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一步一步來

字數:4833   加入書籤

A+A-




    中華國的光輝隨著龐錦、萬鑫等人的腳步逐漸從舊金山向周邊地區漫延開來,且不說預定的目的地納帕、索諾馬、薩克拉曼多等地,龐錦最遠甚至翻越海岸山脈,抵達東部穀地。

    “老龐,沒想到你們竟然在外麵跑了小十天,辛苦了哈。”

    “嗬嗬,海子,說不上多辛苦,咱們不是騎了馬的嘛。不過,石峰那小子可累地不輕。”

    “據說他的屁股、兩腿都磨出了血泡,看來這一回比在克羅克山考察時還艱難。”

    “嗬嗬,也不能這麽推定。其實此次考察的條件與環境,比兩年前在克羅克山那次簡單地多。要知道婆羅洲那裏可都是熱帶雨林,而且山林中藏匿著眾多食人族,危險係數比舊金山這裏那是大了去。”

    “老龐,照你這麽一說,咱們這次攜帶馬匹過來還真是做對了。”

    “那是,否則咱們可就隻能騎牛了。”

    “怎麽,你小子發現野牛群了?”不知東方辰什麽時候走了進來。

    在結束對納帕、索諾馬以及蘇特坊等地的考察之後,龐錦率領探險隊翻越內華達山脈一直向東進發,最遠甚至跑到後世的裏諾地區。在返回的途中,他們在塔霍湖附近發現規模龐大的野牛群,據說其數量不下十萬頭。

    “我們在塔霍湖附近發現了大批野牛,也許可以做做文章。”龐錦如是說。

    “嗬嗬,老龐,從舊金山到塔霍湖直線距離都有兩三百公裏,你說的這事可不容易操作。”

    “咱們不是已經決定向薩克拉曼多的蘇特坊派駐人員了麽,從那裏到塔霍湖可沒多遠。”

    “我看大家的眼光先不要緊盯著那些黃金,其實對我們來講,現在最迫切的任務是開辟生產基地和保證自身的安全,開采亞美利加河的黃金倒不是太著急。”

    “老船長,事情也不能這麽簡單處理。也許那些印第安人不知道黃金的價值,可是隨船而來的那些民眾和奴隸可不是如此哈。一旦他們私下裏發現這條金河,我想咱們的大農莊計劃很可能就玩完。畢竟他們都知道黃金的價值遠超土地上的那些產出。”

    海旭陽這話當然有其道理,想想後世舊金山的發展曆程,就可以知道這黃金的誘惑是無人可擋。

    公元1848年1月24日,一位名叫詹姆士·馬歇爾的男子到亞美利加河邊察看剛建不久的旋轉磨坊水車的水流。這個磨坊就在加利福尼亞的薩克拉曼多附近。為清除水車中的碎片,他在前一天夜晚把水灌進水車。驀然,他發現一粒似豌豆一般大小的東西在水中閃閃發光。他後來回憶道:“我的心跳突然加速,因為我肯定那是金子。我興奮地對身邊的工人喊道:‘天哪,夥計們,我想我發現了金礦!’”

    這家夥的確發現了金礦,並直接引爆了舊金山那火箭般的發展速度。舊金山那一萬多人口聽到消息之後幾乎是萬巷皆空,就連守衛此地的士兵都拋下槍支,加入了淘金大軍。當舊金山發現金礦的消息傳播開來之後,無數渴望發財的人們隨即湧來,舊金山港口上擠滿了帆船,人們帶著盤、桶等工具,整裝向金礦區進發。結果,短短一年多時間,舊金山的人口就激增到十來萬,這才一舉奠定了此地的經濟發展基礎。

    “海子說的問題我已經考慮到了,當我結束那裏的考察之後,就把蘇特坊這一黃金產區的主權收歸了咱們名下的中華礦業集團。在軍隊的保護下,接下來隨便咱們組織人員開采。”

    說起來龐錦的這種處理辦式還算比較合適,再加上所船而來的那些人員暫時都歸屬於探險隊的名下,而這支探險隊又是由中華礦業集團出資和軍部共同組建而成。如此一來,那幫蠢蠢欲動的家夥也隻好熄滅心頭的貪念。

    “嗬嗬,看來咱們還得給張京那小子一部分股份,要不,軍部那幫家夥絕對要鬧騰。”

    “東方大哥,咱們也不能太貪不是,更何況這次美洲探險原本軍部就出了不少力氣。”

    “雖然此次探險是由軍部和礦業集團共同組織的,不過,咱們現在實行的可是軍政分離的基本政策。因此,軍部這塊的份額都將收歸國有,至多以後以zf撥款的名義下發給你們。”

    為從根本上避免出現唐朝那種軍閥割據的局麵,免得其破壞穿越眾打造中華日不落帝國的計劃,一直以來,穿越眾都是實行軍政分離的基本國策,並沒有象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殖民帝國普遍采用的軍政合一的總督製。因此,在場的諸人欣然接受了海旭陽的這個觀點。

    “嗬嗬,反正兄弟不會缺錢花,具體怎麽處理這些財富我沒什麽意見。”

    “老龐,你當然沒有什麽意見嘍。當前整個中華國的財富有八成以上控製在咱們這些穿越眾的手中,而且咱們還是中華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雖然這些財富會被分成四十七份,不過,無論怎麽說,咱們這些人未來的收益也不會弱於後世的洛克菲勒或者摩根。嗬嗬,隻要咱們的後人不是太敗家,保證他們衣食無憂應當沒有問題。”

    當然,即使再多的錢也不夠敗家子折騰的,好在穿越眾早已考慮到這個問題,他們手中很多企業的股份是不可分割與轉讓的。如此一來,即使自己的後人再沒有什麽出息,他們每年都還會從這些企業獲得一定的分紅,從而保證他們不會淪為乞丐。也就是說n年後,這四十七個家族仍然會存在,唯一的不同就是強勢家族會創建更多利潤豐厚的新企業。

    穿越眾都很清楚,絕對的平均主義要不得,而且這個世界從來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平均主義。因此,他們現在隻能想辦法保證後輩的基本溫飽問題,而不是讓他們躺在前輩的功勞簿上享受大鍋飯。至於後輩們的未來,當然還要依靠他們自己的努力。穿越眾可不希望後人都淪為食利階層,畢竟發展才是硬道理。

    當開發舊金山基地的模式確定之後,海旭陽等人就開始有條不紊地啟動了計劃中的各個項目。不過,早在探險隊抵達舊金山之際,海旭陽就組織人員開辟了大片的鹽田。舊金山一帶屬地中海式氣候,降水量原本就不是很大,發展製鹽業的基礎不錯。這不,這才十來天時間,舊金山開發集團就已經收獲第一批海鹽。

    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同時也是穿越從征服美洲的利器。在海旭陽等人看來,鹽這個東東是他們交好印第安人最合適的工具,從某一方麵來講,它們比那些工業品的威力還要巨大。實際上接下來的情況也確實論證了這個觀點,舊金山開發集團就是依靠食鹽以及其它工業品征服了臨近地區大部分印第安人的心,並從他們手中交換了無數毛皮和其它物產。

    當舊金山開發集團慢慢向周邊滲透之際,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印第安人亦開始走出傳統的框框,被動接受新的文明。說起來生活在舊金山周邊兩百公裏範圍內的印第安人並沒有多少,滿打滿算也才四千來人。這個時候北美大陸上的印第安人,大多生活在科迪勒拉山係東側的大平原,以及五大湖區一帶,象自然資源相對較少的太平洋沿岸並不是他們棲息的樂園。

    尤為明顯的是,生活在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人大多生活在氣溫更低的北側,或者是已經南下墨西哥地區,整個加利福尼亞地區就沒有多少印第安人。畢竟此時印第安人的生產力水平相當低下,資源貧瘠的海岸山脈一帶養活不了多少人口。

    不過,對於舊金山開發集團來講,這種情況倒是非常符合他們現在的要求。畢竟眼下他們隻有幾千人口,而且過一段時間之後,還會抽出相當一部分人員南下中美洲和南美洲。如此一來,他們能夠抽出來教化印第安人的人手就不可能太多,當然也就無法保證融合的效果。

    此外,對於穿越眾來講,資源缺乏,地震頻發的舊金山地區並不是最合適的開發區。畢竟中華國已經進入工業文明時期,傳統的農業生產已經淪為次要地位。而且海旭陽等人並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城市,旦夕之間就毀於地震等自然災害。因此,他們當然不會把發展重點放在眼下隻有農業生產基礎的舊金山。

    在穿越眾的計劃中,南加州的洛杉磯和後世加拿大的溫哥華,才是北太平洋地區未來發展的基地。畢竟洛杉磯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臨近經濟比較發牽墨西哥以及中美洲地區,更何況中華國未來的都城很可能會選址密西西比河下遊地區。

    至於溫哥華,在後世那可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群。這兒雖然地處高緯度,但南麵受太平洋季風和暖流影響,東北部有縱貫北美大陸的落基山脈作屏障,終年氣候溫和、濕潤,環境宜人,多次被評選為全球最宜居城市,是加拿大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裏不但是北美第三大海港,同時還是國際貿易重要的中轉站。

    此外,溫哥華一帶不但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同時還是世界著名的小麥產區,後世這裏就是世界小麥的主要出口港之一。因此,此地非常適合大明北方地區的民眾,同時中華國亦可以利用此地的森林資源,在此籌建北美最大的造船廠。

    要知道未來的中華國那可是日不落帝國,對於船舶的需求絕對是海量。眼下黃鵬輝他們可沒有那個實力生產如此眾多的全鋼艦船,可想而知,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中華國的遠洋航運業仍將是以鋼肋木板的混合船體為主。因此,對於木材的需求絕對不是一星半點。

    尤為關健的是,溫哥華距離礦產資源豐富的育空河流域相對較近,如果有需要,未來這座城市一樣可以發展成為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工業中心。

    正因為這些原因,海旭陽等人才沒有對舊金山寄予啥厚望,畢竟現在中華國的電子工業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賈童一個人絕對搞不出什麽矽穀。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中華國最大的電子產業就是電子管的廣播和電報,天知道什麽時候能夠開發出晶體管,更別提什麽大規模集成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