經常能夠看到炊事班的人用氣筒猛地往那罐子打氣,給罐子加壓,促使汽油從噴口噴出來呈霧狀,燃燒更加充分。

    除了連用野戰炊具器材單元,還有炊事車。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完全的可以依靠炊事班自己的力量背負著行軍,一般情況下炊事班的編製是五人,五人背負著走,且單兵負重不會超過標準負重。至於大米這些,是由步兵排進行攜帶,一個班至少有三人會脖子掛著米袋。因此野戰行軍狀態下,夥食保障是完全沒問題的。

    炊事車的話通常會在機械化作戰或者行軍的時候來使用,但對於野戰步兵部隊來說,使用的最多的是攜帶方便的連用野戰炊具器材係統。

    而在營區裏做飯,使用的是煤,確切地說是煤和鹽的混合物。每到一定時間,都會有大卡車拉來散裝煤,不是煤球,散裝的煤,堆積在規定的地方。忘了連隊炊事班的人按照用量去拉回來,放在煤池裏。

    在燃燒之前,煤加水加鹽巴攪拌,然後用鐵鍬往鍋爐膛裏送,就像以前燒煤的老火車那樣,一鐵鍬一鐵鍬的往裏送,使用廢紙啊之類的東西點燃。因此會產生煙霧,因此有煙囪。

    現在看過去,每個連隊炊事班的煙囪都在冒煙,顯然是在熱火朝天地製作做飯。

    通常情況下,除非出去訓練,否則連隊炊事班的鍋爐是不會熄滅的。到了晚上把膛口給關上,讓裏麵保持著熱度。早上起來馬上就能起火做飯,否則到了早上再起火,早飯做出來差不多就該吃中午飯了。

    李牧背著手邁步就走過去,經過路口的崗哨,崗哨喝道:“站住!口令!”

    “提高警惕!回令!”王國慶答道。

    崗哨收起槍,敬禮問好,“保衛祖國!首長好!”

    他們當然是看見了李牧和王國慶的軍銜,穿的都是海警的迷彩服。但是,哪怕來的是上將,照樣要問口令,口令對不上,照樣給你扣下,這是紀律。看見個幹部就喊首長,大頭兵以及小士官們都這麽幹。

    李牧和王國慶回禮,徑直往新兵五連的炊事班去了。

    新兵五連的炊事班實際上就是訓練基地保障連的其中一個炊事班,五個兵有三名士官兩名上等兵,一名士官帶著兩名上等兵在忙活著做早飯,另外兩名士官在準備中午要用到的食材。

    幫過廚的兵都知道,炊事班的工作並不輕鬆。嚴格地說,炊事班必須要參加日常的軍事訓練政治教育,然後排裏的弟兄們休息的時候,他們要做飯,吃完飯後有些部隊有副業的還要喂喂豬什麽的,辛苦得不得了。

    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當中,是無法完全落實的。因為很難做到全員參訓的同時保障全連的夥食供應正常。因此許多部隊的炊事班通常會出一半的人參加日常訓練,輪著來,留下一半的人在連隊裏忙活。

    留下來的人就真的爽了,還有什麽比不用訓練爽的,做飯,做飯而已!至於說部隊飯菜的味道,想象一下,都是在家裏沒進過廚房的小年輕,一起到的部隊,你在步兵排裏搞訓練,我下炊事班崗位,做出來的飯菜的味道能好到哪裏去?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