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父子情江邊垂釣
字數:6054 加入書籤
第二天天還沒有放亮,山菊就早早起來做飯。早飯簡單,時間不長,山菊就開始放桌子,叫於成龍起來吃飯。
於媽媽也早早就起來了,幫山菊一起忙活:“今天的飯可真早。”
“我急著趕路,吃完飯就走。這幾天你老就給他們爺倆做飯吧,我過幾天就回來。”山菊還有些不放心。
“哎呀,我能走能跑的,你就放心吧。路上小心點,快點回來!還有,把粘豆包熱一熱,路上吃,抗餓又不容易壞。我再撈點鹹菜給你帶著,光吃粘豆包燒心。讓海子給你帶點錢,路上碰到可口的買點吃。”於媽媽囑咐。
“成龍已經給我錢了,夠用。您老也別忙活了,我自己準備就行啦。”
“我得看看,多帶點。窮家富路,別省著。”
送走山菊,於成龍進屋把兒子叫起來說:“你山菊大姨都走了,你還在睡懶覺呢。快起來吃飯。我去挖點曲蛇。”
“不,我也去,我也跟你去挖曲蛇!”兒子起來大喊。
於成龍拗不過他,隻好領他去。二人出了院子,在一個農家院牆的土溝旁停下來,於成龍用鐵鍁在溝裏挖,看到蚯蚓兒子就去撿起來,放到瓶子裏。別看年齡小,兒子一點都不怕。沒一會兒爺倆就挖了不少,足夠用的了。
“走,夠了。咱回去洗臉吃飯,然後去釣魚。”於成龍把兒子領回屋,讓他吃飯。
兒子吃完飯,告別媽媽,於成龍牽著馬,讓兒子騎在他脖子上,便走出了家門。出了村,於成龍上馬,把兒子摟在胸前,打馬往江邊走去。
其實離江邊也就十多裏地,太陽剛一出來不久,爺倆就到了。於成龍領兒子找了一個江岔子,水麵很開闊,一直漫到大片的低窪處,水邊長著水草。在一個小土崗上,於成龍停下來,把馬絆上,讓它吃草。他和兒子把係好的魚鉤拿出來,把曲蛇拍死,掐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到魚鉤上,在靠近魚鉤的不遠處係上小磚頭、瓦塊,然後用力扔進水裏,把留在岸上的另一頭係在一個小木棍上,插在水邊,木棍上還係著一個小鈴鐺。如此這般,於成龍領兒子不一會就扔進水裏十幾個魚鉤。
“爹,這就是大江嗎?”兒子一邊幫著忙乎,一邊好奇地問。
“這不是大江,是大江的岔子,水是跟大江連著的,大江離這還很遠呢。”於成龍一邊給兒子解釋,一邊跟兒子忙活,耐心地教他一些要領。不是為了純粹來釣魚,主要是想領兒子出來玩玩,跟兒子親熱親熱。
“我要去大江釣魚。”水生拉著爹爹的衣角說。
“大江水深,來回走船,那裏的魚不好釣。”
“木棍上還係著鈴鐺幹啥?”水生又問。
“魚一咬鉤,就使勁拉線,鈴鐺就響了,咱好去摘魚。”於成龍解釋。
一隻小蛤蟆從草叢中跳出,要往水裏蹦。於成龍說:“水生,咱抓幾個小蛤蟆,一會兒把它放到勾上,好釣大鯰魚。”
水生跑過去抓,半天也沒抓著。於成龍過去幫忙,不一會就抓到了幾隻,水生也抓到了一隻小蛤蟆,很好看。
這時,插在地上的木棍上鈴鐺響了,水生趕緊跑過去,大喊:“有魚了,釣到魚了!”
於成龍過去,把魚線往上拉,果然釣到魚了,還是兩條,但不大。於成龍小心地把魚摘下來,水生也要幫忙,於成龍沒讓。
“這是啥魚?”水生問。
“這魚叫嘎牙子,刺紮人,所以沒讓你幫著弄。”
“聽,它還叫喚呢。咱還把勾扔進去,多釣點。”
“這回咱用小蛤蟆釣,你把小蛤蟆拿來兩個,我把這魚串到繩上,放到水裏,別讓它死了。”於成龍說。
“給你。爹別用我抓的那個,它好看,留著我玩。”
“行。你聽那邊又有鈴鐺響了,你去慢慢把線繩拉上來。”於成龍一邊往勾上串小蛤蟆,一邊說。
水生跑過去,慢慢往上拉線。於成龍下好魚鉤,也過去幫忙。又是一條嘎牙魚,於成龍把它摘下來。把鉤串上魚食,又扔進水裏。
於成龍就這樣領著兒子起鉤、下鉤,後來也不管鈴聲響不響了,用手試著線,約莫有魚就起鉤,因為有些小魚根本就扯不動鈴聲響。爺倆不緊不慢地來回忙著,不時發出快意的笑聲。水生更是歡樂,來回跑著、喊著、笑著,還不時跟爹嬉鬧,快活極了!
“爹,快來,這鈴響了,保準是條大魚,把棍都快拽走了,快來!”水生喊。
於成龍跑過去,跳下水把魚線拉住,往上拉。一會兒,一條黑綠色的大魚浮出水麵,是一條大狗魚,很猛,攪動水麵翻起浪花。
“快點,別讓它跑了!”水生在岸上一邊拍手一邊喊。
把魚拉上來,有二、三斤重。這魚生命力極強,活蹦亂跳的,費了好大勁才把它按住。可是在摘勾的時候,還是被它尖利的牙給劃了一個口子,血流了出來。
“爹,你手出血了,讓魚咬的,咱不要它了!”兒子水生喊。
“沒事,爹都摘下來了。手就破點皮,一會就好了。”於成龍說著把這條魚單個用繩串上,放到水裏,它還是那樣拚命地跳。於成龍不去管它,用兒子拿來的一塊布把手包上,止住血。兒子水生在邊上怯怯地看著,還不時伸過頭來,幫爹爹吹吹傷口。
於成龍摸摸兒子的頭,把他摟在懷裏,愛憐地親了一口,然後又領兒子來回走著去查看魚鉤。兒子小羊般地跟在爹爹左右,歡蹦亂跳而又溫順柔情。
有了這次教訓,再摘魚水生不再輕易幫忙了,隻是湊近了看,提醒爹爹注意。快到晌午時,真的釣上了幾條鯰魚,雖然不算大,卻很肥美。
“水生,把油布拿著,咱們到高崗那吃飯去。”於成龍一手拎起裝幹糧的包,另一隻手牽著兒子的手,兒子則抱著那塊油布。
來到高崗處,把油布鋪好,爺倆坐在上麵,拿出吃的,爺倆高興地吃起來。
“魚上鉤咋辦?”兒子還惦記著魚鉤。
“晌午魚不願咬鉤,等晌午歪時魚才願意咬鉤呢,這時正好吃飯。”於成龍跟兒子解釋。
“爹,咱就吃大餅子就鹹菜?煮點魚吃吧,我都渴了。”兒子抬頭看著爹。
“你吃粘豆包。沒有鍋咋做魚,也沒有鹽,做了也不好吃。爹給你帶著水呢,拿出來給你喝。”於成龍說著從包裏拿出一個酒瓶子,裏麵灌滿了涼開水。
水生喝了幾口水,於成龍脫下外衣,讓他躺在上麵歇一會。兒子說讓爹躺著,於成龍說他抽煙,讓兒子躺在上麵。
“爹,我沒見你抽煙呢?”水生躺下問。
“有時也抽,一有事就忘了抽。”於成龍笑著說。
爺倆還是天南地北地嘮,嘮著嘮著水生睡著了。於成龍用兩根棍把雨布支起來,給兒子遮檔陽光,他一邊端詳著兒子熟睡的神態,一邊給兒子驅趕蚊蟲。
時間不是很長,於成龍把兒子叫起來,怕他著涼。兒子揉揉眼睛,問爹是不是回家。
“別睡了,咱再釣一會就回家了。”於成龍拿起東西,又領著兒子去釣魚。
過晌的魚好像比頭晌更願咬鉤,上魚更快了。爺倆趁機會緊忙活了一陣。當魚不再那麽願意咬鉤時,於成龍抬頭看看太陽。
“兒子,收拾東西,咱們回家。”於成龍樂嗬嗬地對兒子說。
兒子歡快地答應著,幫於成龍收拾東西,把魚從水裏取出來,放到一個長條筐裏,上麵還蓋了一些青草。
“兒子,在這看著,別亂跑,爹去抓馬。”於成龍關照兒子。
馬牽回來後,於成龍把魚筐和口袋係在一起,搭在馬身上。他先把兒子抱上馬,然後自己上馬,抱著兒子驅馬往家走去。在接近村口、路過自家地時,於成龍下馬,把馬拴在地頭。
“我看咱家地裏有茄子,咱摘點回去燉魚。”於成龍領兒子往自家地裏走去。
兒子在前麵跑,搶先摘了兩個茄子,於成龍也趕過去,挑著摘了幾個茄子。
“茄子燉魚,好吃嗎?”水生歪著頭問。
“好吃,咱關東四大燉,可有名了。”於成龍回答。
“啥叫四大燉?”兒子好奇地問。
“豬肉燉粉條子、小雞燉蘑菇、白肉血腸燉酸菜、還有就是鯰魚燉茄子,都好吃。”
爺倆摘完茄子,牽著馬往回走,於媽媽等在家門口迎接。
“這爺倆,出去一大天。哎呀,還沒少釣呢。快進屋洗洗,我收拾魚,給你們做飯吃。”於媽媽此時很樂嗬。
“我爹要鯰魚燉茄子。我幫你,奶奶!”水生依然興致不減。
“媽,我來收拾,我做給你們吃。”於成龍說著就忙活起來。
“我不跟你們搶,我去把火點著,你們爺倆整吧。”於媽媽說完就去點火燒水。
於成龍收拾完魚,天就黑下來了。他挑了幾條鯰魚,把其他的魚用鹽淹起來。媽媽已經撈好了小米飯。於成龍用蔥、醬熗好鍋,加上水,放好佐料,把鯰魚整條的放進去,待鍋要開時,把洗好的茄子用手撕成一塊塊的,放到鍋裏,蓋上蓋,靜等著魚燉好了吃飯。
“真香!”一直在旁邊看著的水生高興地拍手。
“你們爺倆洗洗臉,我放桌吃飯。”於媽媽也笑嗬嗬地說。
娘三個擠在一起,互相夾魚挑菜,吃得高高興興,一派親意濃濃。吃完飯,於媽媽說晚點睡,吃的太飽了。於是於成龍跟兒子玩起了憋死牛的遊戲,於媽媽在一旁支招。鬧累了,三人才睡去。
“媽媽,我想領水生去看看鳳英。”早晨起來,於成龍對媽媽說。
“去吧。這孩子命苦哇。早早就走了也沒享著福。我們也常去,水生知道地方,多拿幾張紙,好好祭奠祭奠。”於媽媽長長歎了一口氣。
吃完飯,於成龍領兒子來到鳳英的墳頭,擺上供品,點上香,讓兒子給媽媽磕了三個頭,又點著了冥紙,和兒子一起祭奠媳婦。看著媳婦墳頭上有些枯黃的草,於成龍心情很悲痛,兒子水生早已抽泣著哭出聲來,這麽小就沒了媽,他能不傷心嗎?
“兒子,咱們給你銀萍媽媽也燒點紙,一起祭奠祭奠。”於成龍扶起兒子走到銀萍的墳前。
也是同樣的儀式。於成龍讓兒子給銀萍也磕了三個頭,然後抱起兒子,目視著燃盡了的紙灰在二人的墳頭上隨風縈繞,很久很久,才在兒子的哽咽聲中轉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