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災後重建
字數:2634 加入書籤
糧食這塊終於上了正軌,鄉親們上繳上來的糧食堆成了一座小山丘,整整300多石糧食,看起來糧食蠻多的,但實際上還要除去一些黴變了不能食用的,和需要再加工以後的廢渣,其實滿打滿算都隻有260多石。李天養仔細計算過,400多人一頓飯就得食用2石多糧食,一天按2頓飯計算的話就要5石,這樣算下來300石可以堅持50天左右的時間,到時候也到了7月中旬,距離秋收不算太遠了,糧食的缺口並不大,村裏的鄉親們也就不會出現挨餓的結局了。
其實這和李天養預想中的結果差別不大,他們村子本身就要比其他村子富裕的多,跟著他父親出生入死的那幾十戶人家更是可以說是個小地主了,哪家人家沒有個4-5石的存糧,這300多石的糧食裏,他們加上李天養,甘大彪和吳傑他們幾家的糧食就占了6成還多。
他們村子不缺糧食並不意味著其他的村子不缺糧啊,潭門村周圍就有4-5個小村相連,最近的離他們村也不過10多裏地的路程,到時候如果別的村子糧食不夠,而官府又不管的話,肯定會有人逃難到他們村來的,真到那個時候他們管還是不管呢?
陸續還有村戶帶著挖出來的糧食來入夥,李天養把這些交給早已經熟悉的甘大彪等人處理,自己則四處看看大家幹活的情況。他現在不管走到什麽地方,大人們都不再會拿以前看小孩的眼神看他,有的還會對他感激涕零,這種變化是李天養所期待的,說明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威望都在緩緩成型,不再受到年齡的限製了。
簡易的廚房裏,幾個婦女在吳嬸的帶領下準備著大家的午飯,李天養躲在遠處觀察,看到偶爾有人趁別人不注意,拿起一點手邊的食物丟進嘴裏,讓李天養直皺眉頭,最後在看清具體是哪個人以後,李天養現身,跟吳嬸打了個招呼,單獨叫過這位大嬸到一邊,嚴厲地批評了她一番,把她支使到傷員那邊去了。
領著大嬸來傷員這邊的帳篷來幹活,帳篷裏就剩下十幾個老人在這裏幫看,,除了病人偶爾的呻吟以外,很少有其他的噪音。先去母親那看了看,跟母親聊了聊她的情況,今天要比昨夜好了許多,現在可以勉力坐起身,四喜和二丫反倒沒有三娘的傷勢重,現在都可以下床走動了。女傷員都是單獨集中在一起,用布匹圍起來的,照顧她們的都是些大媽,老夫人不放心兒媳的傷勢,也跟著住在這裏,倒也不用李天養太過擔心家裏麵,可以放心在外麵辦事。
他本來還詫異那麽多的婦女都去哪了,來到村外的工地上才恍然大悟,平地上,一群人熱火朝天地幹活,不時有人開個玩笑,笑翻一片,當然也有一直愁眉不展,板著一張臉低頭幹活的人,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人生,豁達開朗,再大的困難也無法阻擋他們追求幸福快樂的腳步,哪怕現在無家可歸,隻要有希望,你就能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
吳道福光著上身,拿著鏟子在和著泥漿,旁邊有人揮舞鍘刀把一捆捆的稻草切成小段撒進泥漿裏。滴滴汗水布滿了吳道福的全身,健壯黝黑的身軀展現出勞動的美,偶爾他也抬起頭來環視四周,看見有人偷懶,就是一頓臭罵,被罵的人也不氣惱,訕然一笑,繼續跑去其他地方幹活去了。
吳道福其實還一心關注著村外那幾口窯的進度,在幹完這邊的活了以後,他還要去窯口那邊監督,忙的兩頭轉,也沒有注意到李天養的到來。人多力量大,在足夠的人手幫忙下,原本需要一個比較漫長時間的建屋過程被大幅減少了,現在才到中午時間,幾間房的地基就已經被大家打得結結實實的,馬上就要開始砌磚壘牆正式修建了。
李天養沒有想到這邊的進度會有這麽神速,僅僅一個早晨的時間,進度就被大家趕到如此之快,而且看起來地基打得也非常牢固,完全不是粗製濫造的速成品,這說明吳道福對此的重視,更讓他覺得意外的是,吳道福在做著當前的事,也想到了以後的需要,早早就組織了人手去維修窯口,趕製胚土,甚至還叫人去準備燒製磚瓦的材火,這些都是李天養疏於想到的,被吳道福給想到還付諸行動了。
“看來是我小看了他。“李天養心想,能夠有人幫他分擔一些重擔,幫他彌補缺失,其實李天養心裏是蠻高興的,他畢竟是一個人,不時神仙,哪來的那麽多的精力做到麵麵俱到,你真以為像yy小說裏一樣,除了你其他人都是sb?看來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一下吳道福呢,畢竟他對於吳道福的投靠還是心裏有數的。其實古代老百姓並不傻,隻是限於眼界和知識上麵的欠缺看不到大的局麵,隻把眼光局限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麵。
前世李天養做銷售的時候就深有體會,很多沒有讀過太多書的人說話做事一眼就能看出來,隻要你給他占點小便宜,他就歡天喜地地把東西給買了,渾不知早被人當了冤大頭,而那些看起來蠻有學問的,特別是帶著眼鏡的人反倒比較精明,買東西的價位都基本上逼近商家的心裏底線。
這邊的工作進展順利,李天養也就放心把這一攤子交給吳道福管了,也不跟吳道福打招呼,自己回去到村子裏去溜達溜達,看看有什麽值得注意的沒有?
平日裏這個時候,村裏早已熱鬧起來,家家戶戶的大白鵝、肥鴨子、小雞子在叫著爭食;孩子們正笑逐顏開地走在上學的路上;大人們呢,則拿著鐮刀匆匆忙忙地向地裏走去。不時還有一聲牛哞馬鳴遠遠傳來,偶爾還夾雜一絲農戶幹活時叱喝出來的充溢著山野粗獷的沒有韻律不成調的鄉歌。
可現在倒好,滿地的殘垣斷壁,絲絲煙火從那燒黑的廢墟中飄向天空,人們在這廢墟當中撥弄著,尋找搬運還能食用的物件兒,全身上下早被那煙土炭灰熏染得不成人樣,仿佛逃難的乞丐一般,滴滴汗水在黝黑的臉龐劃出一道道雪白的痕跡,甚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