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怪劍如神,濫藝規精(中)

字數:3597   加入書籤

A+A-




    王三擋微微搖頭,示意並非自己,又暗忖:王爺想到哪去了。我要是指點昆王子,豈能不提前告訴王爺?再說了,就算是我自己,也沒有這等本事……

    杜嬤嬤心中沒有二人那麽多計較,見金昆如此神勇,心花怒放,難以自已,卻見金昆又用出一招“明月入懷”。

    這一招,本來是望月劍法的收式,當此局麵使出來,竟如同鬼斧神工,不但封死顧巍浩去路,還在他無法受力處、把他硬生生帶出了圈子!

    這場賭鬥,從望月劍法的起式開始,終於望月劍法的收式。看上去,倒好似金昆別有用心,刻意要用家鄉的武技立威。

    --------

    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眾人神情各異,連杜嬤嬤都忘了喝彩。

    沈成也做出目瞪口呆的樣子。其實,心中揚眉吐氣,好一個“爽”字!況且,金昆能反敗為勝,始作俑者正是他。

    原來,金昆在場上苦戰,沈成也沒閑著,坐在那裏苦思對策。

    歸元戰技是第一流的防守武技,經過世代千錘百煉,諸般應招可謂是合理至極;顧巍浩又習練多年,幾乎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金昆道力不占優,想攻破顧巍浩的防禦,確實超出了他能力。

    沈成正不甘心著,猛地省起:金昆的最強本領,其實是心盾術。當此賭約下,如果他能逆運心盾術,豈不是可以預判對手的守招?

    鐵鬆客叮嚀過不能顯露心盾,沈成不敢直說,便大聲議論起來,明裏稱讚歸元戰技,暗中卻是在提醒金昆。至於金昆能否聽懂,沈成著實捏了把汗。

    幸好二人整日談武論道,相互知之甚深。金昆心有靈犀,立即明白了沈成所指。於是當真逆用起心盾術,在每次出招前,先換位假問自己,預判顧巍浩會如何守禦,再提前封死那些招數。

    心盾威妙無匹,防禦之道越是高明,就越接近心盾的直覺。偏偏歸元戰技是天下有數的防技,於是顧巍浩的種種應對,一一墜入轂中,金昆這才劍劍如神。

    相反,如果不是歸元戰技,或者顧巍浩沒有學到家,隻怕金昆反倒測不準。

    ---------

    盈夫人心中無明火熊起,卻沒的發作,隻能死盯金昆,恨不能衝上前,挖破他那俊臉。她武藝再差,看到顧巍浩出了圈子,也知這場賭鬥輸了。

    所有人裏,倒是金昆最先開口。他真心佩服顧巍浩守技,便道:“你守技高明!我受益不淺。”說畢,鞠躬歸席落座。

    這話雖然說得誠懇,別人聽上去,卻無異於嘲弄,顧巍浩尤其覺得刺耳!不過這位新任少尊衛很有風度,臉上陰色轉瞬即過,朗笑道:“沒想到金峰王子劍法如此高超,是愚兄托大了!”也歸了座。

    王妃不通術武,雖然知道也見過心盾,卻想不到這層。她雖然歡喜,卻不為己甚,沒有提什麽賭注,隻是誇勉了金昆兩句。

    沈功見金昆如此厲害,又和自己修為相差不大,就有些手癢,提出也想和昆表兄比劃比劃,卻被安國王製止了。

    筵席繼續進行……除了沈功繼續說笑,顯得沒心沒肺,其餘人都各懷心思,殿內氣氛尷尬起來。

    顧巍浩又忍耐了片刻,便起身告辭。安國王略作挽留後,請王三擋陪著沈功、替自己送走客人。

    等二人歸來,合家又飲了一巡。盈夫人滿臉悻悻,安國王見餘宴已難和睦,也沒了心思繼續,便讓金昆和沈成兄弟拜過早年,索性將宴席散了。

    …………

    沈成與金昆拜別長輩,返回麒麟東築。

    “昆哥,”直到四下無人,沈成再也壓抑不住興奮,與金昆擊掌慶祝,讚道:“剛才你真威風!”

    金昆卻道:“顧巍浩很厲害。可一不可再。”

    沈成點點頭,明白金昆的意思:如果再有這種賭鬥,顧巍浩把守技打亂,不作最優選擇,金昆反而奈何不了他。

    “昆哥不用墮自己誌氣!”沈成拍拍他肩膀,“顧氏家學淵源了得,顧巍浩跟著他祖母,練了起碼有二十年武。你拜入武府,才有多久?我相信總有一日,你能戰而勝之。”

    想到盈夫人的臉色,沈成又笑道:“母親心中一定痛快極了!”

    就在此時,身後有人道:“小殿下慢行。”

    二人回頭望去,卻是王三擋。

    “王三叔,”沈成笑問:“您有何吩咐?”

    “我有話和昆王子說。”王三擋麵無表情,對金昆道:“今日比試,昆王子後麵突然能料敵機先,我想不明白緣故,也無意打探什麽。隻是有一句話,想要奉勸王子。”

    金昆沒同他打過交道,自然默不吭聲。

    “昆哥,王三叔也是武學大家。”沈成笑道:“三叔,您隻管講。”

    王三擋點點頭,道:“武學門派眾多,路數千變萬化,有人專精一門,自然也有人博采眾長。孰優孰劣很難講,自古都沒有定論。但是,貪多嚼不爛終歸是不好的。”

    沈成聽得心中暗喜,知道王三擋在借機點撥金昆。他對這事也有察覺,曾經跟師父提起過。鐵鬆客卻說金昆天性執拗,與其硬勸,不如讓他體悟。

    王三擋繼續道:“譬如柔水劍法,以我所知,境界有形、靈二層。得水之形境,能以柔克剛;得水之靈境,可寓攻於守;能悟得兩重境界的,才算柔水劍意大成,不但能化柔為剛,還能擅守入擅攻。到那時,天下再大,王子無一處不能去!”

    金昆若有所思。

    王三擋又道:“以王子的資質、悟性,如果能定下心,在一套劍法上痛下苦功,窮其化境,或許今日不需糾纏許久,就能贏下賭鬥。”

    他說得輕描淡寫,聽在金昆耳中,卻如同棒喝。

    --------

    金昆在坐望城時,心中最大的執念,就是練好本事,以行走天下、尋找失散的兄弟。老扁擔不肯明授,他便暗中偷學。平常在城中遊蕩,見到一招半式,就記下來反複揣摩。

    在永冬京的這幾個月,他又惦記著為老扁擔複仇,在武府看到眾多武技,竟一一發狠牢記,樣樣拚命練熟,已經深深陷入王三擋所說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