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劉伯安圖謀天子建 南中郡蠻族犯邊關

字數:4108   加入書籤

A+A-




    果是在一年前益州軍來到的話,劉虞會十分高興,因宇的人望和能力都是無可媲美的。如果是在半年前虎牢關一戰時益州軍來到的話,劉虞同樣會十分高興,因為那樣的話,虎牢關、董卓都不會成為什麽了不起的阻礙。如果益州軍在兩個月前來到的話,劉虞雖然心裏會不舒服,但依然會很高興,因為有了劉宇的力量,聯盟就不可能走上分裂的道路。

    可當益州軍現在來到洛陽城外的時候,劉虞的感覺就隻剩下憤怒了,聯盟已經分崩離析,他這個盟主差不多已經成了孤家寡人,而劉宇卻在得到了四郡的土地之後,在他劉虞最丟臉的時候帶著部隊跑了過來,他到底存的是什麽心?難道是來看笑話的嗎?

    不過心裏不舒服歸心裏不舒服,但劉虞卻不能把人家益州軍拒之門外,畢竟劉宇還是響應討董的諸侯之一,而且是最強的諸侯,和劉宇鬧翻,後果會比和袁術鬧翻更為嚴重!所以劉虞馬上吩咐手下親兵馬上將劉宇請進來。

    在劉虞看來,既然益州軍來到了洛陽,那麽肯定就是劉宇親自率兵前來,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親兵帶進來的人,他一個都不認識!進來的總共有三個人,一個青年文士,還有兩個氣度不凡的將軍。

    疑惑的看著眼前的這三個人,劉虞奇怪的問道:“不知三位是…”那個青年文士很明顯是三個人的頭領,看到劉虞一臉迷惑,嘴角微微一挑,淡笑道:“益州長史郭嘉,見過盟主!”劉虞一愣,他是聽說過郭嘉的名字的,知道這是劉宇手下的第一號智囊,不過,自己讓人去請益州的主事之人,怎麽這個郭嘉跑過來了?

    郭嘉沒有再理會劉虞的不解。繼續介紹道:“這位是討逆將軍張遼,這位是安國將軍高順。”郭嘉在介紹張遼和高順的時候,特意提起了兩人的官職。一般的來說,各地州郡地最高行政掌管,比如太守、州牧之類的,都享有一定的官員任免權力,但總的來說,漢代對文官的官職管理的比較鬆散。對於一個州來說,就有長史、司馬、主簿等位階不低的文官職務,但武將的官銜就相對地少多了,數來數去。最高也不過是都尉的官銜,至於將軍的稱號,卻不是地方行政官員能夠任命的,隻能由朝廷進行冊封。

    劉宇手下地文武其實都掛著一個朝廷的官職。這是上一次劉宇去要求朝廷頒下重新劃定益州郡縣的旨意的時候一並要求地,益州所有的官員都獲得了一個朝廷上不低的官職,反正朝廷在董卓的手中,對於竭力想和劉宇搞好關係地董卓來說。這些不要錢的官職,要多少有多少,當然是放量供應了。其實就連郭嘉也有一個朝廷的官職。是諫議大夫地頭銜。隻不過郭嘉也明白。劉宇這麽做,也不過是要給益州地文武身上批上一層光鮮地外衣而已。所以他在這裏還是以自己在益州的官職作介紹。

    明白了這三個人地身份之後,劉虞先和他們寒暄了幾句,而後奇怪的向郭嘉問道:“郭長史,不知道劉益州現在何處呢?怎麽他自己不親自過來?”劉虞說這話的口氣就已經是有點不太高興了,他現在怎麽說都是聯軍的盟主,雖說現在就剩下了一個空架子,但名份畢竟在那裏擺著,就算劉宇的身份高,無論怎麽說,也都應該親自來拜見自己的。

    郭嘉聽到劉虞這個問題,笑了一下說道:“啟稟盟主,我家主公劉益州這次並沒有來,益州軍來到洛陽的有兩萬人,全部由在下和兩位將軍率領。”“劉益州沒有來?”劉虞一愣,神色間露出掩飾不住的失落,他本以為劉宇是親自前來的,這樣至少能給他張張臉麵,但沒想到劉宇竟然隻派了一個長史和兩個將軍來到洛陽。

    “劉益州這次為什麽沒能親自前來呢?”劉虞有些喪氣的問道。郭嘉回答道:“盟主,我家主公本來是要親自到洛陽來拜會盟主的,不過在上庸臨時除了一點事情,我家主公不得不留下處理,所以,便差遣我們三人到洛陽來了。”劉虞聽了郭嘉的解釋,雖然知道這話的真實度不高,但還是點點頭道:“原來元瞻是政務纏身,這也怪不得他。唉,自從在幽州一別,一晃已經一年沒有見麵,大家都是宗室兄弟,我也著實有些想念元瞻,這次不能相見敘舊,真是可惜。”

    一邊說,一邊歎了口氣,劉虞又向郭嘉問道:“郭長史,不知元瞻這次差遣三位來,是否是有什麽事情要辦?”郭嘉拱拱手道:“回盟主,我家主公這次派我等來,一來是看看盟主是否有何差遣。不過,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郭嘉說到這裏頓了一下,用眼瞟了劉虞一眼,劉虞做為一個政治家,如何聽不出郭嘉這個停頓的意思,而且他一直注意著郭嘉三人,所以郭嘉那滿含深意的一瞟也盡收眼底。

    臉上微

    ,劉虞很是不好意思的說道:“唉,劉某無能,進不為國家效力,退不能調和諸侯保境安民,以至於聯盟四散,這都是劉某的過錯啊,唉,論天下大才,以元瞻為最,試想,若是由元瞻來擔任這個盟主,隻怕洛陽早已被攻下,而董賊也早就授首了。”郭嘉聽了劉虞的話,心中暗暗想到:都說這劉虞很有長者仁厚之風,如今聽他這番話,卻原來也是個心機深沉之人,表麵上是責己情切,但事實上卻是把自己的主公也拉了進去,聽著是好話,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在諷刺劉宇身為朝廷大臣卻不積極的到虎牢關,到司隸來為國效力。

    雖然聽出了劉虞話語中的夾槍帶棒,郭嘉卻也不去點破,畢竟這個時候沒有什麽必要和劉虞起衝突,所以他笑著說道:“盟主何必這麽說呢,盟主帶領諸侯在司隸與董卓大戰一年,終於攻克虎牢,收服京師,將薰卓趕回了關中,這份忠義和這份功勞天下皆知,盟主的聲名也是如日中天。這些也就足夠盟主自傲了!至於說現在的這種狀況,其實盟主也沒有必要太過在意,所謂人各有誌,各路諸侯都有一片報國之心,但離開治所日久,轄區呢政務繁雜也是正常的事,他們暫時離開也在情理之中,這與盟主無幹。相信他日諸侯元氣恢複,盟主隻需要振臂一呼,天下之士自然會再次奉您為盟主的!”

    總而言之,郭嘉是竭盡所能的誇讚劉虞。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劉虞被郭嘉這一番話說的很是飄飄然起來,一開始的那些煩心感覺也都淡了不少。不過郭嘉剛才說到這裏探視軍情隻是他們到這裏來的一個理由,有第一個就肯定有第二個,於是劉虞接著問道:“適才郭長史說一來是為了看視軍情,不知道這第二件事又是什麽呢?”

    郭嘉笑道:“這第二點也算是我益州地私事。記得開戰之前。我家主公將天子劍借於盟主號令群雄,如今董賊遠遁,諸侯各歸治所。聯盟之事已了。所以我們這次來的第二個目的就是將天子劍護送回益州。”

    聽了這話。劉虞的臉刷的一下沉了下來,相當不高興的說道:“郭長史。如今薰賊未曾除得,陛下也沒能救得,天下尚未平定,這討董之事還遠遠沒有完成。劉某既然順從天下諸侯之意沗列盟主之位,那就要兢兢業業,直到完成匡扶社稷之事方可。天子劍是先皇賜予劉益州誅除天下無道所用,如今劉益州忙於開疆拓土,無暇為天下誅除奸佞,這天子劍在劉益州的手中也不見得有什麽作用。而當初劉益州既然看得起劉虞,將天子劍相贈,那劉虞自然不能有負所望,當要完成除賊大業,才好將此劍奉還,那也不損劉益州的一番美意啊!”

    張遼、高順兩人聽了劉虞地話,臉上都露出不悅之色,這簡直就是強借不還嘛!難道這個劉虞當我們來到這裏隻是個擺設嗎?而郭嘉聽了之後,臉上笑容未變,語氣也依然淡定的說道:“盟主,我想,有件事情您可能弄錯了,我家主公當日隻是將天子劍暫借於盟主而已。天子劍乃先帝禦賜之物,豈能隨便相贈,我看盟主大概是口誤吧。況且我家主公借劍之時就已經說的很清楚,這天子劍隻是在盟主執掌聯盟之時使用,而今聯盟已散,此劍當然要物歸原主的。當然,請盟主放心,若是日後山東諸侯再結聯盟,我家主公必然再次推舉伯安公為盟主,並將天子劍再次借於盟主!”

    說完之後,郭嘉拱拱手道:“眼看天色不早,我們也就不在這裏打擾盟主了,就此告辭!”說完,與張遼、高順兩人行了個禮,便退出帳去,剩下一個劉虞在帳中幹瞪眼。郭嘉要取走天子劍,劉虞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攔,因為打從天子劍來到之後,就不曾在劉虞地手中,那護劍的四人果然如他們開始的時候所說的,和天子劍形影不離,而他們休息地時候則是在**的營中,所以劉虞雖然有心強占,卻始終找不到機會。

    連番碰壁,劉虞氣憤難消,當下傳下命令,全軍明日撤兵,班師回幽州。消息很快傳到了劉備的帳中,劉備雖然也很可惜天子劍到最後都不能落到自己手中,但還是被李林的一句話所振奮,李林說地是:“主公,劉虞命不久矣!”

    廣陵太守張超的大寨,少將軍**帳中,**正設宴款待郭嘉三人。說起來,他們也是第一次見麵,但因為大家都是劉宇的臣屬,所以彼此間相處地倒也融洽。

    酒宴間,**向郭嘉問道:“奉孝先生,主公當真是因為上庸有事,才沒有親自前來嗎?”郭嘉苦笑了一下道:“主公確實是有事才不能來,但有事地地方,不是上庸,而是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