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龍象神功
字數:4989 加入書籤
藍毗尼寺廟大門吱呀一聲打開了,率先走出來的是藍毗尼寺廟的主持方丈法明長老,身後跟著十多名僧侶,稍後又出來幾十名護院僧兵,這些僧兵一個個渾身浴血,一看就知道經過一番血戰。
法明長老向山塔努將軍雙手合十,施了一禮道:“阿彌陀佛,感謝將軍及時救援藍毗尼,貧僧不勝感激涕零。佛誕聖地兩番遭此無妄之災,要不是將軍救援及時,隻怕後果不堪設想。”
山塔努也雙手合十回了法明長老一禮道:“末將救援來遲,還請長老多多海涵!”說罷,又轉身介紹王玄策和蔣師仁道:“長老,這兩位是大唐使者王大人和蔣大人。這位和尚是玄奘大師的弟子辯機和尚。”
王玄策、蔣師仁和辯機和尚也連忙上前和法明長老見禮。
法明長老在藍毗尼寺廟做主持方丈多年,和中天竺摩揭陀王國的那爛陀寺主持法覺長老是同門師兄弟,以前玄奘大師就在那爛陀寺鑽研佛法。玄奘在天竺鑽研佛法時,也多次到藍毗尼禮佛,從天竺貴國之時,更是特意來到泥婆羅國佛誕聖地禮佛,法明長老和玄奘大師也頗為熟識。所以法明長老對大唐王朝也從玄奘大師那邊聽到很多,對大唐也不陌生。
此刻,法明長老聽到王玄策和蔣師仁是大唐使者,辯機和尚更是玄奘大師的弟子,不由得更加感覺親近。對王玄策和蔣師仁道:“剛才我聽僧兵說,於寺廟大門即將被攻破之際,蔣大人率領貴國使團十五騎精銳,牽製住進攻寺廟的賊匪,還殺傷這些黑衣賊匪一百多人,將軍不畏賊匪人多勢眾,於千鈞一發之際,救我藍毗尼寺於水火之中,真乃我佛護法金剛!貧僧感激不盡!”
蔣師仁連忙謙虛地道:“長老謬讚了,下官也是適逢其時。這些盜匪膽敢攻打佛誕聖地,別說下官還有十五騎精銳勇猛之士,即便是下官一人,也斷不允許這些賊匪做如此惡行!”
法明長老再次高宣佛號,對山塔努、王玄策、蔣師仁及辯機和尚再次施禮道:“歡迎各位大人蒞臨藍毗尼寺廟,老僧已經準備好湯水,請各位大人入寺稍加休息!”
山塔努吩咐手下大將把俘虜的黑衣盜賊抓去審問詳情,協助護院僧兵打掃戰場,交代完之後,就和眾人一起進入藍毗尼寺廟。
佛祖釋迦牟尼的父親是天竺一個小國的君主,而他母親也是鄰國的公主。公元前563年的五月,當他母親懷胎十月的時候,按照當地習俗應該回娘家接生。
當她經過藍毗尼的時候,發現這個地方風景迤邐,水池清澈,四周是茂盛的菩提樹。正值盛夏,釋迦牟尼的母親就在池子裏洗澡避暑。當她準備起身時,她覺得一陣疼痛,就用右手抓住了垂下的菩提樹枝,就這樣,一個影響世界幾千年的偉大生命誕生了。
公元前245年,天竺偉大的佛教護法王阿育王在訪問泥婆羅時候,在佛祖誕生的水池旁立了一個石柱來紀念這個佛誕聖地。當年玄奘大師也親自來這個石柱這裏參拜過。
法明長老攜王玄策、蔣師仁、辯機和尚一行人來到佛誕之地的水池和阿育王所立的石柱旁。王玄策和辯機和尚神情肅穆,恭恭敬敬對水池和石柱行佛教最高大禮。
這個佛祖誕生地除了一個用石頭圍起來的池子,池子不大,長寬各有十尺左右,池子內一泓清水,曆經千年而不枯竭;水池旁邊長著一棵枝葉繁茂覆蓋住整個水池的菩提古樹,據說也是當年佛祖母親生佛祖時候所抓的菩提樹,也已經活了一千多年。另外一個被千年風雨打磨的非常粗糙的石柱子,上麵阿育王所刻祭司佛祖的古天竺文有些已經模糊難辨。
除此以外,佛誕之地也沒有其他裝飾的東西。整個佛誕之地看起來非常樸實無華,甚至可以說有些寒磣。
但就是這種樸實無華也許才是佛祖所真正追求的。這裏寧靜自然,哪怕剛才寺廟剛經過腥風血雨的激烈戰鬥,在這裏仍然讓人感覺到心底分外寧靜。蔣師仁不由得感慨萬分,也許隻有這種地方才會孕育出象佛祖這麽偉大的人物。
佛誕之菩提樹下已經擺好蘆葦席,眾人在蘆葦席上團團圍坐。法明長老、王玄策、辯機和尚及藍毗尼寺的僧侶同聲念誦起大乘佛教經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隨著眾人念誦的經文的聲音,突然之間,蔣師仁手腕佩戴的兩串佛珠再次發出奇異的金光。
這次金光比上次在泥婆羅國加德滿都穀地的斯瓦揚布納特佛塔發出的金光更加明顯,在眾人誦經聲中,佛珠散發的金光仿佛有靈性一般匯聚到佛誕之池,經過池水的反射又籠罩在眾人身上。
法明長老神色激動,喃喃地道:“佛光普照!佛光普照!”
他很早就聽說過隻有真正的佛家至寶在佛誕之地,才會有佛光普照的異象。此刻蔣師仁佩戴的兩串佛珠,在金剛經的加持下,先是戒日王贈送給玄奘大師,後玄奘大師轉贈給文成公主,又由文成公主賜給王玄策和蔣師仁,王玄策又把這佛珠一起送給了蔣師仁,經過如此曲折的轉贈曆程,此刻這兩串佛門至寶龍象佛珠終於展露出來它們的真麵目。
蔣師仁在遍布佛誕之地的佛光普照下,在佛光的刺激下,隻覺得自己仿佛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梵音陣陣、佛光普照,但是光線明亮柔和不刺眼,聽然聽到一個宏大的聲音道:“汝前世乃佛祖座下四大金剛之東方持國天王,佛祖預知天竺如今旁門左道大興,我教當在東土發揚光大。今世特讓你轉生在東土大唐,汝自當護持我佛。汝手帶佛珠乃我佛門至寶,內藏護體神功《龍象般若功法》,賜汝降妖伏魔、衛護我佛!”
話音方落,蔣師仁感覺一道金光進入自己腦海,原本在手串刻畫的龍象圖案在腦海中自動播放著各種招式。
這《龍象般若神功》共分十三層,練成之後具有十龍十象的巨力,每一招都重有千斤之力,威力無比。
這十三層功法分別是「象」,「龍」,「龍象」,「龍象布施」,「龍象持戒」,「龍象忍辱」,「龍象精進」,「龍象禪定」,「龍象般若」,「龍象般若波羅蜜」,「龍象般若薩埵」,「龍象般若菩提」,「龍象般若無量」。
這《龍象般若神功》十三層功法本是一門循序漸進的法門,第一層功法十分淺顯易懂,縱是一般普通人,隻要得到傳授,一二年即可練成;第二層功法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要兩三年時間;第三層又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要費時七八年。如此隨著功法練習的深入,威力更是成倍遞增。
而且越是往後練習,越難進展。待練到五層以後,如果想再深練一層,就需要三四十年的苦工。想練到十層以上,那要活到上千歲才有可能。
不過蔣師仁此時身體雖然仍然在佛誕之地,但是意識已經進入佛教極樂淨土,對身外之事恍然不知。蔣師仁的意識在極樂淨土,學習龍象般若神功更是進展神速,佛光普照下,迅速學到第九層。
正當蔣師仁沉迷在龍像般若神功的練習之中,渾然忘我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聲音叫道:“二弟、二弟,你這是怎麽了?快醒來!快醒來!”
蔣師仁猛然一驚,從意識深處清醒過來,此刻他仍然盤膝坐在佛誕之地的水池旁的菩提樹下,王玄策正在推著自己的身體,嘴裏還焦急地不停叫自己的名字。
蔣師仁抬眼看去,隻見青天湛藍,陽光普照,偶爾見一朵白雲在天上自在漂浮,剛才見到的佛光普照的異景卻早已經消失得無蹤,蔣師仁一時之間不知自己剛才見到的佛光普照之景到底是自己的幻覺還是確實存在。
蔣師仁對王玄策笑了笑道:“大哥,我沒事!對了,剛才這串佛珠是不是有金光閃耀?”
王玄策奇怪地道:“什麽金光閃耀?我剛才隨眾人念誦金剛經,念完之後,發現你仿佛入定,這才叫你醒來。”王玄策剛才跟著法明長老念完金剛經之後,發現在旁邊盤膝坐著的蔣師仁一直沒有任何反應,以為他睡著了,就伸手推他醒來。
旁邊入定的法明長老這時也從入定狀態醒來,對蔣師仁施禮道:“金剛尊者,請隨老僧來,老僧有事與尊者相商!”這法明長老一改對蔣師仁的稱呼,以金剛尊者相稱呼,蔣師仁又驚又喜。
驚得是剛才的佛光普照之色,看來除了蔣師仁和法明長老見到之外,其他人確實沒有看到。
喜的是剛才在入定狀態,意識神遊佛土,似乎並不是自己的幻覺,那剛才自己學到龍象般若功法看來也是真的。
想到這裏,蔣師仁起身跟隨法明長老,來到一間密室。法明長老把門掩上,對蔣師仁俯身就拜,口中恭聲道:“弟子法明,見過金剛尊者!”
蔣師仁連忙伸手扶起法明長老,溫言道:“法明長老,剛在佛誕之地水池旁,我入定之時,仿佛進入我佛極樂之土,說我前世乃我佛座下東方持國天王,今世在出生在大唐東土,乃是我佛在東土即將光大之意。又言天竺旁門左道大興,讓我護衛我佛。我現在還有些迷惑,確實不知道怎麽回事,法明長老可能為我解惑?”
法明長老再次拜倒在地,對蔣師仁道:“金剛尊者,您今世轉生大唐,前世之事遺忘也是正常。這四大金剛乃是我佛的護法天神,又稱護世四天王,是我佛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主東勝神洲;南方增長天王主南贍部洲;西方廣目天王主西牛賀洲;北方多聞天王主北俱盧洲。”
停頓了一下,法明長老再次說道:“剛才弟子入定之時,見尊者手腕所帶佛珠手串佛光普照,弟子意識也進入西方極樂淨土,這才得知尊者真實身份,乃是我佛座下東方持國天王金剛轉世。持國天王,梵名“提多羅吒”,是我佛祖護世四天王之一,主守東方。因持國天王主要護持國土,故稱作東方持國天。佛祖曾有言,千年之後,我教當大興東方。尊者此次轉世,正驗證了我佛預言靈驗!”
向金庸大大致敬,借用《龍象般若神功》的設定。慚愧慚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