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做最好的自己

字數:2615   加入書籤

A+A-




    第一章征服自我,挑戰人生?

    第一章第1節做最好的自己?

    每一個人,無論是聰明或愚蠢,賢良或奸詐,他的表現,都是與其當時的“自我觀”相符的行為。?

    如果某一個人對於自己各方麵的印象,都和實際情況頗為接近,也就是說,他有著比較正確的“自我觀”,那麽他所表現的行為,自然會很恰當。?

    當一個人具備了正確的“自我觀”時,他至少成功了一半。?

    我非常重視“自我實現”snp,也即“自我觀”,我認為“自我觀”是決定人們各自行為方式的重要因素。每一個人,無論是聰明或愚蠢,賢良或奸詐,他的表現,都是與其當時的“自我觀”相符的行為。沒有人會去做一件在當時他認為與自己的身份、年齡、性別、能力以及他本身任何一方麵不相宜的事情。就像穿衣服,你會選擇和你的年齡、職業相稱的服裝,講話時會選擇和自己身份相稱的詞句,甚至外出吃飯也會選擇與自己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相稱的場所總而言之,每個人都會依照他的自我觀點,來決定哪些事他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或是該怎樣去做好一件事情。因此別人也就能夠根據他通常所表現的行為,對他有所了解和認識。?

    如果某一個人對於自己各方麵的印象,都和實際情況頗為接近,也就是說,他有著比較正確的“自我觀”,那麽他所表現的行為,自然會很恰當。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自我觀”,就不能很清楚地表現自己獨特的一麵,而隻是成為人群中的一分子,這個人的個人形象明顯存在缺憾。缺乏“自我觀”的人很難有引人注意的特質,當然更談不上成功了。?

    下麵這個例子可證明“自我觀”的重要性:柏林與傑許文初遇時,柏林已經成名,而傑許文則是一個正在奮鬥中的青年作曲家,在亭盤巷裏為著每星期35元薪水而工作。柏林對傑許文的才能大為讚許,想請他做自己的音樂秘書,薪水已達他當時所得的三倍。“不過還是別接受這個工作的好,”柏林勸道,“假使你接受了,你可能會發展成為二流的柏林。可是你堅持做自己,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流的傑許文。”傑許文記下了柏林的忠告,沒有接受這份工作,果然日後成為美國當代著名的音樂家。任何人都應照著厄文?柏林對已故的喬治?傑許文所做的明智的勸告去做。?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具備了正確的“自我觀”時,他至少成功了一半。如果沒有正確的“自我觀”,也就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就會無法定位自我,別人一提意見,就會無所適從,驚慌失措。“自我觀”決定生活方式,如果已決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目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你沒有必要努力想達到某個所謂的標準。?

    想成為成功者,不管怎樣,都應當具備正確的“自我觀”,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要相信由於自己的存在,能幫助許多人並使他們高興。如果能使許多人高興,收入會增多,地位也會提高。?

    人的一生如此短促,如此渺小。一些小小的成功,固然隻需要付出很小的力量及很短的時間,但想要獲取長久成功,一定要投入很大的心力及很長的時間。以一天為例子,隻要集中心力有效利用這一天,日後還是會留有這一天努力的成果。而如果不立目標,人雲亦雲,改變了最初的打算和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話,一天隻是一天,在你生命中根本沒有任何痕跡。一天如此,一周如此,一月如此,一年如此,一生都是如此。?

    別人的人生與自己的人生,自然是不同的。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會是“成功傳奇”還是“人生悲劇”,全是自己的問題。不去做你永遠不知道的事情。所謂“真理惟有實踐能證明”,若能專心致力於自己的生活,一定會有期望的效果。?

    愛默生在散文自持中如是說:?

    “每個人在受教育的過程當中,都會有段時間確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隻會毀了自己每個人的好與壞,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縱使宇宙間充滿了好東西,不努力你什麽也得不到你內在的力量是獨一無二的,隻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麽,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則連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另外,道格拉斯?瑪拉赫也用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對“自我觀”的看法:?

    “如果你不能成為山頂上的高鬆,那就當一棵山鄉裏的小樹。但要當棵溪邊最好的小樹。?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棵大樹,那就當一叢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當一叢小灌木,那就當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隻麝香鹿,那就當尾小鱸魚但要當湖裏最活潑的小鱸魚。?

    我們不能全是船長,必須有人也當水手。?

    這裏有許多事讓我們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兒。?

    決定成敗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於做一個最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