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臣末路
字數:2943 加入書籤
曆史的車輪有著其巨大的慣性,由於車廂峽戰役的重大軍功和其後追剿陝西反賊的一係列出色表現,更為了體現崇禎皇帝有功必賞,有過必究的聖明決斷,一個月前,授予盧象升宣大、山西總督的詔命已經下達。就這樣,由於鄖西圍剿失利而失去的宣大總督一職,終究又回到了盧象升的懷裏。隻不過,這總督一職的緊急公務由原本時空的防禦韃虜變成了如今的對付山西反賊。
一個月前,盧象升初到宣大的時候,他抱著滿腔忠君愛國的熱情。他決心修複宣大一線的防禦工事,整頓編練一支宣大勁旅,然後同韃虜死磕,同反賊惡戰,成就一代忠臣名將。可是,一個多月的時間,讓他見識了宣大的現實,嚐了缺錢、少糧等不少的苦頭,他開始明白自己一個人是無法解決那麽多問題的。
由於種種曆史現實原因,吃空餉、賣軍械、人浮於事等等問題,他解決不了;皇親國戚、達官貴戚橫行鄉裏,魚肉百姓,他碰不過;防禦工事年久失修,軍中欠餉嚴重,軍壯逃亡,軍械破舊,他變不出錢來。各種惡劣的狀況就像大山一樣壓在他的頭上。就是他想盡力地做些職權範圍以內的事,也會處處受到掣時。
皇上不但不支持他,反而生他的氣,幾次嚴旨切責,為什麽不早日出兵平亂。盧象升現在時常提心吊膽,就怕突然接到一道聖旨,把他革職拿問。皇上的急脾氣他是知道的,像這樣的事情是有可能發生的。
每每想到這些,他就隻能在心裏默念:“我盧某深受國恩,但求一盡微臣之職,即使肝腦塗地,亦所甘心。”
前天夜裏,盧象升得到兵部的緊急文書,說是據山西塘報,黃氏反賊的人馬從多路出動,輕取平陽府,並進圍太原,形勢危急,命令他督師馳援。
盧象升立刻下令,命令大同總兵王樸等立刻率領本部人馬趕往太原,他自己則在第二天一早,帶著自己的標營,會合了虎大威總兵官的部隊,連同其它不能作戰的人員在內,合起來不到四千人,立刻開拔。
這一日,他率領著這三千多兵卒來到了靜樂縣(今天的婁煩縣界內,此時為婁煩鎮)、交城縣這兩縣交界的偏僻之處,就在荒野之中安營紮寨。各營都派出一些人挖掘草根,拿回來洗淨,切碎,和著很少的雜糧充饑。山西大旱,又是兵荒馬亂的年景,即使江南那邊已經獲得了豐收,宣大這裏要能接濟得上,還得有些日子。盧象升也吃同樣的東西,就是靠著以身作則,和士兵同甘共苦,他才能在缺餉少糧的情況下拉起一支戰力不俗的隊伍。這種亂世,人心早散了,隊伍很不好帶啊。
盧象升打算在這裏讓人馬稍微休息一下,明天再找敵人進行大戰。早些時候,他得到報告,這時王樸等人帶了將近六千人馬,也趕過來了,離這裏隻有幾十裏路。他立刻寫了一封語氣平和的親筆信,派一名小校騎快馬送過去,讓王樸等人也把軍隊開往前方的交城縣,以便合兵一處,壯大軍威。
已是夜深人靜的時分,仆人顧奇過來照料他上床安歇。顧奇是他從老家宜興帶出來的家仆,跟著他多年了,一直小心服侍,沒有出過錯誤,對他那是忠心耿耿。
盧象升問道:“顧奇啊,你跟著我,有多少年沒回江南啦?”
“是啊,老爺,都有十二三年了。”顧奇一邊低聲地回答,一邊替他整理床鋪。
盧象升轉向顧奇,和顏悅色地說道:“顧奇,明天一早,你取一百兩銀子,順便帶著案頭的那封家信,回老家去吧。其中二十兩是給你的,拿回去孝敬父母吧。”
“多謝老爺!可是,我得留下來服侍你啊。”顧奇一麵說,一麵跪下去叩了個頭。
“不必多說了。我意已決,你回去代我問舅老爺好。”盧象升心中歎息,唉,自己恐怕是回不去了,就別讓顧奇跟著送死了。老家的風光啊,總在夢裏頭縈繞。
盧象升自打二十二歲高中進士,出任戶部主事起,一直沒有回家。出任大名知府,任參政編練兵馬,抗擊韃虜,轉戰多地圍剿反賊,忙得不可開交。
雖然,宜興老家已經“淪陷”於黃氏反賊的手中,不過盧象升從家信中得知,自己的父母和親友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大明高官就受到迫害和歧視,反而“偽官府”那個叫做“統一戰線司”的衙門還一直派人上門慰問二老,讚揚他盧象升抗擊韃虜有功,給予盧家軍屬的待遇。
他的老舅王帶溪一直很照顧他家,對於他多病的母親更是關照有加,作為離家千裏的外甥,盧象升對這個親舅舅很是感激和尊敬。舅舅也常常給他來信,介紹家鄉的新變化,鄉親們的幸福新生活。免費教育,免費醫療,減免賦稅,發展工商,新鮮的事物層出不窮。當然,老舅的信中,也提到了象“一科各表”這樣有趣的事情。“偽帝”下詔,推廣科學,指出“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偽朝廷”給出的定義是:科學即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客觀規律的知識體係。由於公務員考試考的內容就是這些內容,所以江南守舊分子私下裏認為:科學,就是新的科舉之學。這就是江南士林所說的“一科各表”。
盧象升開始時並不相信舅舅信中所說的內容,總以為是受到了反賊的脅迫,不得不這麽寫。若是反賊這麽好,那還是“反賊”嗎?!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中華帝國”的接觸和了解日益增加,特別是他自己在鄖西作戰失利的親身經曆,他感到老舅所言應該是真的。
盧象升對於大明賊寇四起的原因是清楚的,他在《剿寇第一要策疏》中,對於農民軍越剿越多的事實作了最簡單直接的解釋:“民從賊,多起於饑寒;兵從賊,多緣於缺餉。”他認識到,軍民的暴動,是因為他們實在沒法活下去了。而剿匪的根本,就在於要讓民眾可以有活路。所以,他提出的《靖寇綏民八則》為:“酌緩征之宜以延民命,勤修廢之役以奠民居,通山澤之利以濟民窮,戢刁告之風以降民害,禁差拘之攏以安民生,廣招墾之術以裕民養,恤行戶之苦以資民用,嚴驛遞之歸以蘇民困。”
這一切“中華帝國”不但做到了,還做得更好。盧象升對於率兵去攻打中華軍的前景並不看好,可作為一個忠臣,他不可能不去。所以,他要送走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