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上庸城新官上任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孫琳南征南中也是劉宇在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曆史蜀國那樣危急的情況下,還要親征南蠻,就是因為征討南中的度很難把握,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就這一點而言,劉宇和孫琳都是十分讚同的。本來這件事應該是劉宇親自領兵前去,但成都還有漢中都有一大攤子的事情沒有了結,比如和董卓集團的關係,收攏從董卓那裏逃來的民眾,最重要的,還有扶持張魯完善道教教義,從新打根基,正式確立一個全國範圍的正式道教。
這幾件事都是劉宇才能做的,因為僅就道教創立這一件事而言,孫琳就沒有辦法勝任,所以也隻好委屈孫琳走這一遭了。不過劉宇對這次征南並不是很擔心,孫琳雖然並不是很熟悉三國的曆史,但諸葛亮是怎麽把那個孟獲抓了七次又放了七次,南中的什麽四大毒泉之類的孫琳還是知道的很清楚的。
在南征的部隊離開之後,劉宇在幾日後就帶著親衛趕往漢中,因為命運的輪盤已經開始轉動,成都雖然固若金湯,但畢竟地處川中,消息傳遞不便,一味的遙控指揮可不是劉宇的作風,所以他才命令在上庸的三萬大軍休整之後,直接前往漢中,畢竟那裏才是戰爭的第一線。
孫琳臨走的時候,身旁的謀士是劉和程,武將是張合、許褚、吳懿以及冷苞、高沛、張翼、張等一幹剛剛從下層提拔上來的川將,這些川將雖然還都年輕無法擔當一麵,但卻也是益州的最後一批家底了。如此一來,他們夫婦一南一北,帶走了益州全部的二十萬陸軍,整個川中幾乎變得不設防起來,總算益州地險,也不用擔心後院失火。至於劉宇集團的政府機構則還是留在成都,畢竟漢中的南鄭城比不上成都城氣派,劉宇琢磨著等以後打下了西京長安。處理掉漢獻帝這個麻煩的包袱之後,再一次性的將大本營搬去關中。
因為劉要隨軍南征,所以成都留守的重擔就落在了尚書左仆射陳群的身上。雖然在這次南征選帥地過程中,陳群和劉宇夫婦的意見相左,但劉宇對於他的忠心還是從來不懷疑的,弟,受到儒家忠孝思想的束縛遠比出身寒族的人強得多,而且陳群在原來地曆史中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兩朝宰輔,用他來當益州留守,劉宇那是放了一百個心的。不過這成都人才不缺,可剛剛得到的上庸又要派誰來打點呢?
劉宇這次出兵一口氣得到了上庸、魏興、新城三個原本屬於益州地郡。按照他從皇帝那裏討來的旨意,將這三郡又重新整合為一個新得上庸郡。不過這樣一來,原本隻是一個小郡的上庸一下子成為下轄十縣的大郡,加上這裏地處益州和荊州交界地要衝。所以上庸太守的人選必須要慎之又慎的選擇。不過這個人選,劉宇的心中卻也已經早已有數,而且現在已經有人在招攬他了。
“雲封,你是主公一手調教出來地。雖然說並沒有行過拜師之禮,但與主公終究是有師徒之情,現在天下的形式你也清楚。隻有跟著主公大幹一場。才能日後封侯拜相。前途似錦啊!”在洛陽城的**大帳中,郭嘉正在勸說**。**皺著眉頭向郭嘉說道:“奉孝。並不是我不想去主公麾下效命,我又何嚐不知道主公有天縱之資,日後必能腳踏乾坤,俯覽八方,成就一代帝業,能在主公帳前效力,自然少不了榮華富貴。我所擔心地,是家父放不下自己地那個廣陵太守地位置啊!”
漢代以孝治國,從西漢到東漢,政府對於孝道的宣傳一直是不遺餘力地,所以如果張超不答應投靠劉宇的話,做為兒子的**是絕對不能違逆父親的。郭嘉聽了**的話,自然也能體諒他的苦衷,不過還好主公臨行前給了他一張王牌。郭嘉笑著向**說道:“雲封,也就是說,隻要令尊願意到主公帳下,你也一定會來?”**臉色一變,語氣中很是著惱的說道:“奉孝,**本就是主公帳下的一員小卒,未能回歸主公麾下無非就是因為礙著家父,若是家父能夠投靠主公,林自然一同前去!”
聽到這裏,郭嘉又是一笑道:“如此就好,雲封,其實主公早就想到了你和令尊之間的事情,所以在嘉臨來之前,已經有了計議。雲封可帶我到令尊帳中一敘,也許這問題可以迎刃而解的!”**聽了郭嘉的話,很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想起自己主公的本事,當下也不懷疑,引著郭嘉來到廣陵太守張超的帳中。
張超身為廣陵的一方之主,對於劉宇手下第一謀士郭嘉當然是有所耳聞,前幾日見到郭嘉等三人的時候,他也很
劉宇麾下竟然有如此多的文武俊傑。事實上,張超象還是很不錯的,和兄長張邈不一樣,張超在觀人方麵多有心得,他能夠看得出劉宇的能力,同樣的,他也能夠看得出劉宇的野心。這次討董過程中,劉宇輕鬆的為益州拓展了千裏的土地,這讓張超的心中震動不已,勝利者的一個必備要素就是要心狠手辣而且行事果斷不拖泥帶水,劉宇在這次的戰役中無疑展示了這一點。
張超承認,劉宇應該是這個時代中最頂尖的人才,他也同樣知道自己的兒子的身上已經打上了益州的痕跡,如今呆在自己身邊隻不過是因為孝道的束縛而已。張超也不是沒有想過投靠劉宇,但他和年輕的兒子不一樣,他已經老了,已經沒有少年人的那種開拓精神,也沒有那種為自己的前途博上一搏的勇氣了。現在的他是廣陵的一方諸侯,就算是徐州的州牧陶謙見到他張超都要禮數足備才行。如果真的加入了益州,劉宇還會給他提供一個那樣的環境嗎?
麵對著郭嘉,張超的心思轉了幾轉,終於還是決定先裝傻,看看劉宇集團是否真的有誠意。“奉孝賢侄,不知你這次來找老夫,有何指教呢?”張超語氣似乎很平淡的向郭嘉問道。郭嘉微微一笑,張超的心態他早就已經摸透了,如今看到張超在那裏避重就輕的裝傻,郭嘉站起身拱手向張超深施一禮道:“小侄年輕學淺,怎敢對伯父您談什麽指教!”張超聽了點點頭,心中暗想:這郭嘉倒也通曉禮數,這樣一來,張超對郭嘉的印象一些下子變好了很多。
郭嘉看到張超上的得意之色,心中暗暗腹誹道:“果然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張超一把年紀了,卻也受不得奉承!算了不要和他在這裏打啞謎浪費時間,還是單刀直入,倒也能顯示主公的誠意。”
想到這裏,郭嘉又拱手道:“伯父,此次小侄前來,是為我家主公來恭請伯父入川的!”此言一出,張超心裏就是一驚,他沒想到郭嘉竟然什麽廢話都沒有,一上來就直奔主題,這一下倒是將他打了個措手不及,有些失神的情況下,張超麵露難色的向郭嘉說道:“郭賢侄,我與劉驃騎也曾經見過幾麵,知道普天之下,論麵相、論才幹,劉驃騎都是當時首屈一指的人物,但劉益州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其中大才也是甚多,老夫年紀已然老邁,劉使君雖然是一番美意,但老夫恐怕是幫不上使君什麽忙了!”
張超的言辭間頗有些閃避的味道,這也是因為他心中猶豫,思量再三都沒法下決斷的緣故。不過郭嘉聽了張超的話,並沒有露出什麽不悅之色或者失望的表情,依然是笑眯眯的說道:“伯父年歲雖然略長,但我家主公曾經有兩句詩道‘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伯父滿腹才學,一身本領,難道真的甘心在這亂世剛剛開始的時候就退出嗎?”
郭嘉所吟誦的劉宇從曹操那裏無恥抄襲來的詩句,讓張超的眼中精光閃動不已,他自己都在問自己,真的就這樣從亂世爭霸的舞台上退出去嗎,自問的結果是張超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所做的這個決定。
張超心靈上的波動當然瞞不過一直盯著他的眼睛看的郭嘉,郭嘉心中暗想:張超果然還對這天下的舞台有所眷戀,看來是該開誠布公的把自家的底牌拿出來了!從袖中掏出一封書信,郭嘉恭恭敬敬的遞給張超道:“伯父,這裏有我家主公寫給您的一封信。”
看著張超眼睛中閃過的猶豫,郭嘉又說道:“其實這裏麵的東西,嘉也有幸得見,這信裏是說,主公已經為伯父和雲封分別從朝廷討到了大司農和揚武將軍的官職,我家主公的意思是,伯父您雖然年紀稍微老邁,但論起忠義之心,與他人相比也不遑多讓,所以主公很希望能夠得到伯父的輔佐,開拓一番大好前程!如果先生有意,主公馬上就拜伯父為上庸太守,任命雲封為上庸都尉,為主公司牧上庸地方!”
張超的眼睛一亮,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奉孝賢侄,主公真的是要封我為上庸太守?”郭嘉點頭道:“沒錯,伯父隻要安心的在上庸城助手就是了,不必操那麽多的心!那些囉嗦的事情大可以交給雲封兩人去做就是了!”
張超沉思片刻,這個誘惑對於他來說真的很大,良久,張超睜開半閉的眼睛,向郭嘉點點頭道:“奉孝,你去向主公稟報一下,就說張某願意投入主公的麾下,出鎮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