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重商主義

字數:6491   加入書籤

A+A-




    石家莊失敗之後,日軍加快了反擊的步伐。

    11月8日,日軍的第十軍與第十一軍,正式在各駐地逐一裝船就緒,原本歸關東軍統轄的日軍第四師團,也正式劃歸到華北派遣軍之列,而華北日軍則全麵收縮戰線,以防華北一帶的華夏軍隊反撲。

    連戰火橫飛的忻口會戰,也開始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實力受創的第六師團,則暫時退守河北保定,而第十師團則退出德州,堅守滄州一線。

    與之同時,得到補充後的第十四、第二十師團,也被一起劃入日軍第十一軍序列,與第十五師團,台灣步兵旅團,以及第1後備步兵團等,共同組成杭州灣的登陸兵團,司令官正是朝香宮鳩彥親王。

    與另一時空相比,第十五師團的情況略有差別,該師團原本是日軍的常設師團之一,在大正(天皇)年間被拆減,本該於1938年4月重新組建成軍,級別也降了一檔,變成了三聯隊的乙等師團。

    然而,由於某隻小螞蟻的出現,導致華夏的軍勢更為強盛了幾分,所以該師團的成軍時間,也提前了半年之久,而且仍然是四聯隊的常設主力師團,下轄第17、第29旅團,其師團長由朝香宮鳩彥兼任。

    第八、第十八、第一一四師團,以及偽靖安軍1旅、偽李春山旅、偽於芷山旅等部隊,組成了日軍之第十軍,司令官是柳川平助中將。

    該軍的攻擊目標,正是淞滬戰場的側後方——杭州灣金山衛,他們將與吳淞口和浦東的日軍,一起夾擊華夏的上海守軍,爭取殲滅華夏在淞滬的所有參戰部隊,進而為占領整個華夏做準備。

    此時的南京政府卻度日如年,淞滬會戰也快撐不下去了。

    在30年代的民國,許多常用物資全靠國外進口,僅以鋼鐵一項為例,在“七七事變”之前,華夏每月要進口十萬噸鋼鐵,不但要用於鐵路、戰備工事、兵工廠等重大工程,還要用於房屋建築、道路橋梁,以及百姓日常的洋(鐵)釘、洋(鐵)鏟、洋(鐵)碗等等。

    到了中日全麵開戰之後,英法德美等西方列強,以避免中日戰爭擴大為名,倡導歐美諸國對中日進行“全麵禁運”。

    因此中日兩國要想獲得鋼鐵、石油和軍火之類的戰略物資,就必須花出幾倍的代價,但日本帝國主義已完成了工業化,禁運隻是略添一些麻煩而已,對於落後的華夏而言,卻是一道道致命的絞索。

    到了1937年11月,華夏南京政府的各類戰略物資,以及優秀的兵源,都接近枯竭的狀態了,表麵上淞滬戰場,似乎還處於勢均力敵的激戰中,但是老蔣等人卻早知大勢已去,也該做大撤退的準備了。

    11月9日上午,蔣介石、白崇禧、蔣百裏、陳誠與吳佩孚等重要將領,在南京小營秘密軍事基地內,召開南京軍委特殊作戰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日軍再次登陸一事,以及整個淞滬戰場的去向問題。

    簡而言之,若是要打的話,該是如何一個打法?

    若是要退的話,該如何一個退法?

    若是要撤,該撤到什麽位置合適?

    蔣百裏先生是老蔣的首席幕僚,兼任著整個華夏抗戰的總策劃師,因此淞滬戰事如何打、如何撤,他是最有發言權,經老蔣綜合評述了近四個月來的,淞滬戰事的演變之後,就該他出來發言了。

    因為蔣先生日夜謀劃操勞,身體其實並不太好,於是略略幹咳之後說道,“若上海失守,南京必然不保”。

    “既然上海與南京不保,那麽杭州也必然不保,當我們逆長江後退到蕪湖、九江、武漢,日軍也必然會一路尾隨,如此算來,日軍想一一占領華夏各地,根本沒那多的兵力,所以到打武漢就是極限了”。

    吳佩孚是老蔣新任命的中將參議,而且又是軍人出身,最不喜歡嘰嘰歪歪的文人,幹脆站起來反駁道,“方震兄,據吳某人所知,你老,從來都沒有獨立的領兵作戰,而是長期擔任參謀之職”。

    “因此,你所說的這些東西,都是你自己想當然吧?你的這些判斷,都純屬紙上談兵而已,你就是現代的趙括”。

    正欲繼續解說的蔣百裏,也不由為之一怔,不過他的涵養比較好,而且又學貫古今、鹹通中外,對於中日之戰事,早已了然於胸,對於一些逆耳之語也不會生氣,反而很謙虛的笑道,“子玉兄是大軍事家,方震洗耳恭聽就是”。

    吳老總雖然喜歡放炮,但是人家確實有真本事。

    這廝也不怎麽客氣了,讓一旁聽的劉鄖過來幫忙,在會議室內拉開三張大地圖,一張華夏全國各省地圖,一張日本勢力地圖,以及一張世界列強分布地圖。

    吳佩孚拿著指揮棒,指著世界地圖說道,“吳某人自歐洲大戰(一戰)以來,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歐美之崛起與華夏之衰弱,以及日本之興盛而華夏之沒落。最後吳某得出一個結論——還是思想觀念問題”。

    “日本帝國之崛起,並不是日本人有多聰明,而是他們順應了世界發展的潮流”。

    “由於西方歐美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導致全世界的聯係日益增強,因此歐美可以將他們的殖民網絡遍布於全球,可以在全世界各個咽喉之地,設立他們的軍事要塞,從而將全世界的財富向歐美聚集”。

    “這些財富,不僅僅是金銀、礦產和糧食之類,甚至還包括先進的文化知識,與先進的技術人才,因此在當今時代,與歐美為敵就是與整個世界為敵——這就是整個世界的大勢所在”。

    “日本所搞的明治維新,其實就是以英法為師,希望跟隨在英法的後麵,當一個小嘍囉,隨便撿上一些殘羹冷炙而已,到了1871年之後,隨著德意誌帝國在歐洲崛起,又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們認為——日本也可以成為列強之一”。

    “因此到19世紀後期,日本又改為以英德為師,確切的說,是海軍仿照英國、陸軍仿照德國,但是在經濟領域卻照搬了大英帝國,所以日本就是亞洲版的英國,它的發展道路,必然是野蠻的擴張之路”。

    說到這裏,吳佩孚偷偷的看了老蔣一眼,然後才略有自豪的說,“吳某人,從1932年返回北平之後,之所以滯留不走,就是為了搞清楚——日本鬼子侵華的具體套路,以及最後的終極目的”。

    “所謂‘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然而時至今日,吳某人就是一個愚者,也算終於看清了一些門道,那就是——重商主義”。

    老蔣突然有些後悔了,早知道吳老總這麽能侃,就該讓宋子文或孔祥熙參加會議,他自己可是青幫流氓出身,後來又依靠丘八上的位,哪裏懂什麽“重商主義”,這個吳秀才太喜歡咬文嚼字了。

    至於白崇禧與陳誠,也沒好到哪裏去,蔣百裏可能很懂行,但是人家的修養好,豈會輕易出頭——與吳佩孚一一辯論呢,對了,還有劉鄖這個機械學博士,似乎也很懂經濟的樣子。

    不過這廝是搞鐵路的專家,又不是搞經濟的料。

    老蔣正想讓劉少將出來亮一手時,吳老總已開始向大家講解,什麽是重商主義了——“就是通過做生意的方式,讓一個國家的總體財富增殖,過去是單純的獲取金銀,現在卻包括原料、市場和人才”。

    “遍觀古今中外,獲取財富的道路有四種,一種是自己生產、一種是交換,一種是搶劫,還有一種是饋贈”。

    “第一種,就是18世紀期間,法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所提倡的重農主義——以工農業為基礎,以自然形成的市場秩序為最高信條,提倡自由經濟競爭,從而為國家集聚大量的財富”。

    這下蔣百裏與劉鄖等人,也真的服了氣了,吳佩孚就是吳佩孚,自小以博學多聞而著稱,哪怕在北洋軍中當兵,也被人稱為“吳秀才”,不料經曆北伐慘敗之後,反而因禍得福,居然成功的從政治軍事領域,跳躍到了政治經濟領域,不簡單啊,是一等一的大才。

    老蔣也暗暗自責,以前真不該以惡意揣測吳老總。

    “第二種就是重商主義,也是目前歐美等列強,所倡導的西方文明的核心內容,早期以西班牙、葡萄牙為代表,現在以英美為代表,他們通過大航海與全球殖民,目前已經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

    “所以他們要求世界各國,必須遵循文明而平等的交換原則,這就是歐美目前所倡導的國際新秩序”。

    “第四種就不談了,那是西方貴族之間的問題,又或是朋友或親人之間的事情,在東方文明中,還上升不到國家之間的關係範疇,因此隻有第三種情況,才是中日之間的根本問題”。

    “日本鬼子要鯨吞蠶食,要搶劫華夏的財富,從而加快他們自己的財富積累,而華夏則要反吞並、反搶劫、反侵略”。

    “由於日本起步太晚,又是一個島國,按說來隻有走重商的道路,但是19世紀以後,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一極獨大)已一去不複返,而西方世界逐漸趨於秩序化,大多都注意到了商業問題,連華夏這樣的落後國家,都注意到對外貿易問題,滿清甚至請來了洋人,幫著打理海關與貿易”。

    “因此日本鬼子隻好選擇——以重商主義為幌子,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戰爭,去周圍的各個鄰國之中搶劫財富,以圖完成原始積累”。

    “準確來說,日本鬼子是在挑戰整個歐美文明,又或說在挑戰整個國際秩序,19世紀的日本極其弱小,大家都當它是一個笑話,想滅它也隻是舉手之勞,到了20世紀初葉,列強又忙於歐戰,它們才迎來膨脹的春天”。

    “恰恰是歐美的一次又一次次放縱,才導致日本的上上下下自我陶醉,甚至以為自己是全世界第一的海軍強國,想在各個領域挑戰歐美所主導的國際秩序,昔日的歐洲霸主——英法俄等國,都是他們的打倒對象”。

    “至於美國與華夏,則是大日本帝國崛起的墊腳石,當華夏被吞噬之後,就該是靦腆而孤立的美國了”。

    老蔣與劉鄖都有苦笑不已。

    蔣委座可是親自訪問過美國,美國究竟有多強大,以他內行而挑剔的眼光去看,自然是一覽無遺。

    劉少將則是穿越者,在21世紀的美國有多強大,更是深有體會,日本鬼子竟然將美國當成了魚腩,想怎麽宰殺就怎麽宰殺,哎呀,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吳佩孚的長篇大論終於到了最後。

    他很肯定的指出,“日本鬼子侵華計劃,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而最起碼的目標,就是占領華夏的沿海,以及各個主要的通商口岸”。

    “該戰略目標是,讓整個華夏變成日本的殖民地,將由日本帝國來主導華夏的經濟領域,華夏今後無論是進出口,還是與外界的交流都得經過他們的允許,他們將直接從中賺取稅費和差額”。

    “如果長此以往的話,日本鬼子將會越來越強,而且由於長期主導華夏的經濟領域,也會對華夏的思想領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最後甚至不費一槍一彈,也能滅亡華夏民族,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進而驅使億萬的華夏老百姓,為他們稱霸全球當炮灰、當馬前卒”。

    當話說到這裏,吳老總也有怔然出神,隨後有些凝重的說道,“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循序漸進,最早還是石原莞爾自己提出來的,得到了很多日本上層人士的支持”。

    “但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卻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而且日本的近代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強盜的搶劫史”。

    “所以石原莞爾修改了他的計劃”。

    “他倡導重商的同時,重視重農的思想,重農就必須擁有大量土地,而放眼日本帝國的周圍,除了華夏之外,也就隻有蘇俄了,正是這種指導思想的改變,才爆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然而戰爭就是一頭猛獸,一旦放鬆了韁繩,其後果會非常的嚴重,以至中日戰爭越演越烈”。

    “好在日本海軍足夠強大,自然就肆無忌憚了”。

    吳佩孚將指揮棒一轉,順勢指向了華夏全國地圖,很冷靜的一一劃過,“平津、上海、廣州等沿海大城市,是日軍必須占領的地方,但是占領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利用這些地方,令華夏政府受其脅迫,進而妥協才是目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