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舍棄天真的現實抉擇

字數:4577   加入書籤

A+A-




    宇冰冷的話語,讓在場的這些沒有經曆過戰場洗禮的強大的壓迫感。袁紹雖然上過戰場,但畢竟隻有幾次,論起身上的殺氣,遠不是南征北戰多年的劉宇的對手。

    就在兩方人員愣神的這個空檔,劉宇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來,順手取過剛剛從漢靈帝那裏得到的天子劍,來到雙方對峙的中央站定,將天子劍高舉道:“某奉皇上之命,執掌京畿衛戍之權,爾等當著陛下的麵,竟然如此不顧體統,擾亂禁宮,莫非想以首試劍嗎?!”

    何進和張讓剛才都不過是一時怒氣上頭,將各種顧忌暫拋腦後,但經劉宇這麽一打岔,這兩個老奸巨滑的家夥馬上冷靜了下來,回想剛才的舉動,當真是後悔不已,如果真的動上手,準備不足的雙方隻怕都吃不到好果子。各自出了一身冷汗之後,何進和張讓都有了收手之心,隻不過,礙於臉麵,他們誰都不好先行示弱。

    這其中的微妙,劉宇也自然心知肚明,於是緩步走到碩麵前道:“校尉,你是禁宮侍衛的統領,當著陛下的麵,與大臣刀兵相向,難道不知道這是大罪嗎?還不讓你的手下收起兵刃!”

    論關係,劉宇和張讓為首的宦官一黨要近上一些,所以才從碩這裏著手。碩本就是個略懂武藝的宦官,適才和袁紹對壘,他的頭上早就蒙上了一層細汗,聽了劉宇的勸阻之言,他不禁將眼睛向張讓看去。知道事情不能再度擴大,張讓思忖片刻,還是決定先忍下這口氣,衝碩點了點頭。

    宦官一方收起了兵器,而袁紹竟然並沒有下令手下兵士收手。劉宇看著袁紹,心中火氣直往上冒,袁本初和他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了,如今張讓一方已經先行退讓了。這袁紹竟然還是真麽不識起倒,把他的話當作耳邊風,饒是劉宇城府甚深,也感到太陽穴附近的青筋一陣劇烈的跳動。

    “袁本初,你還不讓兵士收起兵刃!難道,你真的以為本將軍手中的天子劍不利嗎?!”勉強壓抑住胸中的怒氣,劉宇將手中寶劍略微拔出少許,厲聲向袁紹喝問道。

    何進似乎也感受到劉宇語氣中的不善。連忙對袁紹說道:“本初!讓你地人退下!”

    聽到何進的命令,袁紹這才忿忿的將一揮手,讓身後的兵士收起兵刃。本來他以為這將是一個鏟除宦官,讓外廷重新奪回帝國最高權力的好時節。但卻生生的被劉宇給攪和了,試想,他心中怎麽可能甘心。不過,袁紹也不是沒有頭腦的人。他知道,自己麵對碩,應該會有七成勝算,可要是對上劉宇。那恐怕連三成的勝算都沒有。

    一度劍拔弩張地內廷和外廷勢力總算是都克製住了自己,劉宇的心裏也鬆了口氣。他從心裏不想陷到奪嫡的泥潭之中,不過這兩撥人鬧得也太出格了。如果他們現在就開始火拚。對劉宇更不利。所以無奈之下,劉宇也隻好用天子劍配合自己的威勢來暫時鎮住雙方。他剛才地心裏可是一直在打鼓。開玩笑,他一共就帶了這麽幾個親衛進宮,真要是人家不聽招呼,他也沒有什麽力量來勸阻了。

    “陛下,張讓與何進兩人在禁宮內大打出手,冒犯了皇上,該如何處置,還請皇上示下!”將寶劍遞給親衛,劉宇向著漢靈帝下跪請旨道。

    漢靈帝剛才急怒攻心,險些背過氣去,好在那些宮女太監們一陣手忙腳亂的揉胸捶背,才讓他艱難的理順了胸中的濁氣。此時,對於殿內地局麵,劉宏也有了個大致的了解,他在感謝劉宇穩住局麵的同時,也意識到,這件事恐怕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這個時候,以張讓、何進為首的內、外兩派人全都跪倒在地,臉上顯現出惶恐地表情,伏地請罪道:“臣等驚擾聖駕,還請陛下恕罪!”

    漢靈帝急速的喘了兩口氣,定了定神,語調艱澀的說道:“卿等既已知罪,朕也就不再加罪,除了驃騎大將軍以外,你們大家都散了吧!都回家,與朕好好地閉門思過!”

    眾官諾諾而退,張讓等人也都知趣地退出殿外。整個懋德殿內,就隻留下劉宇一人坐在劉宏地榻邊。

    “元瞻啊,你都看見了,朕還沒有死,這些朝廷的官員,就為了自己地一己私利,想要大打出手了。”劉宏的聲音中多了一絲淒然:“朕若是死了,隻怕我大漢的江山社稷就將落入他人的股掌之中。如此一來,朕還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於地下!”說到這裏,漢靈帝的聲音中竟有了些許哽咽之聲。

    劉宇默然心想:現在才來考慮大漢社稷的安危存亡,不覺得晚了一點嗎?說到底,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劉宇不說話,漢靈帝自然也猜不到他心裏到底是在想著什麽。不過漢靈帝也並沒

    測的念頭,他隻是在按照自己事先寫好的劇本在表演啊,把二皇子帶到這裏來。”漢靈帝向一個內侍吩咐道。

    不一刻,二皇子劉協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殿內。看到病榻上的父親,劉協的眼圈猛地一紅,但看到坐在床榻邊劉宇時,他的眼中又閃過一絲喜色:“師傅,您已經回來啦!”

    要說劉協對劉宇的感情,那倒是真實的。對於劉協來說,劉宇這個文武雙全,堪稱社稷棟梁的皇叔,就是他想要效仿和追求的目標,所以他對劉宇自然有一種崇拜之情,而正是這種崇拜的感情,使得劉協眼中的劉宇的形象,就是一個睿智慈愛的宗室長輩,讓他很想親近。

    看到劉協,劉宇的臉上也露出一絲笑容。說實話,劉宇對劉協的喜愛,倒也有七成是真實的,這個聰明伶俐,謙恭敦和的孩子,總是讓人在心底生出一種想要愛護的情感。

    看到劉宇和劉協師徒感情甚篤,漢靈帝欣慰的笑了,這不正是他所想要看到的景象嗎?!

    “協兒,來,向你皇叔磕頭行禮!”漢靈帝將劉協拉到床邊命令道。劉協並沒有多想什麽,畢竟劉宇既是他的師傅,也是他的長輩,就算叩拜一下,在劉協看來,也是理所當然的。

    見未來的漢獻帝跪倒在自己麵前,劉宇連忙起身攙扶劉協道:“殿下萬萬不可如此!我不敢受此重禮!”

    將劉協拉起之後,劉宇又向漢靈帝道:“陛下,宇本就是宗室之人,若能為宗室效力,乃是我份內之事,陛下若是有什麽事情,吩咐一聲便是,千萬不要在弄出這樣折損臣壽數的事情!”

    漢靈帝示意劉協將劉宇攙起道:“元瞻不必多疑。放眼當今宗室之中,唯有你英雄不凡,能夠挑起我大漢社稷的重擔。朕死之後,天下恐不得太平,朕希望你能夠念在今天這一拜之德,盡心盡力的輔佐協兒,讓他能夠成為我大漢的好皇帝,保住祖宗的江山!”

    劉宇在心中歎息一聲,再次起身道:“皇上對臣弟的恩德,有如山高海深,陛下但請放心,臣弟就是拚卻性命不要,也必當輔佐二皇子登上九五之位!”

    聽了這話,漢靈帝的眼中閃過一抹輕鬆,低低的呢喃道:“這就好、這就好….”

    拜別已經再次昏睡過去的漢靈帝,劉宇向宮門處走去,如果有人注意他的表情的話,就會發現,驃騎將軍的眉頭皺的很緊,似乎有什麽難以解釋的心結一般。

    事實上,劉宇心中的確由著一個為難的抉擇。曆史的車輪行進到這裏,遇到了一個分岔路口。

    第一條路,劉宇憑借手中掌握的司隸兵馬,還有益州所屬的十餘萬兵馬,根據漢靈帝的遺命,輔佐幼主劉協登上皇位,與何進集團在京城展開最終的對決,取得輔政的大權,而後再慢慢安插黨羽,最後逼迫劉協將皇位讓給自己。

    看似是一條捷徑,不過,實際上卻是一條滿是荊棘險阻的險道。困難之多,超乎想象。劉宇明白,如果選擇這樣一條道路的話,那麽自己就算是成立了王朝,也不過是泯然於曆史上那些封建王朝的一朵曇花而已,而這種結果,並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第二條路,將曆史再次強行拉回到軌道上,放棄百姓們的利益,讓能夠毀滅一切的戰爭詛咒,降臨到這九州大地上,盡情的摧毀一切,打破一切,將這個日落途窮的王朝打得支離破碎,將那些遲滯帝國發展的梏碾成粉碎,而後,再在舊時代的廢墟上,建立起一個充滿希望的新時代。

    何去何從?到底要將曆史的馬車駕往何處呢?這就是擺在劉宇麵前的抉擇。

    “我要讓漢末的百姓不再遭受戰火的摧殘,我要保留我們漢民的元氣,讓那些胡虜再也無隙可乘!”八年前,剛到三國時代時的那些想法忽然劃過劉宇的心頭,劉宇感到自己的鼻子有些發酸。

    是應該將這些天真的想法拋棄,做出一個現實的選擇的時候了!劉宇的拳頭緊緊的握了起來,十指的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的肉中。在邁出宮門的那一刹那,劉宇終於為自己作出了一生中最正確,又或者說是最錯誤的選擇。

    幾十年後,劉宇因為這個選擇,建立起曆史上中央集權最為徹底的王朝,這個王朝的名字從東方的島國,一直傳到西方後來被稱作英吉利海峽的地方,這個王朝的人民,也成為整個世界上最尊貴的民族;可是,在王朝建立前的幾十年中,卻有一千幾百萬人民喪身於戰火之中。

    孰對孰錯,孰善孰惡,劉宇現在弄不清楚,後來也沒弄明白,一切的一切,就留給他人去評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