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一花一葉一世界
字數:3042 加入書籤
隨著鴻鈞開講,就聞得有大道玄音在眾人神念中響起,激發出一道道漣漪。漣漪蕩漾開來,化為陰陽兩儀,二者漸漸分離,隨後又有地火水風翻滾,乃是築世之基。
地火水風翻騰不息,漣漪向四周擴散開來,一直傳播到無窮遠處,這才漸漸淡去。在這漣漪的正中央,忽而出現了一粒小小的微塵,好似種子一般。種子逐漸生根發芽,繼而化作一朵白色的蓮花。白蓮綻放開來,散發出淡淡地馨香,而當這朵蓮花綻放到最為絢麗之時,突然寸寸龜裂,變成無數碎末,緩緩盤旋著向上飛去。
碎末聚集在空中,卻是成了個巴掌來大的小球,乳白色的光芒將周圍漸漸照亮,就見一片寂然,那無數漣漪也都不見了蹤影。眾人知道,鴻鈞老祖這是以微塵世界為基礎,化為了一方蓮華世界,然後再將蓮華世界演化,便成了一方小世界。
那最初的微塵世界,看似十分狹小,其實卻不簡單。最開始萬物皆無,隻有一個小小的奇點,隨後奇點忽然爆炸開來,化作一個浩瀚的宇宙。一顆顆恒星散發出絢爛的光芒,點綴在宇宙之中,有的恒星周圍,還有行星圍繞其轉動,部分行星附近,亦有衛星旋轉,偶爾可見彗星帶著長長的尾巴,在虛空之中一劃而過。數以億計的恒星,恒星附近的行星、衛星,再有彗星瓦解成的宇宙塵和無法直接觀測到的暗物質等等,一同匯聚成了龐大星係。數十個星係組成的集體叫做星係群,成百上千個星係集合而成便是星係團,而若幹星係團集聚在一起,那就成了超星係團。至於微塵世界,卻比超星係團還要高上許多層次。
所以那微塵世界,有的包含了數萬億超星係團,而隨著微塵世界的變大,更是變得無邊無際,完全沒有盡頭。若是進入那微塵世界,便會發現其大小,就像是在蓮華世界中看整個世界一樣,顯得無比廣大。可縱使如此,微塵世界在蓮華世界之中,也就是一粒微塵,兩者之間差距甚大,不可言表。就好像,這包含無數微塵世界的蓮華世界,在此處,也僅僅隻是一朵盛放的白蓮。而隨著蓮華世界的進一步升華,這朵白蓮也隨之破碎,變為更加玄妙的小世界了。
不知過了多久,在這光球之中,又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光點,無頭無身,無手無足,連眼耳口鼻都沒有,實乃天生混沌。這是一道微弱的靈光,已然開啟了靈智,便是常說的“靈”了。而這個“靈”,又有一個稱呼,那就是,“人”。
太上老君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裏的人,並非後世所說的人族,而是這一道靈光。
一會,為一萬零八百年,而一劫,即一元會,共分十二會,合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微塵世界一生滅,乃一量劫,合約五萬元會,蓮華世界一生滅,為無量量劫,也就是四億八千萬量劫,而自小世界始,便是永恒不滅,無始無終。
這道先天靈光,在小世界所化的光球中懸浮,卻是一動不動。二者就這麽靜靜地在眾人的靈識之中顯化而出,也不知過了多久,仍舊沒有絲毫動靜。就仿佛,這演化的過程已經終止,再也進行不下去了一樣。
而就在此時,鴻鈞老祖的聲音終於再度響起:“生靈之初,有三魂七魄、肉身鼎爐。那修真之士,或潛心向道,或專修術法神通。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誌,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始也或聞大道,然而不能全於大道,止於大道中一法一術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更有一等,而悅於須臾,厭於持久,用功不謹,錯時亂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
隨著老祖的話音傳來,原本凝滯的光點,這才漸漸發生了變化。
在光點的各處,有的地方緩緩凸起,有的地方慢慢凹陷,其整體輪廓,也就徐徐變得清晰了起來。光點的變化似乎很慢,卻又似乎很快,不過眨眼之間,就化為了一個秀麗的少女。一層輕紗將其身軀裹住,讓人看不分明,而她的眼睛,也微微地閉著,並沒有睜開。此時她就這麽盤坐在虛空之中,悠悠然調息修煉,光球將她包裹在內,就好似一層結界一般。
隻是須臾之間,在這位少女的身上,便有七道光華亮起,隨後沒入其軀體,然後黯淡了下去。這七道光華,又名七魄,乃附形之靈。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七魄又各有名目,第一魄為天衝,第二魄為靈慧,第三魄為氣,第四魄為力,第五魄為中樞,第六魄為精,第七魄為英。
七魄隱沒,在少女頭頂,又有三道清光垂下。一曰胎光,為陽和之氣,乃天魂。二曰爽靈,為陰氣之變,乃地魂。三曰幽精,為陰氣之雜,乃命魂。三道清光如水,隨後沒入少女的泥丸宮中,亦是隱沒了起來。
魂魄,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靈為魂也。魂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靈也。
如今肉身鼎爐已成,又有三魂七魄齊聚,她就成了一位真正的生靈。
這位女子閉目潛心修行,不多時,就見無數天地靈氣,奔湧進了她的體內,頃刻間就將其全身經脈打通。這便是踏入了引氣入體的引氣期,才算是正式開始了修煉。此時她體內法力充盈,不僅身體強健勝過金石等物,亦可施展一些簡單的法術,飛天遁地仿若遊戲一般。況且她還能引動天地靈氣,若能將其合理運用,威能自然陡增數倍,遠非尋常凡靈能比。
“至於魂魄肉身有不全者,便是鬼仙。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於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誌不散。定中以出陰神,以其一誌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或有缺魂少魄者,也踏入修行之途,亦為此類。如屍解者,便是成了鬼仙。”
鴻鈞說到此處,就算是沒有將其演化而出,眾人亦是知曉。但凡生靈,皆有三魂七魄、肉身鼎爐,倘若有所殘缺,那便不是完整的了。如果缺了肉身鼎爐,那就是陰靈,若是三魂七魄有缺,就會出現種種異狀,例如神誌不清。隻有細心溫養,才有可能補充其缺,否則再難修行。
更有甚者,三魂七魄皆失,隻剩下一具肉身鼎爐,那就是死物了。所謂生靈,最重一個“靈”字。如那些草木之屬,雖然不可完全稱為死物,但既然沒有真正開啟靈智,就還不能喚作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