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降鬼秘史
字數:3741 加入書籤
白家藏書閣位在白家內院最中間的位置,其外觀華麗,四角寬簷的房屋由大到小依次排列而上,一頂頂方燈也依次掛在各層的屋簷之上,照亮了這藏書閣的外觀。
由於現在是晚上,所以幾人也看不太清這藏書閣的情況。
隻見著白楓拿著先前白複辟給他的令牌在藏書閣前麵一揮,而後就大步走了過去。
薑普庵等眾人猶豫了一下,也是邁開步子走了過去。
藏書閣的大門是簡單的紅漆木門,門把上有著一把銅鎖,緊緊的將兩扇門鎖在一起。
見此,白楓又繼續將鑰匙拿了出來,從銅鎖的鎖眼穿進去,輕輕轉動。
“哢擦”一聲清脆的聲響,銅鎖被輕易的打開。
推門進去,裏麵的視線則更加亮堂。
一根根大約一米多高的柱子立在房門兩旁,上麵的托盤上燃著蠟燭,在蠟燭的外麵罩了一個燈罩,還有那懸在房間天花板上的八角宮燈,都在放著溫暖的亮光。
“這裏可是藏書閣啊,這麽多蠟燭,不怕哪天出意外,把書都給燒了嗎?”王而在薑普庵跟薑珩耳邊嘀咕道。
“肯定會設什麽措施的。”薑普庵看向周圍,空曠一片,除了燭光就是一些簡單的陳設,沒發現有書本存在的痕跡,說好的藏書閣呢?難不成在二樓??
知曉他們心中的狐疑,白楓也沒有多說什麽,將方才開鎖的鑰匙裝進口袋,繼續拿出了之前的令牌,在溫潤的表麵上摩挲片刻,將它拋進了空中。
然那令牌在到達空中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一道奇異的波動突兀的從那令牌到達的地方傳出來。
而後,隻聽的“嗡”的一聲,薑普庵幾人的旁邊的虛空突然扭曲起來,一道實質的屏障就這樣浮現在他們的周圍。
這些屏障幾乎是將這房間的空間都占滿,一行人都快沒有落腳的地方。
然還不待他們進行感慨,這道實質的屏障突然從上麵往下退卻,一點點消失而去,露出了屏障後的東西。
待那屏障完全消失,那映現在幾人眼前的,全然是一排排放滿書籍的木質書架。
“你們去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的吧。”白楓對著一行人友好的笑道。
聞言,這一行人也不多做矯情,直接跨步走了進去。
薑普庵這廂也對白楓道了謝,抬腳邁進了那一排排書架之中。
其實,他之所以要求來藏書閣,就是想看一下這裏有沒有記載了什麽薑家所沒有記載的事。
這藏書閣沒有獨特的令牌跟鑰匙根本進不來,恰好白霖要因為這次的事情賞賜他們,於是乎他就想到了這裏。
可是薑普庵在這書架中瀏覽半天,除了一些功法秘籍,就是一些關於白家的事,薑普庵也伸手翻閱幾本,都沒能找到什麽線索。
看來關於十六年前的事,這白家同樣是沒有留下什麽信息啊。
薑普庵將書本放回書架,不免有些失望。
那站在書架前方的白楓一直在含笑觀察著眾人,當下瞄到薑普庵臉上失望的表情,邁步走了過去。
“怎麽?沒有找到想要的功法秘籍嗎?”白楓將身形停在了離薑普庵一臂之距的位置。
薑普庵看了他一眼,輕點頷首,表示默認他的話。
“那,不知兄台想要什麽樣的?這藏書閣我也算熟悉,讓我幫你找找?”白楓主動請纓要幫薑普庵的忙,卻被薑普庵揮手拒絕了,“算了,或是我要找的那本書,根本就不存在吧。”
畢竟,十六年前的事那麽嚴密,怎麽會有人把他記載在書上?
“好吧。”白楓友好的笑了笑,想起什麽,補充一句,“不過這裏書籍眾多,還有不少被裝在後麵的大紙箱內,還有一些在書架的頂層之上擺放著,你如果還有什麽想要的,可以去看看。”
“謝二公子提醒。”薑普庵對著白楓拱了拱手,將目光放在了書架的頂層之上。
由於在書架頂層的關係,書籍上麵沒有隔板,積了不少的灰塵。
薑普庵剛借來梯子走到上麵,就被上麵厚厚的塵埃給嗆了鼻子。
“咳咳!”薑普庵清咳兩聲,揮手散去眼前的塵埃,從書架的頂層之上摸到了一本書。
抬手拭去上麵的塵土,封麵上四個大字映入了薑普庵的眼前。
“降鬼秘史?”薑普庵皺著眉頭,好熟悉的名字,好像,在哪裏聽過。
帶著疑惑,薑普庵隨手翻了兩頁,裏麵記載的不過一些奇門異術,還有一些降鬼士如何英勇打敗鬼族鬧事者的事跡。
倒是翻到用宙回祭複活魂魄這一頁,薑普庵腦海中靈光閃過,想起了之前自己手中的那本降鬼秘史!
“兩本同樣的書?”薑普庵自言自語的嘀咕一聲,將書本收了起來,繼續在書架頂層布滿灰塵的書籍上找尋,卻依舊沒什麽特別的發現。
白霖讓他們進入藏書閣是有時間的,時間一到他們就得出來,不可在藏書閣多逗留一步。
而白楓的作用就是默默計算時間,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就將他們客氣的給請了出去。
等他們從藏書閣出來,外麵本來漆黑的天空已經翻了魚肚白。
除了薑普庵跟王而,其他人基本上是兩手空空,什麽書本都沒帶出來。
在其他人眼裏,這裏有的功法秘籍薑家也都有,所以自然是對這裏的不怎麽上心,參觀完畢,就說說笑笑的回去休息了。
薑珩也同樣是沒拿什麽東西,所以當下在看到薑普庵跟王而兩人都拿著書本的時候,心裏是即疑惑又好奇。
“我說,你們兩個都拿了什麽啊?還跟寶貝似的揣在懷裏?”薑珩對他們懷裏的書本投去了視線。
聞言,薑普庵跟王而也是對視了一眼,目光落在了彼此懷裏的書本之上,眉目間也盡是疑惑。
“薑普庵(王而),你拿了什麽書?”
兩人異口同聲的同時問道。
氣氛停滯一瞬間,薑普庵扭頭看了看四周流動的人群,謹慎的壓低了聲音,“這裏人多嘴雜,我們還是回去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