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神秘山穀(四)
字數:3568 加入書籤
求真並不招呼這兩個村民,反而端起碗筷離開了。兩個村民也見怪不怪,圍著石桌坐下,自來熟的跟我打起招呼。
兩個村民看歲數都有五六十,身上穿的衣服並不是壽衣。不過衣服的樣式很舊:居然是四個口袋的中山裝,而且已經洗的發白了。他們穿的鞋倒和老黃的一樣,上麵也有一道金邊。
高個子和顏悅色的說:“我是孫鴻儒,他是林知秋。怎麽稱呼你,年輕人。”
他的普通話明顯帶著江浙一帶的口音,他倆的名字也絕不是普通山民的名字。
“噢,你們叫我小明就行。”
矮個子林寒秋笑了笑,“小明同誌,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兩個像老古董?我跟你講,連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在這裏待了多久。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啊!”
“我看兩位不像是本地人。”
孫鴻儒微微頷首,“我是上海人,他是南京人。來這裏之前,我們在同一所大學教書。你一定會奇怪,我們為什麽脫離塵世的生活來這個深山溝。其實很簡單,因為這裏可以找到人生的真理。”
林寒秋接話說:“小明同誌,你有沒有想過人生的意義是什麽?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誰又能逃過生老病死的定律?渾渾噩噩的人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去,有智慧的人卻應該追求更高境界。看得出你是有慧根的,你能來到這裏也是一種機緣。”
尼瑪,這是要給我洗腦麽。
“我沒啥理想,平時就忙著工作加薪找女朋友;從來沒想過那麽深刻的問題。”
孫鴻儒語重心長的說:“青春短暫,如白駒過隙;人過中年就開始走向衰老,直到最後化成白骨。這就是人類的宿命。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能改變這種宿命,你願意嚐試嗎?”
“你是說:成仙成道,長生不老?”
“孺子可教也!”林寒秋笑著說,“我和君儒是八十年代中期來到這裏的,當時我們已經五十多歲了。你看看我們現在的樣子。”
我楞了一下,三十年過去他們竟然沒有衰老?難道這裏真的可以使人長生不老?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看我的工作證。”林寒秋從上衣口袋掏出一個紅皮證件遞給我。
我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姓名:林寒秋,年齡:52歲,職別:物理係教授。頒發日期是一九八六年九月。從材質、字跡和鋼印上來看,這種老式工作證不大可能是偽造的。
“都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神仙真的存在嗎?”
“世間的確有神仙駐留,不過一般人不會有幸遇見。即便你有這樣的機緣,也需要堅守和努力;克服心魔和外魔的種種幹擾,讓自己心如白蓮上的晨露,不帶一絲塵垢。”
我向周圍看了看,“請問兩位老師,這山穀裏就有神仙嗎?”
“現在不能講。我隻能告訴你:這山穀看似不大,實際上卻是一個容納無限的洞天。下午我們有一個****,希望你能來參加。到時候會有人來通知你。”
兩人一同起身,單手作了一個手決,一起說道:“無量神君。”
我連忙起身鞠躬還禮,目送他們離開。等他們走遠後,求真拿著碗,拎著一壺熱水走進我們住的屋子。我一看,連忙跟著走了進去。
“剛才我和他們的談話你都聽見了吧?你有什麽想對我們說的?”
求真搖搖頭,“現在已經太遲了,說什麽都沒用了。昨晚老黃把引路牌落在屋裏,你們還有機會離開。沒有引路牌根本走不出四周的霧氣,除非你們變成瘋子才不受霧氣的影響。”
水靈忽然跳下炕,倒了一碗水;然後把一張黃紙符貼在碗上。碗裏的水很快不再冒出熱氣,半根煙的工夫竟然變成了一塊冰坨。
“現在你該明白我們不是普通人了吧?我們需要你的幫助。”
求真驚訝的摸了下碗裏的冰,“你們懂法術?謝天謝地,我兒子有希望了。”
隨後她把這裏的情況告訴我們。
這裏叫做塗山穀(魏二柱那個土鱉誤以為叫“土山穀”),穀中一座神君府,已存在了數千年;神君府中的塗山神君更是修煉萬年的神仙。
唐代末期,一些來終南山求道的人們發現了神君府,並成為了塗山神君的第一代信徒。塗山村就是他們修建的,後來才改名仙緣村。
第一代信徒得到了塗山神君的特別關照,他們都得以在修煉百年後飛升成仙。不過在成仙之前,他們必須要接引新的信徒來到這裏修行。
就這樣一代領一代,仙緣村一直保持著一定數量的信徒。現在這代信徒中有農民、工人、教師、幹部,也有原本就在終南山修道的人。
“你是怎麽來到這裏的?”水靈問。
“我原來是演員,丈夫是導演。我兒子兩歲時候,我丈夫出軌了。當時我萬念俱灰,抱著孩子準備自殺。我的接引人發現了我,並把我帶到這裏。一開始我也很虔誠,後來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不想讓孩子也過這樣的生活。有一次我兒子目睹了我受到割肉懲罰,他就慢慢變瘋了。”
這時我忽然想起她為什麽看著似曾相識了。我家裏以前有很多老雜誌,我曾在一本電影雜誌上看見過她的照片。
求真繼續說:“在這個地方,凡是虔誠的信徒都會保持容貌不老;有的還學會了法術。不虔誠的信徒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最嚴重的會形神俱滅。而且,試圖逃跑的信徒沒一個成功的。唯一一次例外是上一代的一名信徒。”
“你見過塗山神君嗎?”水靈問。
求真搖搖頭,“這裏的信徒隻有老黃、孫鴻儒、林寒秋和另外兩人有資格去見塗山神君。我在神君眼裏是有罪的,隻能不斷的受到懲罰;直到得到神君的寬恕。不過我已經不在乎這些了,我隻希望我兒子能過正常人的生活;哪怕是一天也好。”
“你兒子被關在哪裏?”我問。
“他被關在神君府後麵的山洞裏。老黃說,明天是塗山神君得道的日子,塗山神君會現身為他們五人賜福。我兒子要被作為犧牲扔到金泉池。”
“我可以保證,我們離開時一定把你兒子帶走。還有一件事,你認識一個叫胡秋風的人嗎?”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