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啟程(2)
字數:2137 加入書籤
蘇點了支煙,講了個故事。
北京的有個北新橋,傳說橋下邊有個海眼,橋旁有一座廟,廟裏呢有一口井,井裏麵鎖著一條興元龍,北新橋就是為了鎮住海眼的。這條龍是苦海幽洲的老龍,占了北京不知多少年了,燕王修了北京城後它就呆不住了,一生氣就想出了個壞主意:讓北京發大水,趕走了燕王他們就可以繼續占著北京了,於是在北新橋這個海眼發起水。大水淹了金鑾殿,燕王就找來劉伯溫,劉伯溫自然能算出是這條龍,就派姚少師出馬,這個姚少師原本是降龍羅漢下世。姚少師得了令就立刻捉龍。老龍自然怕得不行了,到處亂跑,最後來到了北新橋的海眼,再也跑不了了,就求姚少師,說自己不過是因為劉伯溫占了自己的家,進行報複而已,不是和姚少師過不去。姚少師也不會聽它的就饒了它,還是要捉它,最後老龍說:“抓我也行,要劉伯溫自己來才行!“姚少師根本不聽這一套,就現出羅漢金身,和老龍打在了一起,老龍逃進了海眼,姚少師就追進海眼,這海眼下是一條水道,越走越寬。兩個人上下翻飛,忽近忽遠,姚少師抽出自己的腰帶往空中一拋,化作一條長長的鎖鏈,這條鎖鏈直奔老龍,一下鎖住了它的脖子姚少師牽著老龍回到了地麵,一下子把它鎖在旁邊的一口井裏,這口井很深而且沒有井欄杆,這龍鎖好了,可是另一頭鎖在什麽地方呢姚少師左右看看找不到地方,想起了自己的寶劍,抽出來,一下子插進井裏,劍立刻變成了一根直立在井裏的鐵柱子,鐵鏈就鎖在了這上麵。之後姚少師又在井旁修了一座橋,蓋在了海眼上。因為下麵也沒有水所以橋也沒修橋翅,是座無翅橋。老龍自然不甘心被鎖在這裏一輩子,就問姚少師多咱它能出去。姚少師想了想說:“等橋舊了,你就可以出去了!“老龍覺得橋舊了還不容易,沒幾年就可以了,就答應了。沒想到姚少師給橋起名叫北新橋,總也舊不了。那老龍也再也出不去了,也不會發水了。有時人們好奇,還會去看看,具說把鐵鏈子拉出一部分後,就能聽到“呼呼“的聲音,接著就是“嘩嘩“的,人們不敢再拉了,怕把老龍放出來,一撒手鏈就是稀裏嘩拉地回到井裏了。傳說總歸是傳說,不過不僅有這個傳說,05年地鐵五號線施工,挖出了一口古井,當時報紙上當時就有報導。
地鐵五號線雍和宮車站挖出一口古井。由於與北新橋近在咫尺,這口井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北新橋古井,文物部門正在考證中。
記者在北新橋路口東北側的工地看到,剛剛挖出的水井在施工基坑的東南角,挖出的青磚中間還有一道棱,與普通的磚的確不同,井下的水像泉水般往外冒。“上午11點左右,挖掘機挖出了這些別致的磚,看著就像古磚,所以馬上就停止了機械施工,”負責施工的城建集團工程項目總承包部有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道。停工後馬上向東城區文物部門報告,一個小時後,文物工作人員到場。據介紹,井的上口直徑12米,全部為古磚。在挖掘過程中,還發現了一隻現代鐵製手電筒,因此可以推斷該井口曾經被保存過。
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而在組織內部,有過一次鎖龍井的行動。是有一群年輕男女為尋求刺激,自發建立的一個探險小隊,不知怎麽的,他們找到了真正的“北新橋”,不是地名,而是真的橋,它埋藏於地下,也是一個類似祭祀台的地方,位於地下河中。
蘇踩滅煙頭,繼續說“當我們下去的時候,他們的食物已經吃完了,像是被困在裏麵出不來了,但是出去的路離他們並不遠,步行幾分鍾就到了,但是他們好像看不見。阿珂是其中唯一一個活著的人,但是已經餓昏,我們把她帶出去後,醒來的阿珂卻什麽也記不起來了。
而我們準備繼續深入的時候,地下河岩壁上也有跟這裏相似的壁畫雕刻,上麵是一頭龍,真正的龍,帶著翅膀,頭上有兩隻角的龍。它在一個懸崖下邊,被鎖鏈連接到懸崖的岩石麵上,而懸崖上麵,也有他。”蘇指著第五幅壁畫上的那個仙風道骨的人。
阿珂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難道他是劉伯溫?鎖龍井不是劉伯溫的傑作嗎?你確定這是同一個人?”一連三個問號把蘇問懵逼了,蘇看向梟,梟看向阿珂回答道“還有姚廣孝,壁畫上的兩個人是一樣的,至於是不是同一個人,跟我們沒有關係。”
難得梟說了這麽多話,我也問到“如果這惡蛟真的存在,那鎖龍井中的帶翅膀的龍是什麽?”
梟冷哼一聲“跳梁小醜。”
眾人愕然,紛紛表現出黑人問號的表情,再問他,他也不回答,就好像我不是跟他說話一樣,阿珂給我個眼神,讓我別再問了。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梟為什麽對那條龍這麽的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