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技術
字數:3256 加入書籤
雖然說電阻觸屏技術,和後來的電容觸屏技術相比就是一個渣,但是現在的情況下,電容觸屏技術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而電阻觸屏技術也是可用的,路宇選擇研發電阻觸屏技術一是因為:天龍電子有這方麵的需求,二是因為儲備技術,為以後研發電容觸屏技術做準備。
除了這種觸屏技術,其實路宇最先做的事是手機的操縱係統,但是奈何國內的技術人員不行,雖然都有會使用linux的技術員存在,但是讓他們實際開發出一套從未聽說過的手機係統,既有一些牽強。不過路宇正好趁此機會成立了係統開發部門,就把mp4 的係統研發拿給他們練手。
2003年10月,andy rubin等人創建android公司,並組建android團隊。
2005年8月17日,google低調收購了成立僅22個月的高科技企業android及其團隊。安迪魯賓成為google公司工程部副總裁,繼續負責android項目。
這條大魚,路宇可不想漏出去。
這還隻是軟件層麵上的,在硬件上麵也是無法避免的。
時間推進到2010年以後,智能手機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工具,娛樂,社交,消費,通訊……,都可以通過一部小小的手機來完成。
在國內,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品牌無疑是領頭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些品牌,擁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
然而,這些看似風光無限的手機廠商,其實遠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光鮮亮麗。
看著出貨量很大,動輒幾千萬上億台,還遠銷海外,銷售量占據世界前列。但事實上,這些手機廠商,更多的是在組裝一部手機,而不是生產一部手機,因為他們本身並不具備獨立製造出一部手機的能力。
說的不好聽點,這些手機廠商,都隻是一家代工廠!
其緣由,是因為很多核心都是來自國外的技術。
前麵說過軟件方麵,其操作係統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安卓係統,盡管華為等廠商都會在安卓係統的基礎之上進行修改優化,但核心技術,仍舊掌握在穀歌手中。
硬件方麵,cpu等核心元件一直都被高通和聯發科控製,除了華為之外,小米等品牌要想生產一部手機,首先得等到這些廠商提供足夠的貨源。
這也是一些手機廠商為什麽總是會出現貨源不足情況的原因,所謂饑餓營銷的隻是其中一個方麵,另外不足為外人道的一個因素是一些核心的東西掌握在別人手上,別人貨沒到,他們的手機就製造不出來。
除了cpu之外,還有oled屏幕也是別人的,三星一家獨大,幾乎壟斷了整個行業。另外還有閃存的核心技術,也是掌握在三星、東芝等廠商手中,它們幾乎瓜分了整個相關的市場……
沒有這些核心技術,國內手機廠商盡管有著恐怖的出貨量,卻遠不如普通民眾所看到的那般強大。
直白點來說,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就必然會處處受製。
就像前世三星手機碰到的爆炸危機事故,它自己不想承擔損失,就把屏幕、閃存的價格抬高,從而將風險轉嫁出去。而買單的,是其他需要該元件的手機廠商,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生產成本增加,隻能抬高售價,再一次把單子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而在利潤方麵,一直走高端市場的蘋果占據了手機市場半數以上的利潤,握有手機相關核心元件技術的三星次之,而像華為這些公司,出貨量恐怖,利潤空間卻並不大,甚至還遠不如隻專門從事cpu芯片研發生產的聯發科。
在二十一世紀,真正最賺錢的領域,從來都是握有核心技術的公司。
也正是因為意識到這點,像華為等廠商才會一直致力於研發自己的cpu等技術,想擺脫對外界的依賴和需求。
但顯然,在那個智能手機相關元件的生產技術已經徹底成型的時代,華為等公司再想著奮起直追,已經有點太晚。因為市場已經被瓜分完畢,消費者隻認安卓和蘋果的操作係統,隻認高通聯發科的cpu,要想和那些在相關技術上先走了好幾步的元件廠商進行競爭,難度何其大?
同樣是認識到這一點,路宇才想著在手機領域裏進行布局,其目的,是想要擺脫國產手機廠商淪為“打工者”的命運。
誠然,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路宇知道走出這一步要麵臨多少的難題,也沒有絲毫把握可以成功,但他還是想試一試。
人總該有點念想,當物質的追求變得已經不是那麽迫切時,他想做點更有意義的事。重來一次,他更想當一個具有一定社會責任感,被世人認可的企業家,而不是一個純粹隻知道賺錢享受的資本家。
不過話又說回來,正是意識到這條路有多困難,他才做出決定之前,顯得比較謹慎。
要支撐起一些核心技術的研發,離不開幾點,充足的資金,相關領域的科研人才。
有了資金,就可以並購一些從事相關領域研發的公司,借助他們手上的研發團隊,和一些相關專利技術,再把握住前進的方向,就有一定可能實現技術上的飛躍,掌握一兩項相關的核心技術。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家從事手機製造的公司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研發技術的最終目的,是轉化成實際的產品推出市場。擁有一家自己的手機廠商,就可以將這些產品應用到自家的手機上,一方麵是試驗其性能,一方麵是打響知名度,在這個自產自銷的過程中,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發展,從而推出最終成型的產品,與前世那些壟斷了這些領域的其他手機元件廠商掰一掰腕子。
要想完成這個宏偉的目標,擺在他眼前的困難很多,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路宇沒想著退卻。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同時路宇也知道,新銳電子那個生產的也就是一個通訊器,根本稱不上是手機,智能手機,萬幸路宇孩子到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有這麽一塊試驗田可以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