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昆侖之名
字數:3648 加入書籤
在人們還以為那位道人會繼續肆虐大陸、各地人人自危的時候,那位自稱昆侖的道人卻是消聲滅跡,半個多月過去了,再沒有出現過昆侖道人,自此很多人都在心裏暗暗鬆了一口氣。
之後,此事被人們大肆渲染,太平了許久的大陸波濤暗湧,很多人都猜測著是不是大宋帝國對其他四國的報複。而其餘四國官方卻都保持了沉默,仿佛這件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除了組織大量人力物力救援損毀城池外,連個措辭嚴厲一點的官方聲明都沒有。
至此,昆侖之名傳遍天下,無人敢撼其鋒。
於承醒來的時候,卻是發現自己躺在了一個房間裏麵,想坐起來卻是感到身體各處一陣疼痛,才抬起一點點就整個人倒回床上。
“公子,你醒啦。”一個女子推開房間門,看到吳晨醒了過來,欣喜地走了過去。
“是你。”看著那我見猶憐的容貌,於承驚訝地說了一句,想不到他們竟然還有再見麵的一天,這個世界真是奇妙,搞來搞去他又落在了山賊的手裏。
“婉兒也沒想到還能再見到公子。”說起這個的時候,女孩依然充滿了欣喜,她跟著幾位哥哥離開雲峰山脈的時候,意外地看到從天而降的於承。她高興地把昏迷著的於承帶到了自己的馬車上,不顧哥哥們的反對,堅持自己照顧於承。
“你叫婉兒嗎,很好聽的名字。”
“公子,我叫寇婉。”哥哥們不再決定做山賊了,寇婉也大膽地把她自己的名字告訴了於承。
“寇姑娘,謝謝你又救了我一次。”
“不用謝,公子你餓了吧,我幫你去做點飯菜,還有記得叫我婉兒哦。”
看著女孩離開的背影,於承苦笑著搖搖頭,開始檢查起他自己的身體。原本已經有點改善的經脈又斷裂開來,比上次更加嚴重,還好情況不是最糟的,至少於承自己能感受到體內斷斷續續的靈力流動。
“公子,來喝點粥吧。”
很快,寇婉就端著一碗香噴噴的粥走了進來,聞著那誘人的香味,於承才感覺到他現在是多麽的饑餓,想來他昏迷了很久了。
本來還想自己起來吃,於承卻發現自己有心無力,一棟就感覺渾身刺痛,根本就沒有能力坐起來。寇婉看到於承的動作,連忙走過去扶起於承的身子靠在她的胸口上,親手一勺一勺地喂著於承。
感受到頭部碰到的柔軟,於承隻覺一陣尷尬,他還是第一次和陌生女孩如此親密,臉色忍不住紅了起來。
一心照顧於承的寇婉雖然有點羞澀,但是更多的卻是甜蜜,隻要看著於承,她的心就滿滿的,也許這個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吧。
“公子,你還要嗎?”
“嗯。”
“那我再去給你盛一碗。”
聽著女孩鎮定的聲音,於承卻是發現他自己有點邪惡了,人家女孩一心一意地照顧她,他卻是雜念叢生,不應該啊。
一連喝了五大碗粥,於承才感覺到肚子舒服了一點,寇婉也是一遍一遍地喂著他,讓他心裏充滿了感動。
“婉兒姑娘,我昏迷了多久了?”填飽了肚子,於承才想起問問他昏迷了多久。
“公子你昏迷了一個月零三天呢。”
“這麽久,那我現在還是在雲峰山脈嗎?”
“沒有,我們現在在大明的玉峰城。”
“大明?”
“是啊,我們正準備離開雲峰山脈的時候,湊巧遇到公子,就把你帶了過來,希望你不要怪我。”
“不會不會,我怎麽會怪婉兒姑娘呢,要不是你出手相救,估計我已經命喪黃泉了。”
“不會的,公子吉人天相,沒有我們相救也一定能活下來。”
“嗬嗬,承你吉言了,不知道婉兒姑娘還有沒有看到其他人。”
“沒有了,我們隻是遇到公子一個人。”
“哦。”
於承也沒想過其他人是否能逃生,他已經發現雍王送給他的那塊玉佩已經消失了,想來是為了保護他承受了過大的攻擊才破碎的,也正是那塊玉佩,他才兩次脫離險境,有機會一定要好好感謝雍王。而那塊玉佩能承受大乘修士最強一擊毫發無損,卻在艦船受到攻擊時損毀了,可想而知當時的攻擊有多猛烈,其他人也難免於難。
隻要活著就好,於承的心態倒是放得很開,修為什麽的都是能修煉回來的,有了以前的經驗,相信身體恢複之後很容易就能修煉回來。
接下來的日子,於承並沒有修煉,因為他發現睡覺的時候,太上大道經的修複功能更為明顯,他自己修煉的話反而效果微乎其微,真是應了那個欲速則不達的話,不知道是不是一種無為而治的狀態。
坐在門前的小石桌旁,於承看著院子中翩翩起舞的婉兒,喝著靈飲,享受著從未有過的放鬆,體內的靈力慢慢修複著他那些破損的經脈,一絲絲癢意在體內騷動著,於承卻依舊麵帶微笑地看著那嬌柔的女孩。
離於承醒來已經半個月了,除了寇婉,沒有任何人來打擾他,偌大的一個庭院不見其他人,他也安心地在這裏修養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賞美人舞。
“婉兒姑娘,能陪我出去走走嗎?”等婉兒跳完一段舞之後,於承問了一句。
“嗯。”答應了一聲,寇婉就進房間換了一身衣服。
走在玉峰城的街道上,於承看著那些笑意盎然的擺著地攤的小販們,從中感受到了大明帝國一種獨特的魅力。作為唯一一個不是前朝遺民建立的國度,大明帝國算是政治最昌明的國家,對於底層的老百姓管理得最為寬鬆,也是平民百姓幸福度最高的國家,連老牌帝國大宋皇朝也是不能相比。
“大家來聽一聽咯,昆侖劍器名動天下。”
路邊的一個說書攤引起了於承的興趣,他還是首次在外麵聽到昆侖之名,隨著人流走向那個攤子前麵,一個小凳子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他的腳邊,這年頭連說書的都與時俱進了,服務如此周到。
兩人坐下之後,那說書的年輕少年看人數差不多了就一打手中板子,一道柔和的聲音在每個人的耳邊響起,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安靜下來。
“話說大宋西仙城滅城事件之後,一位道人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殷商帝國金庭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