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天符現世
字數:4388 加入書籤
大紙鶴轉眼間攔住我的去路,柳生植手握刀柄,惡狠狠的喝道:“長孫無相在哪裏?!”
“柳生植,看來你真是嫌自己命多。我可以告訴你長孫無相在哪,不過我想先吹一段笛子給你聽聽。”
說罷,我心念一動:舍利骨笛從青曼陀羅花苞中飛出,出了五聲梵音。
柳生植還在一臉懵逼,我手腕上的佛珠出的光芒,已經將他籠罩起來。
我落在大紙鶴上,抽出屠狗刀;仰天大笑:“孫子,這回你可逃不了啦!”
“八嘎!”
柳生植閃電般抽出武士刀,一刀寒光向我劈來。刀芒未到,他的人已經移到我身後,又是一刀從我後背劈來。
“啪!”
前後兩道刀芒竟然撞在一起,出電火花一樣的聲音。
就在柳生植移動大我背後的一刹那,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施展“動而無動”轉身術,移動到他的身後。
“呼——”
屠狗刀出一道火焰刀芒。
柳生植反應極快,立刻揮刀反擋;武士刀卻被刀芒砍成兩半,緊接著他的身體也變成了燃燒的兩半。
他的元神瞬間離體、試圖借火遁術逃走,然而卻被佛珠的光芒給擋住了。
“柳生植,算你倒黴。我最恨的就是倭寇,所以你必須得死。”
佛珠的光芒消失的同時,我出黑魔焰光環將柳生植的元神吸了進去。
這時我注意到:被劈斷的武士刀的截麵處,隱隱著金光。
我拿起武士刀一看:原來這把刀是中空的,裏麵藏著一條一指寬、兩尺多長的金絲帶。弄出來金絲帶,上麵布滿密密麻麻的雲紋天篆。
這些雲紋天篆似曾相識,卻又一時無法完全看懂。我正要細琢磨,突然又一隻大紙鶴從麟山方向飛了過來。
這次我卻忍不住樂了,因為紙鶴上站著衣袖飄飄的冥煙仙子。我連忙收起金絲帶,站在柳生植的紙鶴上衝她招手。
她收起了自己的紙鶴,飄然落在我麵前。
“剛才被你殺的人是誰?”
她的臉上沒有半點笑容,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我笑嘻嘻的說:“冥煙,幹嘛對我這麽凶?還為麟山書院的事生氣呐?你說你也是天界仙子出身,氣性咋就這麽大呢?”
“你不願說就算了,再見——”
“別走!好好好,我說不行嘛!剛才我殺的是東洋劍客柳生植,他是天劍十三一個分舵的堂主。”
“剛才出現的金光是怎麽回事?”
我摘下手腕上的佛珠,“悲禪大師送我的,金光是它出來的。”
冥煙仙子接過來看了看,眼中閃出一絲驚奇。
她把佛珠還給我,語氣變得柔和了一些:“難得悲禪大師對你青眼有加,好好收著吧。好了,現在該把金絲帶還給我了。”
我隻好拿出金絲帶,“仙女大姐,你知道我好奇心很重。你能告訴我這是什麽東西嗎?”
冥煙仙子忍不住笑了一下,很快恢複了原狀。
“告訴你也沒什麽。這是天符真訣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你應該見過——就在大禹封印九尾狐的封印台內。”
“原來如此。這天符真訣具體有什麽用處?”
冥煙仙子輕描淡寫的說:“也沒什麽太大的作用,隻是一種令天神和上仙也懼怕的符術。”
“太好了!那正是我一心想修煉的符術。不過,這一部分內容怎麽會藏在柳生植的武士刀內?”
“這條金絲帶原本為第五代鍾馗甘韻收藏。他被相柳所殺之後,金絲帶也被相柳所得。相柳被砍掉了一個主頭,法力大減;逃到東瀛變為八岐大蛇。後來被小神須佐之男所傷,潛入海底。這條金絲帶流落民間,最後被柳生家族所獲。”
“原來是這麽回事。皇大帥曾經想找到相柳,我想他的目的多半是為了金絲帶。”
冥煙仙子忽然露出熟悉的微笑:“你不能白聽了這麽多,幫我做件事吧。”
我跟她耍貧嘴說:“逼婚的話可不成。”
冥煙仙子忽然冷下臉來:“哼!你以為每個女人都像飛駝的女兒阿薩?”
“你怎麽啥都知道?實在是太可怕了。那件事真不怪我,我也是被逼無奈。當時——”
她打斷我的話,“好了,我對這些沒興趣。我就問你,願不願為我做件事。”
這回我老老實實的點點頭:“你說吧。”
“去封印九尾狐的地方,把定海神珍鐵取出來交給我。”
“小事一樁。你等著,我這就去。”
“慢著!九尾狐的封印期限已經到了。如果你拿走定海神珍鐵,她馬上就會恢複法力。可你又不能殺了她,因為她是九大靈根獸之一;殺之必有災難降臨。”
我想了想,“這樣,你先回麟山書院等著。我有辦法拿回定海神珍鐵,而且不會殺了九尾狐。”
“好!我等你成功而返。”
說著冥煙仙子轉身要飛去,卻停下來回頭說了聲:“多加小心。”
我報以一笑:“我會的。”
冥煙仙子離去後,我立刻召喚來瓊頡;讓他分別去通知九梅仙姑和汪鼇在民國小鎮的桃林和我匯合。
隨後,我踏著屠狗刀向民國小鎮飛去。
我在青虯樹下待了沒多久,九梅和汪鼇就先後趕來。
我把事情說了一遍,九梅輕鬆的說:“這還不簡單?雖說我小妹青丘九尾有些乖張,不過我說話她還是會聽的。”
我點點頭,又轉向汪鼇:“定海神珍鐵是大禹留給你的,你也是時候拿走它了。到手之後,隻要把上麵的雲紋天篆拓印一份給冥煙仙子就行了。”
汪鼇激動的說:“多謝聖天師!屬下等這一天,已經等得太久了。”
我忽然想起端木鈞說過的五名神秘的虛字輩之事,便問汪鼇:“當年你們無兄弟和淨吾真人做師兄弟的時候,淨字輩還有什麽人?”
“聖天師怎麽忽然問起這個了?”汪鼇有些不解。
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簡單的告訴了他。
汪鼇回憶說:“當時,龍聖真人共有二十七名弟子。最出色的除了淨吾真人之外,就屬五行弟子了。”
“五行弟子?”
“之所以叫五行弟子,是因為龍聖真人用五行給他們做道號,分別叫做:淨金、淨木、淨水、淨火、淨土。我們離開龍淵道觀後,就再也不知道他們後來怎樣了。”
“明白了。現在咱們可以出了!”
(本章完)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