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五峰朝台(上)

字數:4446   加入書籤

A+A-




    在大慈恩寺,白若除了照顧大愛道,在大愛道好奇前世時,白若偶爾也會提及一些。晚上的時候,寺廟的常住僧人也會偶爾過來與大愛道一起交流一些藏傳佛教的一些佛法,以及佛教與科學關係的內容。

    很快五天就過去了,大愛道他們的傷勢隻待靜養即可,一行三人就各各禮拜供奉了寺廟裏常住師父,前往五台山朝聖去了,下午兩點從西安出發,五點不到就到達台懷鎮。

    五台山並非一座山,而是由五座山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中台翠岩峰、北台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五台台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

    據說以前五台山地區酷暑難熬,文殊菩薩為解老百姓之苦便從東海龍王借來清涼石,從此五台山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了,所以也叫做清涼山。但這清涼石原本是龍王五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用的,當他們發現文殊菩薩把清涼石帶到五台山後,便尾隨而至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討回清涼石,但文殊菩薩法力無邊,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龍,並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台頂。這也就是為什麽有了五台,以及離海如此之遠卻有龍王廟的原因。

    朝台是指五台山朝山拜佛,有大小朝台之分,所謂大朝台,是遍禮全山佛寺,並親臨東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高峰供佛和祈禱;小朝台,則僅在台懷鎮附近各寺巡禮,並登臨作為呈現台山五大高峰象征的黛螺頂。

    白若不是一個佛教徒,但她深知輪回因果深信禮敬諸佛菩薩的功德,而大愛道在中國所經曆的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對文殊菩薩心生敬仰,因此他們一致選擇了五峰大朝台,並按佛教順時針繞山方向東南西中北的次序,大圓滿朝台。而沒有按遊客習慣的東北中西南的逆時針自然觀光順序朝台。

    凱恩不需要朝拜,隻有他行動便利,所以準備工作都由他來完成,水、食物、藥品是必須的,衝鋒衣、速幹褲、登山鞋、雨衣、護膝、墨鏡、帽子、手電筒等防護措施也一應俱全,白若愛美,凱恩還特意為她準備了防曬用品。

    次日早上五點從住處出發,到鴻門岩後開始徒步,大愛道與白若都不是佛教徒,行動不便,也不想太招惹耳目,所以沒有選擇三步一叩的方式朝拜,而是簡單的選擇了帶傷徒步,但即使是這樣,如果沒有凱恩幫著背一大包東西,而讓他倆傷員背著,估計即使隻是徒步完成大朝台也夠嗆。

    同樣的場景,不同的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三個人,白若是神仙神識,眼前的是淨土,看到的都是菩薩;大愛道是肉眼凡胎,眼前的是風景,看到的都是虔誠的遊客;凱恩是智能機器人,眼前的都是山路,看到的是行走的人們。

    一個左臂打著石膏用吊帶在脖子上掛著,一個右腿石膏雙手拄著拐杖,隻有一個是正常的,背了個大旅行袋,左右手都擰著東西,三人一路徒步朝山,確實很吸引眼球。

    還沒走到東台望海峰,就有個青年男遊客上來搭訕。

    “哦,你們兩個真是不錯啊,帶著傷就來朝山了,得虧這個大個子給你們拿這麽多東西,他可幫你們不少忙啊。”

    “他叫凱恩,是個智能機器人,他確實幫我們很大忙,之前還救過我兩次,確實挺感謝他的。”大愛道向凱恩投以感激的眼神。

    “不用謝我,這是我使命。”凱恩立即回複,經過六年的自學習,凱恩智能化人性化很多。

    “嗯,真不錯,你有一個好幫手。漢語說的很好啊,我叫大波,很高興認識你們,你們從哪裏來啊?”大波雙手合十表示了見麵禮。

    大愛道單掌白若雙手合十回禮,大愛道反倒被這麽個簡單問題問的有點不知道怎麽應付了,白若從西安來,他和凱恩是從倫敦來,還是從甘孜來,還是從西安來呢?

    “很高興認識你,我叫大愛道,她是我朋友白若,我們從外麵來的。”大愛道還挺機智的,這樣說一點毛病沒有。

    大波對這個從“外麵”來的回答反倒還比較滿意。

    “那你們到哪裏去?”

    又是個簡單的問題,但同樣不好回答,一行三人來朝山,主要還是為了找文殊菩薩,但文殊菩薩在哪裏?大愛道並不知道,所以,他並不知道要到哪裏去。但看大波手上拿著一串古色古香的佛珠,應該是個佛教徒,所以就隻答複了此行的目的,而不是目的地。

    “我們來大朝台,希望碰到文殊菩薩。”

    顯然大波對這個回答有些意外

    “求福保平安吧?五爺廟很靈的。”畢竟現在的佛教徒也罷,信徒也罷,更多的是在求福保平安,真正對佛教信仰的不多。

    “哦,謝謝提醒!”是個人都看的出來,這個答複其實是在否定求福保平安之說,但大愛道又不想解釋其他的。

    “現在人們都信科學,追求的都是物質生活,真正信佛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所以,文殊菩薩已經很少化現人間了,怕是你很難碰到文殊菩薩了。”大波笑著說道。

    “恩,我們也沒把握,我們還都不是佛教徒,所以隻好碰碰運氣了。”大愛道本來對此就沒有太大的自信。

    “我記得拾得法師說過一句話:無嗔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你合,一切法無差。所以,隻要你們心誠,也未必見不到,祝你們好運吧!”大波的行走速度要比他們倆快得多,所以估計也不想與他們倆有過多的交流。

    說著大波揮著手向他們道別向前走了,還特意向白若微笑著點了下頭。

    一路都是隨風舞動的風馬旗和人們揮灑風馬旗時空中留下的痕跡,不一會兒,三人便來到東台望海峰,“東望明霞,如波似鏡”,故名望海峰。東台在五台中麵積最小,上有望海寺,主供聰明文殊。兩人叩拜不便,進廟後各個佛菩薩稽首頂禮,然後按藏傳佛教禮儀右繞寺廟三圈。

    禮畢,開始今天最長的一段徒步路程,從望海寺下來,經華坪埡口、南線山脊、護銀溝埡口、護銀溝村和黃土咀村,奔白雲寺。

    由於到五台山來的人,更多的還是旅遊,五台連穿逆時針遊覽的占絕大多數,所以這條線路幾乎沒有幾個人。

    一路步行,由於行動不便,自然走的慢些,從山脊下到公路,就用了近六個小時,這對大愛道與白若來說,可以算得上是一件曆經磨難的事。

    公路上沒走多久,就有一輛舊式小客車停在三人旁邊,空車,開車的是位僧人:“看你們行動不便,我帶你們一程吧,你們要去哪裏?”

    大愛道與白若稽首頂禮法師後,大愛道答道:

    “謝謝法師,我們走著去就行。”

    白若與他早就打定主意要徒步繞山,白若從沒有退卻的心理,大愛道當然也不會退卻。

    “你們要去前麵的哪裏?”

    “白雲寺。”

    “那還挺遠的,正好我也順路,要不還是上來吧,不要錢的。”僧人司機堅持道。

    大愛道從來沒有為錢犯過愁,錢對大愛道他們來說,從來就不是事,大愛道這次就是想通過努力,見到文殊菩薩,說不定能找到解決他問題的辦法,所以他堅持徒步,不搭便車。

    “路還是要靠自己走的,再長的路我們也要自己走下去,真的很感謝法師。”大愛道很堅決。

    “好吧,前麵的路也平坦,那祝你們好運!”僧人司機說著開車就離開了。

    然後,一路再無搭順風車的機會,三人中間走走歇歇吃吃東西,到晚上七點才到達白雲寺。

    早上五點開始,整整走了十四個小時,對兩個傷員來說,確實夠辛苦。不過這一路上,大愛道大致了解了前世三千年的過往,白若很多事也沒有說的太細致,對白若來說,很多回憶都是痛苦的,她盡量挑一些兩個人一起快樂的事情說說。

    當晚他們沒有在白雲寺拜佛,一是時間比較晚了,寺廟已經關門了,二是走了這麽長的路,對兩個傷員來說確實很累。

    白雲寺掛單很容易,早早的他們收拾收拾就休息了,明天還要繼續。凱恩不用睡覺,按白若的建議,晚上十點就去佛母洞排隊去了。

    有個機器人朋友,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