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浪潮

字數:3396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幾年,所有的互聯網互聯網企,主攻的方向隻有一個,搶占用戶群體!或者可以說的更準確的一點,搶占個人電腦用戶的空間。

    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智能時代到來之前,誰的產品在pc端上使用的用戶最多,誰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同時,也正是這場已經在局部範圍展開,並將持續數年的用戶爭奪大戰,將徹底奠定今後互聯網的新格局。

    包括未來的bat三巨頭,都是在此處浪潮中華脫穎而出,從而打下了牢不可破的深厚根基。

    格局決定發展上限,而定位,則決定能否成功突圍。

    社交平台,格局不算小,大洋彼岸的小紮同誌能把社交做成數千億美金的平台,格局能小?

    即便是國情有所不同,不必盼著把它做成輻射到整個東半球的另一個臉書,隻在國內占據一席之地還是很有肯能的。

    至於更久遠的將來,當pc端成為少量占據市場的一部分,移動端才是主攻的方向。要熟知,在未來即使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也都是擁有智能手機的。

    考慮到未來三五年,個人電腦普及率最高的,是上班族,以及學生族。

    所以路宇將人人網的定位群體,落在了這些群體身上。

    學生族終會變成上班族,這是一條很好的過度橋梁。

    學生族,可以通過人人網找天南海北的校友以及在外上班的親戚朋友。還可以去尋找其他學校的人,尋求那些擁有者共同愛好的的人,同年齡段的人之間的對話。

    而上班族,也可以在人人網上找老同學,老同事,甚至是曾經念念不忘的那個他或者她!

    通過實名郵箱注冊,網站可以從注冊信息中抓取相似信息,將同在一個學校讀過書的,同在一個公司上過班的,或者是同在某一座城市生活過的群體,直接推送到用戶的搜索列表中,從而展開交流互動。

    擴大交際範圍,讓誌同道合的群體在平台上體會到社交的樂趣,並願意花時間去自發的維護穩固這些構架起來的關係,這才是社交平台的核心賣點。

    而最主要的技術核心,則是信息刷選與推送!

    這種技術,相比於眼下隻能進行信息交流的《飛鴿傳書》還有qq,門檻是要高上不少的。

    這也就是說,人人網一旦推出,不可能被別人花幾個月時間,就輕易的給模仿出來。

    這也是為什麽說,短時間內,公司的敵人隻有自己的原因。

    推廣和盈利,這是人人網麵世後,顧恒必須要解決的兩大難關。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推廣開來,到時候要麵臨的局麵,估計會和如今的即時通訊軟件市場差不多,麵臨多方的圍剿。《飛鴿傳書》一家獨大,qq不甘示弱,小型的即時通訊軟件層出不窮。

    如果推廣開了,卻沒有盈利手段,也不會很好過,最好的結局,就是拋售手中股份,如大企鵝和阿裏的兩位小馬哥一個,最後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股份隻有可憐的一點。

    最後,路宇隻對他這個小團隊說了一句話:“放手大膽的去幹,不要怕燒錢!我缺的是時間,早幾個月讓社交平台麵世,即便是多花個幾百上千萬,也是值得的!”

    之所以說出這句話,路宇也是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沒記錯的話,人人網所模仿的原創者,臉書,將在04年時,在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問世!

    讓牛喆等人不計成本的加快節奏,最大的一點考慮,就是路宇想搶在臉書之前將人人網推出。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隻有一點,就是占據了首創者的大義名分。

    雖說互聯網行業中,講究的是一個勝者為王,隻要你最終成功了,曾經的一些劣跡就會被無限淡化。

    但在外界的風評和影響上,二者絕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試想一下,當今後臉書在國外混的風生水起之時,卻得知在遙遠的大洋對岸,有人先一步推出了類似的網站,並且發展的也相當不錯,這是一種怎樣的影響力?會不會被認為有可能成就一個東方版的臉書網?

    就像國內的千度,如果它是在穀歌之前推出的,憑著這個首創者的身份,不止是在國內,在國際上,其影響力也要往上提升一個台階。

    可以想見,如果人人網能夠在國內打下一片疆土,靠著這個首創者的名聲,市場對其的估值,絕對要上升一個台階。

    到那時,大義和名聲,就和實實在在的金錢掛上了等號。

    至於為什麽要用人人網這個名,而不是幹脆果斷的把臉書或者facebook這些名都搶過來?

    站在國人的視野上,臉書就比人人網這個名要高大上?facebook這個洋氣的名字這能被國人很快接受,怕是有點不接地氣吧!

    ………

    結束了人人網的策劃,路宇回到學校進行機器人的訓練,學校方麵已經獲得了參賽隊員的信息,正在辦理護照出國,馬上,作為即將出國參賽的代表隊,機器人之間的對抗更加激烈,路宇也不得不暫時放棄和人人網的製作小組長談的打算、逐漸的和徐拓,歐陽洛雪,李安以及學姐孫悅怡。

    多出來兩個人倒是可以使出更多的的戰術,而且對於設備的保養以及更新也就沒那麽麻煩了這裏麵徐拓和他的學姐孫悅怡可以負責硬件方麵的的問題,而路宇和李安可以負責軟件方麵的問題,不過需要路宇注意的是不能暴露出來太多的技術,以免引起李安的懷疑。

    目前,隊伍的默契已經漸漸的出來了,跟李安待在一起的時間變多也開始討論關於李安的那一家互聯網安全公司,這也是路宇想要打造成360的一家公司。

    李安的父母同意了李安創業的想法,畢竟處於互聯網浪潮中的人們多多少少都有著那份事業心的向往。李安也在全力的尋找屬於自己的小組,路宇所能夠提供的也隻是一些想法,關鍵還是要靠李安,李安也在考察那些人更加的合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