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最偉大的科學家

字數:2954   加入書籤

A+A-




    雖然說的隻是309,其實這也是東北的兩個軍團的普遍現象。由於政治部出色的政工教育,幾乎每個戰士都知道現在的形式是什麽樣的,所以大家都牟足了勁。

    現在的情況都出乎了張振的意料之外,自從日本人被趕出去後。國內的所有的事件還是依舊曆史軌跡前行著,除了那次刺殺事件外。奇就奇在除了除了黨民國兩個兩次出兵請求外,一直到現在為止誰都沒有再找過自己,就連身在春長共產東北省書記的林忠丹也是如此。這一點其實所有領導者都清楚,現在東北有兩個軍團擺著那裏,而且是另日軍打敗的部隊,這個時候要是把它調到國內,在朝鮮的日軍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這個曆史罵名誰都承擔不起,這也給東北發展留下了很多的時間。

    亞洲的大形勢基本上還算平穩,此刻的歐洲現在是風雲突變,一個戰爭狂人毫無意外的登上了政治舞台——阿道夫.希特勒。而此時的德國和中國關係還算密切,兩國雙方都有軍事和貿易上都有往來。地獄火小組到美國後,齊才為他們取得了身份證明。然後再次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前往還處在學術研究的幾個科學家所在的地點,而在德國的目標人物就是後期大名鼎鼎的海森堡。

    現在遠在美國的齊才才是最忐忑不安的,因為他今天要見的人是曆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其實齊才已經和這位年近五十幾歲卷發留須的中年人見過幾次,他給齊才的印象非常不錯。當得知地獄火計劃啟動的時候,齊才親自回國向張振和何博遠以及劉毅華說了自己的想法。當時除了劉毅華同意外,張振和何博遠都認為這個想法實在是太瘋狂了。

    噹……輕輕的幾聲扣門,克莉絲.簡推門而進“齊先生,您的客人到了。”隨後一個身穿西裝的中年人走了進來,他正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齊才站起身走了幾步上前伸出手“歡迎你,愛因斯坦先生!”

    兩個人相互握手後,克莉絲退出房間輕輕的關上門。房間裏隻剩下兩個人,齊才稍微平靜了一下。

    “教授,其實我們已經見過幾次了。所以到這裏來不用客氣,就當到老朋友家做客就好。”現在的愛因斯坦正在普林斯頓大學任客座教授。

    齊才說這句話一點都不托大,現在他在美國的聲望可以說是非常之高尤其是科學界。1932年度龍騰的科研小組被稱作創造奇跡的東方人,一係列的科研成果足以蓋過世界上最頂級的科學家。

    “沒想到齊才先生竟然會注意到我,我倒是和你手下的幾個學者有過幾次交流。”在這位大科學家的心裏,齊才不過是一個商人罷了。

    “哦!不知道您對我們的科研組有什麽感想?”

    愛因斯坦想了一會,又看了看齊才。然後毫不避諱的說“感覺很奇怪,你們科研組的成果不應該是存在於這個時代,更像是另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可是每一步又像是基於現在的科學理論,這一點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原因。”

    這句話說的齊才心中一驚,這個擁有著巨大智慧的人果然不同凡響,隻是從表麵就可以看透別人所看不到的現象。

    “哈……,教授您這是在開玩笑嗎?要知道古老的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化,而且中國向來不以能力自吹,今天您所看到的一切不過是我們默默發展的結果。但是有一點您說的不錯,現在我們的文明確實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頭。”齊才的反應不慢,這一係列的說詞竟然讓眼前這個智慧的學者有了幾分相信。

    “可能你說的是對的,我確實不太了解你們中國的文化。如果有機會我倒是想親自到中國去看看,不過相信齊先生今天找我來不隻是探討和炫耀的吧?”

    終於要說到重點了,齊才的心裏七上八下的,曆史記載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和平主義者,成敗就在此一舉。

    “教授,您在科學領域縱擁有的超凡的智慧,我這裏有一個問題想向您請教?對於核子裂變理論你了解多少?”

    核子裂變是1939年才發現的,現在整個世界也不會有人知道這份理論。這個話題一下子就把愛因斯坦吸引住了,接下來的四個小時裏,幾乎都是齊才一個人再說,偶爾他會問幾句。從裂變到聚變,從質量到效果,這位科學家對眼前這位巨商的印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當說到那種足以摧毀一座城市的時候,他再也坐不住了。

    “不,先生!如果這種理論確實成立的話,它所帶給世界的應該是跨越時代的改變。”

    真正進入主題後,所有的思路齊才事先已經準備好了“教授,我相信這一點。但是你也要相信,這個世界上它也會成為政治上的最終手段。核子能更像是一個潘多拉魔盒,當有一天人類打開它後。雖然它可以創造一個美麗的世界,但是它同樣可以毀掉這個星球。”說完齊才從抽屜中拿出了一個文件夾放在桌上推了過去“您看看這個吧!”

    愛因斯坦打開後,發現裏麵是幾張畫紙,把它從裏麵拉出來的一瞬間,那紙張上的畫麵一下躍進了腦中,他幾乎是顫抖著把十幾畫看完的。

    “你這些都是真實的嗎?”

    齊才的計劃就是把那些日本核爆時的照片用素描的方式畫出了,然後給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看。他相信這種方式更能告訴核爆所產生的真正後果,其實當時製造出第一枚核彈時,引爆的那一刻參與研究的科學家有的不是喜悅而是深深的驚恐和自責,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製造了什麽。

    “相信我,這些絕對是真實的後果。而且這種級別的威力隻是當量最小的一種。一旦這種武器被應用的話,意味著隨時將會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生命化成飛灰。”

    愛因斯坦放下手中的素描,低頭又看了一眼,上麵那被摧毀的建築和震撼的場景深深的在他的心中紮根。

    “說吧!為什麽要和我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