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龍貓遊樂場與評論
字數:3185 加入書籤
在孩子們的熱烈討論中,小玉母女二人走了出來。
“接下來幹什麽?”小玉媽溫和的問著。
“那個...還有那個...”小玉指著旁邊,《機器貓》和《寵物小精靈》的劇場版。
“時間不夠了哦...”小玉媽抬起手,在小蘿莉眼前點了點腕表上的時間。
早上雖然起得早,但是在商場的小吃城大吃了一頓之後,再看了一個半小時的《龍貓》,差不多十一點了,吃午飯是有點早,但是肯定來不及看其他的電影了。
“那...”小蘿莉犯難了。
“去遊樂場玩一會,我們吃完午餐再來看吧...”小玉媽如是說。
母女二人邁入了周邊區的大門,穿過琳琅滿目的商城,往遊樂場走去。
——至於為什麽不單獨設個遊樂區出來嘛...
“呀,龍貓...麻麻...”小蘿莉指著旁邊的貨架上圓滾滾毛茸茸,又呆萌呆萌的龍貓,叫了起來,一雙大眼睛眨呀眨的。
和劇照上一樣,一大一中一小三隻龍貓為一套,各個型號都有,上方金光閃閃的【兒童節半價】提醒著大家,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好好好,買買買...”這還能說什麽,小玉媽幹脆利落的掏錢,等著了。
小蘿莉滿意的把那隻最小的龍貓抓在手裏,一蹦一跳的進入了遊樂場。
好像知道現在孩子們需要什麽似的,遊樂場裏多了一個龍貓主題公園,悠閑清澈的鄉村場景,小山坡上,一隻大大的龍貓躺在那裏好像在睡覺,圓滾滾毛茸茸的大肚子一起一伏的。
“呀~龍貓龍貓!”小蘿莉飛奔過去,向前一躍,趴在了龍貓的大肚皮上,哈哈直笑,用力蹭了蹭,暖暖的,柔柔的,舒服急了。
周圍不時有其他的小朋友也跳了上來,龍貓挺大的,幾個小朋友也不顯得擠。
爬上來的小朋友越來越多,龍貓好像醒來了一樣,眨眨眼,嗷了一聲,豎著的耳朵動了動,呆萌的小眼睛看著自己肚皮上歡樂的孩子們,圓滾滾的肚子抖了抖,上麵的孩子們像滑滑梯一樣溜到了軟軟的草皮上。
“哈哈~”
孩子們歡笑著互相打鬧,正想著爬上去繼續玩,就看到龍貓身子一翻,肚皮朝下,趴在了草地上,然後一陣光芒閃過,變成了那個孩子們很眼熱的“龍貓巴士”。
“哇~~~”
孩子們驚歎著,排好隊,一個一個的走了上去,東摸摸西看看,感受著這個踩一腳都會凹下去的神奇的“巴士”。
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龍貓巴士啟程,從草地上飛到了天上,再到河裏,慢悠悠的晃蕩著,一陣陣歡聲笑語傳來。
.….….….….….
小玉媽含著笑看著自家女兒歡樂的樣子,心下感歎著二次元公司的細心,趁著這個機會,點出光屏,去看了看《龍貓》的影評,果斷點了個讚。
“太好看了!充滿童話色彩的故事,讓我們陷入了回憶與夢幻交織的想象中...”
“被治愈了!整個身子都暖暖的,懶洋洋的...”
“看了《龍貓》之後,才恍然發現,生活竟然是如此美好,而我卻是被急躁包圍了,這樣不好,不好...”
“剛剛看完《龍貓》,有種溫馨的想要流淚的感覺。心中起了層層波浪,回憶、感動混合在一起,撲麵而來。就像歌詞中唱得那樣‘伸開雙手,我就是風,夢是世界最最不同的時空。’‘隻要人人心中都有龍貓,童年就永遠不會消失,愛是最美的擁有。’小時侯那種傻傻的執著仿佛又回到了我的體內,令我欣喜。”
“在看完《龍貓》的時候,全場的笑聲就沒停止過,我也放聲,縱情跟電影院的小朋友們一起大聲笑著,好像很久沒這樣單純的笑過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與感動,像是兒時棒棒糖巧克力帶來的幸福感,簡簡單單。仿佛,那個早已塵封的童年,消失的夢想又靠近自己了。原來,在生命的起初,我的想法是那樣簡單,有時候,發發呆,做做夢,也是好的。所以,我知道,某個夜晚,我也會和龍貓一直開心的跳啊跳啊,不止是想象。”
“龍貓是希望。藏在某一個樹洞裏,難尋但永不消逝;龍貓是熱情,等在某一個雨天裏,付出就有回報在預備;龍貓是奇跡伴,隨某一次絕望中,你不放棄的必不放棄你;龍貓是美好,靜守每一顆心靈中,如果你被她感動那麽她就在你的心裏。”
“《龍貓》中充滿了田園綠景、鄉土人情,讓久居於鋼筋灰泥、匿名理性的城市中的人們感到了一種莫名的治愈性的安慰,使我們的心變得舒暢和坦然。《龍貓》之中沒有‘感動’的存在,但是它的感動卻無處不在。《龍貓》它喚醒了人們天然的情感,喚醒了我們缺失的童真和善的本能。”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和女兒一起看了《龍貓》。本來以為就單單是陪著孩子看一下電影,但是一下子,連我自己都沉浸了,它激活了我童年的記憶。片中流淌著溫暖的愛和溫情,每一個人,每一動物,每一處風景,每一處細小的情節都能帶給我溫暖的感動。我喜歡這樣善良的父母。我喜歡這樣的孩子。姐妹倆和我女兒多麽的相似,小月懂事、活潑、滿屋子亂跑、大聲喊叫,小梅粘人又充滿著對親人單純的關心,看到她們就仿佛看到了我女兒的影子,雖然我也已漸漸人到中年,人生浮華,快樂和悲喜也已嚐盡。但是我依然願意在一個安靜的夏夜中醒來,想象著窗外那棵大樹上站著的‘龍貓’。”
..….
論壇上各路影評人紛紛開口,《龍貓》毫無疑問是一部充滿著童趣和溫馨的好片子,對於影評人而言,碰到一部難得的好片子,還是這種很少見的針對孩子們的文藝向作品,簡直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從各個角度抒發著讚美之意,把圍觀群眾幹巴巴的幾句讚歎給壓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