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小沙彌
字數:3575 加入書籤
大陳皇朝景佑元年,地處皇朝西北的一座小山村中,“父親,真的要這樣嗎?”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跪在一個男子前,滿目含淚,望著床榻上一位唇紅齒白不過五六歲的男童,對著男子哀求道。
劫數,劫數啊。當年麟兒剛剛誕生時,就有法師稱他命格奇特,一生多災多難,恐怕活不長久,我當時隻當是他人妄語,又怎麽會理會,可是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如果不送他遁入空門,恐怕麟兒他性命難保啊。”
男子麵相儒雅,生的三尺儒須,此時卻是長籲短歎,徒呼奈何。他本是前太子的心腹,後來陷入大統之爭,一怒之下,被先皇貶為庶民,當時他也心灰意冷,認為太子很可能也會落敗,誰承想,先皇一朝駕崩,太子即位,當即快馬加鞭,想要召回當年的親近心腹,誰人不知一名朝廷新貴就此冉冉升起,可是此時這名朝廷新貴寧願沒有朝廷的加封,也想保全自己孩子的安全。
父親,要不咱們帶著弟弟回京吧,說不定大相國寺的主持,白雲觀的天師可以為弟弟想想辦法。”
不可,卻不說這一路山高水長,妖魔眾多,單說這路途遙遠,就不是麟兒現在能承受的,不用多說了,我決定就送麟兒入附近的青燈寺出家,這青燈寺的禪印大師我也與他多有交流,佛法高深,不遜色於大相國寺的僧人,更有深厚的佛法修為,說不定能化解麟兒一身的劫數,休得再提,我們明日就送麟兒前往青燈寺。”
少女淚眼婆娑,可是聽到父親如此說道,終究是沒有再反對下去。
第二日,父女二人抱著孩童上了附近青山古廟,廟門口早有一麵黃肌瘦,麵容古樸的禪師靜靜等候,禪師穿著一身百衲衣,手持一根青竹杖,卻是雙眼如淵似海,有無量的智慧在其中湧動。
男子把自己的兒子交給禪師,隱含悲痛道,“大師,我把麟兒就此托付於你了。”旁邊男童的姐姐聽聞此言,更是雙眼飽含淚花,十分不舍。
哎,宋大人何須此言,令公子命格奇特,卻是不適宜於紅塵中行走,脫身空門本該是命中之意,宋大人莫須悲傷。”說著,禪師抱過孩童,手指隔空一指,隻見男童頭頂上那三千青絲紛紛揚揚灑落,他用手輕撫男童麵龐,卻見已經昏迷幾日的男童就此醒來,一臉迷茫的看著旁邊麵露悲容的父女二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爹爹,姊姊。”
好,麟兒,爹爹把你交給了大師,以後你就拜大師為師,我和你姊姊每年都會來看望你的。”男子見自己的孩子轉醒,不由得有些悲喜交加,原來這宋麟幾天前疑似被怨鬼纏身,昏迷多日。
他抱著宋麟前來拜師,一是宋麟本身不能跟隨他們回京,二是也為了看看這位大師的本事,果然是不出他所料,這個常常與他談玄論道的和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人物。
我知道了,爹爹。”宋麟本身自幼極為聰慧,聽到父親如此囑托,自是明白了幾分,當即答應道。
男子見自己的兒子如此聰穎懂事,可是卻不得不拜入空門,除了哀歎幾句命當如此之外,男子也別無辦法。
隨後,男子三步一回頭,帶著自己的大女兒,慢慢的離開了這座青山古廟。
含悲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
身眼莫隨財色染,道心須向歲寒存;
看經念佛依師教,苦誌明心報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間天上獨稱尊!”
卻是字字悲戚,又句句不忘囑托。
如此三年已過,男童已經八歲,這三年裏,男子倒是來了一次,不是他不想多來,隻是身為大陳朝當下最受皇帝寵愛的大學士,國事艱難,他是實在抽不開身。倒是男童的姊姊來了三次,男童還親手為姊姊做了一個護身符,請求師傅幫忙開光,讓姊姊戴在身上。
要說這大陳朝這幾年,實在是不好過,要說這君臣上下,都是嘔心瀝血想要讓大陳朝蒸蒸日上,可是各地傳來的消息卻不是那麽好,不是有狐妖傷人,就是有山鬼作祟,地方大員更是蠢蠢欲動,一應爛攤子忙的大陳君臣是額頭焦爛,卻也徒呼奈何。
而大陳周邊的幾個國家,情況都差不多,卻是更有厲害的妖魔控製了幾個小國,殺人作樂,好吃人肉,國內是荒野遍地,白骨哀鳴,有心想要前去降服妖魔的高人卻是紛紛喪入妖魔之口,情況慘不忍睹。
就在這日道漸漸崩壞的時節,宋麟卻是開始了自己一天的早課,不過此時的宋麟不叫宋麟了,他現在法號“法海”,意思是佛法如淵似海,這是他老師對他的一種寄托。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男童聲音清脆,回蕩在這青山之中,卻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來。
經文足足讀了三遍,方才停歇,“法海,你可知我每天要你讀《金剛經》的意思。”
卻見坐在大殿上方的禪師輕輕睜開了眼睛,滿目清淨望著坐下自己唯一的弟子。
師傅難道不是希望我從中悟出點什麽嗎?”法海恭敬的回答道。
不是。”禪師輕輕搖頭,卻是打碎了法海心中的答案。
你這三年讀此經可有體會。”禪師繼續問道。
似乎有那麽一點。”
能降妖伏魔否?”
不能。”男童低下了腦袋。
能降服萬念否?”
不能。”男童的腦袋更低了。
看著男童一副沮喪又有些不服的樣子,禪師輕輕笑道“癡兒,我叫你讀三年就是為了告訴你,不入我門,萬千經書讀遍也隻是讀遍罷了,讀過就忘,念頭一來,萬法皆休,讀了有什麽用。”
那老師,該如何入門呢?”男童聰慧至極,自然明白此時老師的打算正是要引他入門,當即更加恭敬的問道。
你可知這儒家的窮性盡命。”
徒兒聽得一點。”
這窮性盡命卻是我要你做的,唯有千帆散盡,方有萬水源來,徒兒,明日早一點來。”
知道了,師傅。”法海輕輕帶門出去,禪師隱隱能聽到法海高興道“太好了,現在可以玩了。”
不管怎麽說,他都是一個八歲的孩子。
禪師想到這,笑著輕輕搖了搖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