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評價(二合一)
字數:6009 加入書籤
《school-days》就這麽的完結了,觀眾們百感交集,既有對最後結局的滿意,同時又有種悵然若失,或許還有著某些不爽與鬱悶。
曠日持久的鋪墊,一直積壓到最後所爆出來的震撼,絕對是轟動性的。
眼睛眨也不眨。直到最後完全落幕之後,粉絲們才能讓自己平靜下來。回過頭去,重新審視這部作品。
這一部被他們噴了無數回的作品,甚至被視為葉洛黑曆史的作品。
此刻在他們的眼中,突然褪去了那一層膚淺的低俗,展現出了撼人心魄,讓觀眾們發人深省的本質。
柴刀與好船的風情,自然不僅僅是讓粉絲們張張嘴,呆愣一會那麽簡單。
它所帶來的震撼與影響是強烈而且巨大的。
“真是無與倫比的大反轉!”
“漂亮的柴刀,完美的好船,《school-days》就是經典!”
“誠哥萬古流傳,永垂不朽!”
粉絲們在論壇上宣泄的自己的心情,發泄著心中的情緒。
對於專業的影評人來說,這更是盛宴。
鄭通摘下上網眼鏡,找了一塊濕毛巾捂在臉上,閉著眼睛構思著。
在葉洛放出話來,說是結局有驚喜的時候,就有圈內的老牌雜誌特邀他寫《school-days》的影評,還暗示可以激烈一點。
鄭通心知肚明,不就是回歸老本行,噴灑毒液嘛,他滿口答應了下來。
——本來他就有點被《school-days》惡心到了,開始粉轉黑,噴得挺狠的,想來順手賺個外快也是沒什麽問題的。
於是,鄭通追著更新,第一時間看完了,其實,在看到《school-days》最後那震撼的一幕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這又是一個經典,葉洛還是那個葉洛。
不僅如此,《school-days》毫無疑問的又將引起一陣熱議,尤其是最後這一幕,就是所謂的“神轉折”,畫龍點睛般的將整部作品都賦予了非同凡響的意義。
關於約稿的事情,更加沒什麽好說的了,該是什麽樣就是什麽樣,總不可能拿著那點外塊錢把名聲給砸了吧,更別說他還是葉洛的粉絲呢…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是他必然要寫的一份評論,不論是否有約稿,他都要寫出來,還要盡快——畢竟是吃著這碗飯的。
但是這個評論,很不好寫。
不是說《school-days》有多麽多麽的深奧,在深奧的影片鄭通自信自己都能寫出點東西來,主要是現在腦袋裏完全是一片漿糊。
世界和言葉的那一刀仿佛也砍在了他的腦子上,平時文思如泉湧的腦子,此刻變得支離破碎,劇情很震撼沒錯,他也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可是東一塊,西一塊,就是沒辦法組織到一起。
腦袋裏亂糟糟的,就好像被人朝著後腦勺狠狠地來了一下一樣,胸中有千言萬語,可是張嘴卻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麽了。
說起來,最開始鄭通對於《school-days》這部作品是非常失望的,尤其是萬眾指責之下不見改,噴的那是相當的厲害。
然而現在看來,感覺有點臉紅,最後那畫龍點睛的一幕實在太完美了,無可挑剔,瞬間將一部渣作做升華成了一部有內涵的作品,之前有多渣,現在就有多少的深度。
那一幕幾乎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明明是很有可能生的故事,然而卻因為以往的慣性思維,導致人們統統沒有向這一方麵去想。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葉洛才會在這種年紀成為一代大師,而自己年紀比他大了一倍才混成了一代大噴子。
鄭通自嘲的笑了笑,心中對於葉洛也是越發的欽佩,正是這種敢於想人所不敢想,逆流而上,在已經擁有這般地位之下還依然敢於創新,敢於尋求突破,任憑怎樣的非議都堅持本心的人,才能有這樣的成就吧。
鄭通用手隔著濕毛巾揉著太陽穴,涼涼的感覺讓他混亂的腦袋勉強是有正常的思考能力了,然後他重新戴上上網眼鏡,進入一個界麵,開始想著評論。
“毫無疑問,《school-days》又是一部經典,大師——相信也沒人再對這個稱呼有意見了——把所有人都玩弄了一遍……”
“最開始,我想不僅僅是我,絕大部分人對於《school-days》最後一集之前的所有故事。都是非常失望的,通篇充斥著一種赤果果的欲望。低俗,壓抑,讓人看的難受,可以說低劣到甚至讓人連看下去的欲望都沒有。”
“《school-days》,或者說《日在校園》——我想信《日在校園》絕對是最完美的翻譯,沒有之一——當時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大師的撲街作,或者講黑曆史。本來這很正常,畢竟大師是人不是神,有汙點也是很正常的事,反而更能讓人有到大師不是那麽高高在上的感覺。”
“可是,當看過《日在校園》最後一集的時候,我的心中就被那一波又一波的衝擊震驚的甚至有點意識模糊,大師還是那個大師,隻能說天才的世界我們不懂。”
“在我們的認識中,主角普遍是正麵的,即使會有些瑕疵,但是最終都會給觀眾們展現出正義、光輝、美好的一麵。畢竟觀眾們看這些作品的時候,基本都是跟著跟著主角走,帶入的是主角的感受,真善美形式的主角才是被普羅大眾所接受的,縱使會做一些‘壞事’,要麽就是用來豐滿形象的無關緊要的小事,要麽就是懵懂無知的‘好心辦壞事’,總而言之,大方向必須是‘好’的,觀眾們才會接受。然而,《日在校園》中伊藤誠卻是一個特殊的,反派式主角,這要是放在其他任何作品中,他絕對是標準的反派。”
“《日在校園》講述了一個高中男生在愛情與欲望之間搖擺不定的心路曆程,展現了青春期青少年在道德與性方麵的迷茫和性放縱導致的嚴重後果。因為劇中男主角伊藤誠‘無節操,無主見,無自省’的‘三無’屬性,更被觀眾們痛批為‘人渣’。由於他對感情的輕率處理方式和性方麵的放縱態度,直接傷害了身邊的所有女性,最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大師正是通過這種反派式主角,以一種非常殘酷的方式,赤果果地揭示了人性的弱點,然後一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傳統愛情套路,非常深刻的為所有觀眾敲響了警鍾,尤其是對於還在青春期的學生們來說更是如此,我們現在說的喜歡,是真的喜歡那個人,還是因為躁動的心裏翻滾著的欲望?
“之所以能給我們帶來如此深刻的震撼,絕不僅僅是那一幕一反傳統的結局,最關鍵的是《日在校園》裏的‘真實’。——背景‘真實’,劇中是放到了公元年代島國的學校,而要是放到聯邦任何一所中學裏也沒問題。人物‘真實’,除了二次元特有的樣貌之外,裏麵的主角們的形象隨處可見,就像誠哥的陽光男孩,言葉的害羞和專情,世界的為所愛的人甘願強迫自己等等,說句實在的,在學校裏隨便找十個人,有五個就是這樣的性格,還有五個能與這樣的性格沾邊。”
“背景和人物的‘真實’,就導致了劇情的‘真實’,不說一定會按照這樣的發展,但是絕對有這個可能性。年輕人把愛情當兒戲,輕易放縱身體的態度,在社會上有很多例證,甚至,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情況。”
“《日在校園》雖然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它傳達出了當今社會缺失的戀愛道德。戀愛應當是雙方以誠相待,相互信任,堅持專一,舉止文明。但是當今社會戀情物化、責任意識淡薄、觀念過於開放、虛榮心和占有心強等道德失範問題十分顯著,由此引的社會問題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日在校園》讓戀愛中的人們審視自身的薄弱,讓即將涉足愛河的人們規範自身的道德,不同年齡和生活經曆的人都能從中得到思考。”
最後一集,讓《school-days》立刻形勢逆轉,從低俗惡劣等一係列的負麵評價,到現在在社會各界人士都高度讚揚的華麗轉身。
尤其是教育部插了一手,直接向葉洛商討《日在校園》的播放權,準備把《日在校園》作為推薦中小學生的觀看的教育片。
真是幹(sang)得(xin)漂(bing)亮(kuang)!
葉洛一聽如此,拍著胸膛表示著自己對下一代的(e)熱(qu)愛(wei),隻要是為了教育,隻要是為了孩子們,錢什麽都是小意思,當場決定將《日在校園》無償交給教育部,務必要讓整個聯邦的每一所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這部“有深刻教育意義”的作品,錢不夠,二次元公司可以出資推廣。
《school-days》的評論區的展也是充滿了戲劇性,從最開始飽含期待的熱鬧,到憤怒的嘲諷和脫坑,在到最後結局之後,仿佛引爆了核彈一樣的轟動。
鄭通的評論發了出去,很快的被轉載到了《school-days》的評論區,其他的影評人也都差不多,論壇上群魔亂舞。
“有時候‘惡’也有值得存在的價值,它讓人看清現實。故事用極端的筆調把一個懦弱的男生(人渣)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們完全可以把時間軸拉伸,把短短十幾集看成真實世界的幾十年。一個男人從暗戀地鐵女生的青少年到來者不拒的‘大眾情人’,從見到心儀對象說話都結巴到長時間地腳踏兩條船,他在兩個女人之間的猶豫,他對女人的不負責任,我們都似曾相識。隻是,現實中的男人們用了十幾二十年,他隻用了十幾二十天。也許,伊藤誠是某些男性的夢想…這沒毛病,但是,大師已經把結局都告訴了我們,這種夢想是會被柴刀的,好船萬歲!”
“裏麵有個小細節,就是上課,世界提出要特訓人渣誠的時候,老師正在說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惡’。我覺得很貼切,這裏,人渣追求的就是人的本能,或者說就是欲望。想想我們所做的事情,一切的動機也都是欲望。人生下來生存欲、求知欲、表現欲、進化欲乃至繁殖欲,正是這些‘欲望’構成了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人類。”
“在《日在校園》中,以一種非常淺白的形式,非常粗暴地將這些深刻的內容給我們展示了出來——人類最本能、最具誘惑力與衝擊性,同時存在於全世界社會各個階層,乃至全地球上所有動物所共有的欲望!”
“裏邊看似是誠哥一步步沉淪在誘惑與欲望之下,變成推土機、變成人形自走炮。可是我們似乎一開始就忽略了一個細節,這是大師在一開場就已經告訴過我們,也在開始的時候被觀眾們瘋狂吐槽的一個事情,那就是世界,西園寺世界。沒錯她的名字就是世界,不是諧音,更不是筆誤,大師甚至在裏邊特意借世界的口做出了自我介紹,‘世界就是world那個世界’。”
“大師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然而我們卻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隻是吐槽過為什麽會叫‘世界’這種奇怪的名字……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部普通的言情劇。”
“直到看到最後的結局,或許才能明白這整個故事的內容。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故事,這是大師向我們警示的關於人性的哲學——誠哥是人,世界是‘世界’,言葉則我們內心最向往最美好的純潔。人活在世,追求最美好的事情(言葉),可是總會受到世界上來自各個方麵的誘惑(世界),世界最了解我們,總會在不知不覺間給予我們幾乎令我們無法抗拒的誘惑,讓我們漸漸沉淪,那最美好的純潔就會被玷汙(言葉被強啪)。世界的懷孕,也可以說是人的未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給自己種下什麽樣的果子,就會得到什麽樣的未來……讓世界去墮胎,那就拋棄了‘世界’與‘未來’,沒有未來的人,那麽被柴刀也是理所當然的了,就隻能在幻覺與想象之中,與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在一起了(好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