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參與核心

字數:3506   加入書籤

A+A-




    工作完成後,部門便沒有再集合的必要了,隻需不時配合其他部門進行實驗就行。因此部門成員要麽開始休假,要麽轉調別的組,人員漸漸減少。

    與其他部門的配合實驗並不需要季椽和宋冀寧時刻在場,兩人將工作交給其他研究員,便決定給自己好好放個假。

    本來是打算回家休假的,看日曆的時候,猛然發現還差一個半月就是考研的時間。季椽自然就生起了考研的心思,與宋冀寧商量:“小宋哥,我們看完家人後,回學校考研吧!”

    此刻以他們的學識而言,早已不需要靠學曆來證明自己,但沒辦法,他們的學曆低。在這整所研究院中,最低都是碩士學曆,而他們隻有本科學曆。盡管研究員都清楚他們的能力,但畢竟在體製內工作,有些文件檔案的審核總是必要的。季椽一點都不想哪天碰到個不長眼的上級,因為學曆問題砍掉他們的研究項目。

    不知道誰傳出了兩人要回去考研的消息,研究院眾人一開始隻當笑談,後來猛然發覺,季椽和宋冀寧好像真的隻是本科學曆耶!

    然後季椽和宋冀寧就被各位研究員們團團包圍了。

    “回學校考研?浪費時間,你們直接來跟我好了,學校都不用去,保送考研的事我給你們直接辦了。”

    “季椽你們上次不是對自動武器和彈藥工程感興趣嗎,幹脆來跟我學吧?雖然比不過這裏的設備水準,但我們科技大學的實驗室也是全國頂尖的!”

    “來我們理工大學吧,你們上次不也說想研究反輻射技術嗎?”

    “不對,他們喜歡的是防空導彈技術,所以宋冀寧季椽你們應該來我們學院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

    由於平常工作交流的時候,兩人喜歡向各位研究員們學習各方麵的技術,導致大家都覺得他們喜歡自己的專業技術,搞不好可以拉來當學生——這樣優秀的兩個學生,沒有人是不想要的。

    在場的研究員們無一不是某項頂尖技術的權威專家,換個場所,季椽和宋冀寧可能都不夠資格跟他們交談。現在卻是眾教授們圍著他們拉攏,想讓他們跟隨自己讀研,甚至有人說出不管他們想考研哪個專業,學校的教授都可以任選之類的話。

    季椽和宋冀寧被圍追堵截了好幾天,連門都不敢出了,實在無法拒絕長輩們殷切的目光。不過他們也有認真考慮各位師長的建議,如果非要考研的話,研究院裏的教授們確實很適合,隻是一時之間他們決定不了考研哪個專業。

    想研究導彈武器就選管理科學與工程,裝甲設備是機械設計及理論,想繼續研究磁爆壓縮應該選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專業等等……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裏,每一個專業他們都曾涉獵、學習、研究過。不過這些都隻是基於研究需要,兩人並沒有特別偏好,哪個專業他們都喜歡的。

    “季椽,宋冀寧,請到1號實驗樓,李院士找你們。”

    1號實驗樓守備嚴格,因為最重要的磁通壓縮發生器就在此進行實驗,並且三位國家級科學院院士及眾多前蘇聯科學家都在這棟樓中。季椽和宋冀寧的實驗室在2號樓,除了在虛陰極震蕩器完成後運往1號樓,以及數次輔助實驗外,他們沒有進入過這裏。

    不過這不影響1號實驗樓的人都認識他們,連警衛似乎都聽過他們,審核兩人的證件事,露出了一臉恍然大悟的神情,驚奇的上下打量。

    兩人一進門,看到他們的研究員,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前蘇聯的,都善意的過來打招呼,甚至不少人追問:“你們選好要考研的專業了嗎?考慮一下我怎麽樣?”

    季椽很認真的詢問了他們的專業和研究方向,並表示會考慮。隨後來到李院士的辦公室,李院士在忙,還是臨時從實驗室裏出來接待他們的,所以說話也很趕。

    “聽說你們打算休假?抱歉我太忙了,沒來得及通知你們,接下來你們要調到1號樓參與磁通壓縮發生器的研究,沒有休假時間。”

    季椽和宋冀寧對視一眼,滿臉驚訝。磁通壓縮發生器是整個非核電磁脈衝的研究核心,主要研究人員是前蘇聯的西爾多、盧克博士以及華國的三位國家級院士。

    這項核心研究的技術遠超過兩人的所知所學,並非自謙,而是清醒的認知,以他們兩人目前的知識技術水準,還不足以參與如此核心的研究。

    李院士一眼就看出兩人在想什麽,說道:“不用疑惑,這是經過我們認真討論的結果,西爾多也推薦你們。這是難得的機會,進來再慢慢學吧!”

    季椽和宋冀寧沒有糾結,迅速接受新的調令:“博士,我們要參與哪個技術項目?什麽時候開始?”

    李院士滿意的點點頭:“既然來了,就現在吧,跟著我。”

    於是兩人就跟著李院士進入實驗室。

    磁通壓縮發生器的原理,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是使用炸藥的化學能產生膨脹力加速導電體和壓縮磁通,從而把炸藥的部分化學能轉變成電磁能的裝置。

    當然,現實的研究並不簡單,其技術難度與威力,絕不是一句話能概括的。

    否則就不會成為第二核武的核心技術了。

    這項技術最初是50年代由蘇聯薩哈羅夫院士提出,之後以俄美為首的核武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至今幾十年才有了較成熟的技術。

    華國科技發展相對較晚,對磁通壓縮發生器的研究方處於起步階段。好在季椽和宋冀寧把前蘇聯的西爾多博士等人弄來了,讓華國直接接收了前蘇聯的研究成果,技術直接跨越十多年,直追美帝。

    季椽和宋冀寧當然是懂得磁通壓縮發生器的原理的,甚至理論上他們還知道應該如何研究內電壓,增益電感線圈螺距,怎麽設置準電接觸臨界點等等。

    但也僅限於理論,實驗如果隻要看看理論就能得出結果,就不會有之前俄美幾十年的研究,以及西爾多博士和李院士等人至今的辛勞了。

    兩人跟在李院士身後,在這項實驗中,他們幫不上忙,理論上以為正確的知識,到真正實驗時,根本毫無用處。

    比如理論上隻是將能量化為電磁脈衝,負載性質卻有很多限製,光是解決一個負載數據,就需要用到強磁場物理、材料合成和高壓相變等技術。

    之前在研究虛陰極震蕩器的時候,兩人認為自己已經學得夠多了,此時才發現自己還是坐井觀天。

    他們懂的還是太少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