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太上老君想爾戒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A+A-




    九樣法寶皆被收去,元始道人便對眾人說道:“諸位道友,如今天色已晚。浮黎峰上已備下宴席,還請諸位道兄入座。”

    就在此時,人群中走出一位玄服老者,其身披鶴氅,麵容冷峻,讓人看了不免心生寒意。

    這位老者,便是冥界的唯一一位仙靈,血海冥河老祖了,隻見他對著老君將手一拱,便道:“太上道兄,冥界有些事故,我需回去一趟,失陪了。”

    “冥界之事嗎。”老君右手拂塵輕輕一揚,左手伸指一掐,立時知道是為何事,就也不阻攔,將玄都喚來道。“荒山客人甚多,貧道不便抽身。玄都,你代貧道,去送一下冥河道友吧。”

    玄都應了一聲,正要請冥河老祖下山,通天道人忽然道:“玄都,這昆侖山下,有一根翠色仙藤,乃是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產成的靈根。其上有兩片葉子,一為太陽之精葉,一為太陰之精葉。你請冥河道友選一片帶走,另一片則帶回來。”

    冥河老祖向太上、通天謝了一聲,隨即跟著玄都下山去了。

    看著冥河老祖與玄都的背影,明軒向傾塵輕聲說道:“我們也去嗎。恐怕,那是唯一的線索了。”

    原來傾塵、明軒二人入洪荒之中,也是為了一事,那就是找回開天三大至寶。按他們所想,那三大至寶為盤古開天辟地隻用,其下落也該與盤古有關。可先天至陽本源與先天至陰本源所化的伏羲兄妹,手中隻有量天尺,而玄始元三氣所成的東昆侖三清,亦隻有一尊玄黃塔。那麽如此說來,最後的可能,應該就在帝江他們身上了。

    “不急,不急。”到了此刻,傾塵反而不那麽在意了。“若是在,那就不會跑,倘若不在,我們去了也沒用。太上道友請眾仙前來,我們擅自離去,豈不是拂了他臉麵?”

    “也對。”明軒點了點頭,此時恰好見到女媧等人過來,也就不提此事。

    眾仙都入宴席之中,相互談論,卻是賓主齊歡。

    第二天,便是到了收徒之日了。

    修行之人,講究清淨自然,無為無不為。是以太上老君這收徒儀式,雖然並非繁瑣,但也十分莊重。

    仙神超凡脫俗,自是纖塵不染,不生不滅,無垢無淨。但這日清晨,眾位仙家還是沐浴更衣,已示重視這收徒之禮,也是對這位弟子能有高潔德行的期望。

    八景宮中,各種服器皆已備好。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道人皆在主座之上等候,太上居中,元始居左,通天居右,而在他們身旁,還有一青年男子侍立。這位就是太上將要收下的開山弟子了,其名乃是玄都。

    時辰已到,宮中眾童子童女們奏起樂來,其曲皆是清淨高雅,安寧怡然。

    諸位仙家紛紛入得正殿之內,各尋好友,分別立在周圍旁觀。

    沒過多久,東華、西靈這兩位正賓便來了,而董雙成則帶著幻聆三姊妹跟隨在他們身後。

    正賓入門,早有童子通報,是以太上老君便帶元始、通天走到正殿門口,前來迎接。

    眾人相互見禮,然後通天先領他們入座,而太上和元始則仍等在門口。

    隨後又有傾塵等九人,各自帶著侍從來到了殿前。他們都是道行高深之人,雖然並非正賓,但卻是此次儀式主要的見證者,其地位比之東華、西靈可是絲毫不差。

    大家又是互相見禮一番,當下太上老君領伏羲、女媧、接引、準提入座,位居主座的旁邊。而元始天尊則引傾塵、明軒、矜淵、璿璣和陸酒入場,他們的位置則在正賓座旁。

    賓客皆已到達,便由太上老君做開禮演說。隨後執事領玄都道人入場,玄都便站在場中央,對來者一一見禮。

    接著便是祭拜儀式了,然太上老君並無師長,是以那香案之上並無牌位。不過太上也有辦法,那香台是靠牆而立的,台上擺著香爐花果等物,牆上則掛著一張圖,圖上卻隻寫了一個大大的“道”字。

    接引道人曾問鴻鈞老祖可願立教,鴻鈞回答說不會立教,但又提出了一個“玄門”的叫法,而太上老君當時則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作為解釋。如今玄都入門,太上老君便寫了一個“道”字,以表示向道之心。

    太上老君走到台前,取香祭拜。元始天尊、通天道人分別站在他兩旁,位置稍稍靠後,再後麵則是玄都道人。這時東華等人也都紛紛起身,亦是對著這個“道”字行禮,以示尊敬。

    隨後眾仙複位,而太上老君則走到玄都身前,在他的身旁,還有一位道童侍立。這道童手中捧著一個玉盤,上有三物,分別是一頂道冠、一件道袍,以及一柄拂塵。

    接下來,便是受戒儀式了。

    原本清雅的音樂,忽然曲調一轉,變得莊重了起來。

    太上老君看著玄都,先道:“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

    玄都道人三頓首而拜道:“弟子謹記。”

    太上老君又道:“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

    玄都道人又拜道:“弟子謹記。”

    太上老君再道:“行無欲,行知止足,行推讓。”

    玄都道人則再拜道:“弟子謹記。”

    三拜九叩之禮已完,太上老君上前一步,對玄都說道:“玄都,此道袍加身,你就正式入了我門下。你既然名為玄都,那貧道便賜你法號,亦為玄都。望你明了其中深意。……玄都道人,請起身受衣。”

    玄都道人起身後,便有兩個道童從旁邊走上前來。他們分別從太上老君手中接過了道冠與道袍,然後領玄都道人走進了偏殿之中,為其穿戴整齊。衣裝齊整之後,兩個童子又引玄都走入正殿之中,玄都依然複歸原位,而兩個童子則是退到了一旁。

    老君所言之戒律,共分三等。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此上最三行。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此中最三行。行無欲,行知止足,行推讓,此下最三行。

    九行備者,神仙;六行備者,壽;三行備者,增年。

    而若要修仙成道,必須九行皆備。隻要任何一條不符,那就無法修行有成,連長生不老都是毫無指望,頂多學些術法神通,博一個人間富貴罷了。

    故此後世道教,入門皆以此九行戒律為始,之後才有各門各派的清規。

    而這九條戒律,也被稱為,《老君想爾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