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變革2

字數:2714   加入書籤

A+A-




    好在李天養的這套軍銜製度其實也不算複雜,就跟明朝當官立品的花樣差不多,隻是李天養的軍銜照顧到了最底層絕大多數的普通隊員。

    “要是吳排長和甘排長兩人軍銜相同,那有該怎麽辦呢?”章宇彥有些疑惑。

    “這個問題提的好,這就是我正在計劃和籌謀的功勳製度所要包含的內容了,如果他們兩人的職位和軍銜都相同時,就需要靠我們的這個功勳製度來判別誰起主導作用。雖然這個製度還沒有完成,但是簡單來說,就要讓我們大家在未來的每一分付出,都能夠得到回報。我們會盡量的做出一份合乎情理的標準來,最大限度地量化大家的每一份功勞,這樣就能讓大家的每一次晉升都是一目了然的,沒有旁人作弊的可能。”李天養仔細地為大家解釋。

    “我想問一下,什麽叫量化?”吳傑有些不好意思提了個問題,因為他看大家好像都聽明白了李天養說的,可他對於這個詞語實在陌生,但這又關係到他未來的前程,不能不仔細盤問。

    難得看到吳傑這家夥提問,李天養耐心為他解惑:“所謂量化,其實就是用數學的知識,把我們大家的每一份功勞做成一份標準,比如斬獲了多少物資,我們就會按照它的市場價格來評判它到底值多少功勳,而計算出這份功勳的多寡以後,再參考斬獲這份物資的隊員出力大小,按比例分配下去。”

    “哦!原來是這個意思,那這樣的話,真要有打鬥又怎麽判斷這些物資或者人頭是屬於誰呢?”吳傑今天倒是難得的使用起他的腦袋瓜了,一連提了兩個問題。

    “所以我剛剛說了,要按照比例分配啊!除了大家自己能明確證明的功勞以外,其他的功勞都會統一計算,分配給每一個參與其中的隊員,哪怕這個隊員當時的職位隻是一個夥夫,隻要你們在戰鬥期間吃過一頓他做的飯菜,那他鬥將分配到這份功勞。”

    “那照你這麽說的話,這個軍銜其實也沒必要啊!直接搞這個什麽功勳製度就好了嘛,省得我們大家麻煩啊!”甘大彪難得聽了半天,沒有插一句嘴,這時候終於開腔。

    “這是很有必要的!軍隊是一個很嚴肅的地方,容不得半分差池,我們少先隊雖然不是軍隊,但從成立的那天起,我就是以抑製軍隊的要求來訓練我們的隊伍的。在我心裏,它就是我們大家的軍隊。軍銜製度的加入,就是為了讓大家的付出能得到回報。”

    “一個隊伍裏,職位的多寡是固定的,沒有辦法增減,像我們現在,在座的包括我在內,共計三十四名隊員,這就是我們整個少先隊的領導階層。隻要我們的隊伍不擴張,你們沒有損失或者辭職,那大家必然會一直占著這個職位,沒有意外。那樣的話,讓底下的兄弟們有什麽盼頭呢?”

    “即使他們立下再大的功勞,他們也沒有辦法晉升職位,到最後,他們就會漸漸失去立功的動力,變成一個無所作為的人。到那時,大家想想,我們的隊伍還有什麽戰鬥力嗎?”

    “加入這個軍銜製度,就是讓大家知道,他們的每一分收獲,帶給他們的功勞都會給他們的晉升打下基礎。當有職位空缺的時候,我們會按照軍銜的高低和晉升時間長短來提拔隊員,這樣一來,所有的提拔和晉升都在大家的監督中進行,一切都會讓大家心服口服,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而更主要的,我們隊伍裏,沒有職位的隊員才是我們最龐大的一個群體,下麵的一百多號兄弟,如果像現在這樣,我們的領導層被人家一鍋端了,底下的兄弟該怎麽辦?沒有了領導,他們就會變成一團散沙,隻要有一個人突然臨陣脫逃,那就會帶動一大0片人跟著逃跑,最後全體潰敗!”

    “這是有很多證據的,你們也聽過那麽多的曆史故事了,一個主帥被斬殺,就能讓一隻軍隊直接潰敗的事情還少嗎?所以我們加入軍銜製度,就是要讓大家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不會落得跟那些軍隊一樣的地步。而作為我們隊伍底層最龐大的隊員層,我更希望通過這個軍銜製度,讓他們能在失散、失聯之時,也能有效而快速地就地建立起一套領導層,繼續帶領隊伍戰鬥,直到跟我們的大部隊匯合。”

    聽到這裏,大家若有所思,全都低下頭思考著,有時候還會跟身邊親近的同伴竊竊私語一番,看樣子是在交流彼此的心得。這個時候,李天養也由得大家思考,畢竟是件大事,隻有大家聽清楚,想明白了,才好幫助他跟下麵的隊員們解釋。

    關居雄在隊伍裏,雖然沒有職位,但作為營地總管,還是有幸被李天養留在這裏參加了會議。他的教官一職,其實也就是隊伍每日早晚訓練時的一個監督而已,其實沒什麽真正的隊伍地位。

    作為這個屋子裏唯一一個真正的成0人,他的思想比起在座的少年,當然要成熟多了。當他聽到李天養,劈裏啪啦解釋了這麽一大堆東西的時候,心裏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兒,雖然李天養的解釋也能圓滿地解答他這套製度的用意,可不知道為什麽,關居雄總覺得他李天養製度這套製度,還有更深層次的用意。

    趁著大家現在都在思考,關居雄也開始細細品味起其中的意圖來。他早已非當初的吳下阿蒙了,十年之前,他還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地痞,如今雖然不敢說飽讀詩書,但是光是這個圖書館裏的一千多冊圖書,十年裏也被他翻閱了好幾遍了。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這些書本,他見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學到了很多的道理和知識。

    通過這些知識和道理,他掌握到一些於眾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手段。這些年裏,利用這些手段,他看穿過無數事物的表象,找到了隱藏在這表象深處的那個真實。如今,他將再一次利用這些手段,來看到李天養的真實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