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A+A-


    很有必要梳理一下了。

    中間斷了三章搞得亂七八糟。

    相信讀者們看完這個梳理,會對第二卷發展到目前的故事情節,非常清楚了。

    ——

    前文梳理:

    話說,津溲鄉生產大隊的督查委員請了三個社督查委員上山。

    周開路很順利的被陸建平督察小組打倒。

    但是同時,譚建國踩著點回到了津溲鄉生產大隊——譚建國配合賀壽春,將周開路假死,運到後山躲藏,交給張六照顧。——但是所謂的公社督查委員小組,也不全是為了打倒周開路而上山的:而是因為有北方的領導要來湘潭檢查。湘潭市給了縣裏公社任務,要把津溲鄉生產大隊和譚建國做示範大隊和優秀幹部給北方領導看看。

    為了提前洗清津溲鄉生產大隊成分不清不白的人掃除,督查小組才會輕易被陸建平引進津溲鄉。

    督查小組發現,津溲鄉生產大隊的問題還不小,而且都是由周開路一個人所作所為。

    那他們的理解是,弄死周開路,扶持一個新的大隊長上來就行了。

    而譚建國作為要反應給上級的示範性勞模,應該是第一參考的大隊長備選。

    所以督察小組把周開路“弄死”後,竊取了周開路多年經營的果實,考查了譚建國一番後,打算把這果實交到非常優秀的譚建國手裏。

    但無奈譚建國不懂官場套路,也沒有魄力,所以拒絕接受這個果實。

    在此期間,陸建平被津溲鄉幹部疏遠。

    ——

    關於陰卦:

    這是一個小伏筆。

    賀壽春、肖建平和譚涯曾經為了讓譚建國去當大隊長,而苦口婆心的勸了一番,並且成功的把譚建國給勸動了。

    隻是恰好賀壽春將譚頌的骨灰送回,所以一夥人在墳山裏。

    譚涯也隨意的在譚頌麵前甩了一卦,問譚建國當大隊長的吉禍。

    譚涯問的是陽卦,卻得到了一個陰卦。

    所以說,誰當大隊長就是個災難。

    所以譚建國又打消去當大隊長的念頭。

    ——

    那這個災難說的是什麽呢?

    ——

    請看缺少的三章說的是什麽:

    譚建國卻覺得陸建平是一個誌大才疏的人,扶他上位,對自己家有好處。

    到了領導來了以後,陸建平在譚建國的幫助下,完美的完成了湘潭市的任務。

    (不曰無和張六在守墓人那裏學神打的事很容易理解,就不說了。)

    在譚建國的“神打”威懾下,在陸建平這優秀的表現下,陸建平很容易就成為了津溲鄉生產大隊的大隊長。

    但是陸建平意外的得到了大隊長之後,並不是十分開心,而是滿臉憂愁,他甚至還要譚建國組織隊員重新規範言行。

    這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陸建平知道,有一夥人,要上山了。

    什麽人?

    來自長沙的知識青年。

    當初陸建平引來社督查小組的時候,就見識到了年輕人無與倫比的破壞力。

    所以他正在那個狀態的時候——就是譚建國說的“整個大隊都在疏遠他,又不踩死他的”時候。

    他就委托柱子去長沙的知青辦申請知識青年上山名額。

    ——

    而長沙的知青辦這個時候也經曆了一件大事。

    就是一個大專學校的學生會頭子——中醫藥專科的劉琦,正處於理想主義的高峰。

    而畢業大學生們也麵臨一個非常大的事情——沒有充足的單位可供他們分配。

    劉琦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為祖國做貢獻,他特別想去西藏農墾。

    但是久久等不到分配之後,他用了他一直用的老辦法,就是執槍占領了知青辦,打算自己安排自己。

    但是劉琦的作法得不到北方的肯定,長沙知青辦就變成了一個廢物機構。

    長沙學生聯盟也得不到分配,開始對劉琦有意見,於是開始團結起來對劉琦進行驅逐。

    剛好這時候柱子就來到了知青辦申請知青上山名額。

    於是長沙學生聯盟就把劉琦送給了津溲鄉生產大隊。

    而劉琦在知青辦所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的死黨們安排到了湘鄉的育塅幹部招待所做事。

    他自己就和其他幾個人,一起來到了津溲鄉生產大隊。

    ——

    滿腹怨氣的劉琦來到了天上人間的津溲鄉生產大隊,哪裏受得了這裏的氣氛?

    於是開始把大隊搞得烏煙瘴氣,幾乎和外麵的世界差不多。

    而譚愛國(譚建國的哥哥)這個時候見風使舵,倒向了劉琦,一心想保護譚家,同時幫助劉琦想要打倒陸建平。

    陸建平這個時候才能體會到周開路的良苦用心,看到桃花源似的津溲鄉一步步死在自己的手裏,非常痛苦,但是這個時候他也良心發現,並不想牽連譚建國,所以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將劉琦驅逐。

    但陸建平不知道自己最大的依仗——混子團體,已經被混子團體老大譚愛國帶著偏向了劉琦。

    所以陸建平和自己最後的忠臣——柱子,在毫無準備之下,被劉琦弄死了。

    ——

    但是譚愛國阻擋不了劉琦把鬥爭矛頭瞄向了譚家。

    當譚涯被折磨得不像人樣的時候,譚建國也想來個魚死網破。

    紅石的周衛軍這個時候卻來到了津溲鄉,原來周衛軍以前是劉琦的學長。

    周衛軍這個時候保護了譚建國家庭。

    譚涯的情況得到好轉。

    這時,已經是鬥爭人精的劉琦,卻不再自己出馬,而是發動全社的社員,開始對譚家區別對待。

    ——

    譚建國的女兒譚璐在準備學藝的時候,被社會壓力。

    三女兒譚琦在學校讀書被老師施加壓力。

    就是大兒子譚璋,卻沒有什麽事。

    年幼好勝的譚琦,終於在學校裏麵發飆,將學校的矛盾引到了家長之間的矛盾。

    開始有家長開始試探譚建國的“神打”權威。

    ——

    這時候,譚建國終於頂不住壓力,向賀家開口了。

    賀壽春運籌帷幄之下,在大隊裏施加法術,終於將道士的威望,重新聚集到了譚建國身上。

    在賀壽春步步開始收攏全社人心的時候,在準備對劉琦下手的時候。

    在初中讀書的譚璋卻突然離家出走了。

    原來譚璋也一直頂受著劉琦發動的社會壓力。

    隻是他的自尊讓他一直忍氣吞聲。

    當他忍不住的時候,就選擇用自認為勇敢的方式向社會證明自己是有用之人——年輕人的想法似乎都是一樣的——就是去西藏農墾。

    沒想到譚璋的這個想法,卻讓劉琦十分敬佩。

    連著愛屋及烏,對譚建國也開始看得慣了。

    譚建國想去西藏找兒子。

    劉琦似乎也想辦法去幫助他。

    其實,劉琦,就是個年輕人心性罷了——他想要譚建國帶著自己這夥學生所有的家當,去送給譚璋,要譚璋帶著他們的理想,一起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