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被忽悠的馬耀

字數:3528   加入書籤

A+A-




    何勇這次來,主要是處理李天養他們從‘一刀斷’山寨裏搜刮來的那些物資的,同時也是來出麵購買營地所需要的物資的。至於為什麽他們不跟李天養他們一起出發,來這月港,也是為了從此以後,彼此保持一些距離的緣故。

    直到夜上三更,何勇和吳曙才在吳狗子的帶領下,悄悄摸摸地摸到了齊心堂的店鋪裏來。

    “少爺。”何勇恭敬地朝李天養行禮。

    “你們坐吧。”李天養隨意一指旁邊的空位喊道:“營地裏一切都還安好吧!”

    “回少爺的話,一切都好,就連那幫子海賊都乖覺得很,沒給咱們惹什麽亂子。”何勇賠著笑回到。

    “那這回跟陸掌櫃他們的交易呢?”

    “一切順利,這次我們帶來的貨物價值不菲,陸掌櫃的也給了一個合適的價碼,足足給了我們六百多兩銀子呢!”說到這裏,何勇更是喜笑開顏:“我都跟陸掌櫃說好了,所有的銀子,都給我換成了營地需要的物資,隻是我們開來的這船,怕是裝不了這麽多的物資啊。”

    何勇他們這次開來的海船,還是搶劫‘一刀斷’的那兩艘海船中最大的那一艘,千料海船他們是不敢再在月港露麵了。舉李天養他們事後的分析,當初甘大彪他們之所以會被跟蹤,恐怕問題就是處在這艘千料海船的身上,因此,他們也就不再讓這船暴露在外人的眼前了,被雪藏在了笨港裏。

    “我們這裏也有三百多兩銀子了,你也盡管拿去,跟齊三好好交代一下,人家可幫咱們養了好一段日子的工人了。”李天養把整理的銀子交到吳曙的手上,囑咐何勇道。

    “我記著呢,放心吧少爺!”何勇一拍胸膛,大包大攬地給許了下來。

    “恩,招呼好了,你們就趕緊出發吧,這連人帶物資的,一趟你們是如何都裝不下的,最少要跑兩趟不止,到時候我們這邊又能攢下一些銀子,你們再去找陸掌櫃他們多購置一些物資。”李天養幾句話,就把他們的行程給安排妥當了:“對了,回去以後讓營地裏的兄弟們,加緊時間多蓋上一些房屋,過些日子我們怕是又要多上好多家人戶呢!”

    “省的了,少爺(連長)!”何勇和吳曙同時回道,然後趁著夜深人靜,又悄悄地離去了。

    至於李天養他們這一行人,則是足足在月港又呆了好幾日的時光,等到商號的生意進入了正軌以後,他們才準備開始起程回家了。在這月港呆著的十多日的時間裏,土包子馬耀可算是真的開了眼了,整日裏就在月港的大街小巷當中穿來穿去,玩得那是叫個樂不思蜀啊!即使李天養他們這天要出發了,他都還有一些戀戀不舍的感覺。

    “天養,你說以後,咱們那笨港能不能也像這月港這般繁華啊?”坐在海船上,望著漸漸消失在大家身後的月港城池,馬耀一臉的懷念。

    “嗬嗬,這個怕是很難嘍!”李天養往了馬耀一眼,然後苦笑著搖了搖頭。

    “是嗎??”馬耀垂下頭,失望地歎了口氣:“要是能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裏,要我做什麽我都願意。”

    “當然,事在人為嘛,如果我們發展的當的話,雖說不敢說像月港這般繁華,但是比現在的笨港擴大上十倍,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李天養打擊完馬耀,馬上又給他畫了一張大餅。

    “真的啊!!”馬耀一下子抬起頭,兩眼錚亮地看著李天養;“那你說怎麽該做些什麽?”

    “如果都像你們山寨那樣發展的話,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李天養意味深長地看了馬耀一眼,然後說道:“你覺得月港什麽東西讓你影響最深刻?”

    “人,那人可是真多啊,大街小巷裏,那人流可都是排成了串了,走到哪兒都是那麽的熱鬧。”看樣子馬耀這些日子也不是白逛的,對於月港裏的特點還是總結得很到位的。

    “那就對了,你可知道,其實月港還不算我們大明朝最大的城市,你要是進了咱們的北京城,那才知道什麽叫做大城市!!”李天養雖然自家也沒有去過北京,但是並不妨礙他說話忽悠馬耀這個土包子。

    “比月港都還要大嗎??”馬耀不相信似的,睜大了眼睛看著李天養。

    “那當然,我還能騙你不成,這月港撐死了也就幾十萬人而已,咱們北京城那可是上百萬人的大城市啊,每天光是人們吃吃喝喝的糧食,堆起來都比你們那諸羅山要高了!”李天養睜著眼睛說瞎話,把個馬耀騙的是一楞一愣的:“咱們笨港想要朝著月港那樣的撐死發展,像你們那樣打獵,能養活這麽多的人口嗎?”

    “不能。”馬耀低下頭,仔細的算計了一番,搖頭回道。

    “那就對了,想要成為大城市,最起碼的要養活那麽多的人口,不是我跟你吹啊,過段日子咱們營地可就又要來一批人口啊,到時候咱們營地的人口可就快要趕上那麽諸羅山社了!!”李天養自豪地拍了一下胸膛,仿佛幹了一件好厲害的事情一樣:“隻有跟我們一樣種地,咱們才能種出這麽多的糧食來供養大家,你們諸羅山的人也就不會再出現飽一頓饑一頓的日子了。”

    “恩,你說的對。”馬耀回想著這些日子一來,李天養他們為諸羅山提供了多少的糧食,讓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好多。

    “所以說啊,你啊,就得多把山上的那些個鄉親們都叫下山來,跟我們一起學習學習如何種地,大家把人口都聚在了一起,那離像月港那般繁榮,不是更近了一步嗎?”李天養說了半天,總算是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了。

    “可山上的人,可不都是聽我的啊,我也就能跟我們年紀相當的年輕人說上話,其他的人根本不把我的話當回事兒啊!”馬耀很為難,他有自知之明,對於自己的認識還是很正確的。

    “那你就把聽你話的年輕人都拉下山來啊,等他們下了山,見識過了咱們笨港的美好生活,你覺得他們還願意回到諸羅山上去嗎?”李天養循循善誘,一步一步地把馬耀給忽悠到了自家的船上來了。

    明朝時,人均的壽命本就不長,更別說像諸羅山社這樣的土著們了,李天養其實有暗自觀察過的,這諸羅山的人均壽命最多不超過35-36歲的樣子。因此,在這兩千多的諸羅山部落裏,十三到二十五歲左右的年輕人還是有一個很大的比例的,如今營地裏的那一百多號土著,也不過才占諸羅山土著年輕人的1/5還少。

    “那、那我回去試試??”馬耀不自信地說了一句。

    “去試試唄,反正也沒什麽損失。”李天養臉上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其實心裏已經是樂開了花兒了。

    比起那些骨瘦如柴的災民,這些身強力壯的土著們一下山來,就是一個十足的壯勞力,哪個能給李天養他們帶來最大的收益,不言而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