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人形翻譯機
字數:3445 加入書籤
高睿在訂正譯書和編寫教材的過程中突然醒悟自己在翻譯方麵有著巨大的優勢——對於現在的翻譯人員來說要找到與英文對應的華語字詞是最大的難點,尤其是一些新的科技詞匯更是讓人絞盡腦汁,而這對於高睿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哪怕沒有對應的華語字詞他也可以隨口生造出來,這樣的翻譯效率和準確性即使整個江南製造局翻譯館都無法跟他匹敵。
想到這裏他興奮萬分,開始大量搜羅鬆亭市麵上能找到的各種英文科技書籍,同時給已經回到倫敦的湯普森去電報,拜托他大量購買此類書籍,尤其是各大名校的教材還有跟科技密切相關的報刊雜誌,讓他通過輪船定期發送到鬆亭。
湯普森之前已經來過電報向高睿繼續訂購太極止痛退燒丸,而且還沒等到高睿發貨他又接連發來幾封電報催促,訂貨量逐次提高,看樣子太極止痛退燒丸在倫敦的銷售形勢非常好。
湯普森收到高睿的電報之後很快就回電一口答應,這不過是舉手之勞,還可以加強和高睿的合作關係,何樂而不為。至於費用自然是從貨款中扣除,他還能從中再賺一筆。
高睿又從街上招募了幾個專門給人寫信賣字畫為生的落魄文人,讓他們專門負責用筆記錄,而高睿自己則充當人形翻譯機。
高睿開始並沒有強迫他們用簡體,不過因為是按字付費,所以他們得知高睿允許他們用俗體字之後反倒主動用俗體字,這樣高睿幹脆把自己整理出來的大約兩千個常用簡體字表拿出來,反正裏麵大部分本來就是俗體字,隻有少數是他“新創”的簡體字。
這幾個落魄文人早就沒什麽節操了,隻要能多賺錢,他們巴不得用這些缺筆少劃的“錯別字”。就像那套標點符號一樣,因為每個都能按字算錢,他們用得不知道多開心。
至於高睿口語化的翻譯他們更沒有任何異議,這比他們之前幫人寫信還簡單,連稍微動腦子潤色一下都不用,反正翻譯的這些科技書籍又不是四書五經,他們既看不懂也不關心。
隻是高睿以遵從原文和方便插入圖表為由要他們從左至右橫排書寫讓他們大為不滿,因為這跟他們的固有書寫習慣差異太大,導致他們開始的時候錯漏百出效率低小,不過在高睿的金錢激勵之下他們還是以極快的速度迅速克服了這一困難,就像高睿讓他們用自來水筆取代毛筆一樣。
這幾個“碼字工”並不知道自己目前所做工作的巨大意義以及在未來產生的巨大反響,更不會知道他們記錄成型的這些書籍未來會給高睿帶來多大的名望和財富,他們終究隻是“碼字工”,賺得是千字百文的辛苦錢。不過他們對目前的收入已經很知足了,而且以極高的熱情從日碼五千向日碼萬字進軍!
就這樣,高睿一人口譯,多人負責筆述記錄,這家蝸居在高睿住所前院小廂房的翻譯社以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大量地翻譯英文書籍和報刊,而成果則被高睿暫存到自家的私人圖書館裏。
而在這個過程中高睿開始編訂《英華簡明科技詞典》,他以美國公理會傳教士盧公明在1872年出版的一本《英華萃林韻府》為藍本,還參照了江南製造局翻譯館自編自用的《華西名目表》。凡是已有並沿用後世的詞匯他都照抄,凡是誤譯或者不詳不準的他就訂正補充。
《英華簡明科技詞典》收錄了幾千條西方科技詞匯,從西方科學基礎知識到目前最新的科技前沿術語都全麵囊括,堪稱小型百科詞典。這樣的巨著正常需要一大批精通華英雙語而且熟悉各科知識的飽學之士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才能完成,而高睿隻是一個人在翻譯書籍的間隙順手整理,前後隻花費了一個月的功夫就讓這本詞典成型了。
高睿拿著被他最後審讀校正過又重新讓“碼字工”按當前的書寫格式抄錄了一遍的詞典草稿進了江南製造局翻譯館。
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的譯員由華洋兩方的學者組成,因為西洋學者不精通華語,華人學者不熟悉英文,所以首先由以傅蘭雅為首的西洋學者把外文書籍的意思完全搞懂,然後講給華人學者聽,讓他們領會了之後再用華語記述,之後華人學者還要潤色,使文章符合文法。
整個翻譯過程繁瑣無比,讓高睿看得都替他們著急。不過高睿絲毫都沒有輕視這些推廣近代科技的先驅們,這也正是他急著把《英華簡明科技詞典》搞出來又第一時間拿來送給他們的原因。
傅蘭雅一邊翻看手裏的詞典草稿一邊聽高睿用英文隨機講解著這些詞條的含義,他聽高睿講得十分準確,不由得連連點頭道:“jeffrey,這本詞典太棒了,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說到這裏,他一臉熱切地看著高睿道:“不過我們更需要你!你不僅熟知華語和英文,而且知識廣博,簡直是擔當翻譯的最佳人選!”
“嗬嗬,我是個醫生,還有很多病人等著我救命呢,沒有這麽多時間來承擔翻譯工作。”高睿斷然拒絕道。
他看傅蘭雅一臉失望,不忍打擊這個難得對華友好而且一心在華傳播科學而不是傳教的傳教士,話鋒一轉道:“不過我可以抽時間來跟你們交流一下或者承擔一些校驗的工作,另外我有空也會適當翻譯一些書籍,到時候可以拿給你們刊印。”
傅蘭雅看高睿鬆口,狡黠地一笑,趁機說道:“那我們的交流不如就從現在開始,你先給我們講一下這本《英華簡明科技詞典》吧,就用華語把這裏麵的詞條逐條講一講。雖然你剛才用英語解釋得非常準確,不過不知道這裏麵的華語用得是否準確。我的華人同事們可都是最頂尖的華人學者,正好可以幫你做一次校驗。”
高睿算是作繭自縛了,這些華人學者可不好糊弄,他們既好學又較真,那些純粹根據音譯生造的詞語還好說,有些詞語連高睿自己都並不清楚為什麽一定要這麽翻譯,結果被這些能夠隨口引經據典的華人學者問得瞠目結舌。
不過高睿盡管不知道原時空的曆史上這些詞語經曆了什麽樣的變化,但它們能夠傳之後世肯定有其道理。高睿為了自己的使用習慣也隻能發揮自己在見識和科技知識方麵的優勢,連蒙帶猜,盡量找理由說服他們。
比如高睿把“養氣”改為“氧氣”,他們開始也不認可。他們認為“養氣”是取“養氣之質”的意思,即生命必不可少之物,這樣理解也不能算錯,但高睿卻以純氧會讓人中毒為由認為翻譯為“養氣”太偏頗,反倒不如用他生造的“氧”這個中性的形聲字來單純表示這種物質更妥當。
這一招還挺管用,這些還很單純的學者細想之下反倒覺得高睿說得有道理,居然輕易就接受了,還誇高睿想得周到,讓高睿哭笑不得,心裏直發虛。
當然也不是高睿所有的翻譯意見他們都能接受,不過高睿也不強求,就讓曆史重新選擇一次好了。
……
ps:多謝常兆、曉村、蘇念華、春子2737、燕長弓、觀月婭麗紗等朋友的熱心打賞,還有朋友們投的推薦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