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軍工四巨頭
字數:4817 加入書籤
…
時間飛逝,轉眼就是二月。
滯留東海岸近月的冷空氣冷鋒終於消散,大雪之後是豔陽高照,竟然是難得的暖冬。
此時,距離紐約大戰已經過去一個月時間。
生命如野草,春風吹過,又在貧瘠的土地上掙紮著煥發新的生機。
經曆過近月的爭吵與動蕩之後,政局終於再次進入穩定的階段。
原總統伯拉克因為在紐約大戰中授權軍方在紐約市區內使用核武器,殺傷平民無數,引發國會彈劾與審判。
國家也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審判陷入可怕的動蕩,與喋喋不休的爭執中。二月底,為了避免政局的進一步惡化,時年五十三歲的伯拉克總統徹夜難眠,一夜白頭,主動辭去美國總統一職。
此後,根據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原副總統科林頓上台接任,入主白宮。在伯拉克總統的支持下,科林頓總統迅速重組了內閣,恢複了國家機器的運轉。
政局的動蕩,同樣波及超凡者世界。
原神盾局局長尼克·弗瑞因為“空天母艦”事件,引咎辭職,一代政壇新星黯然失色,從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這之後有傳聞稱,一個神秘人在全球各地招募擁有特異才能的極限特工,試圖調查紐約大戰背後迷蒙不清的真相。
由於參與計劃的特工大多數為“紐約大戰”的受害者,因此這股聯盟,被稱為“秘密複仇者”。
尼克·弗瑞離任後,原副局長亞曆山大·皮爾斯上台執掌神盾局。皮爾斯局長上台後向國會提議,啟動“洞見計劃”,以避免紐約大戰的悲劇再度上演。
紐約大戰爆發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亞曆山大·皮爾斯借機攻擊尼克·弗瑞的一點,那就是異星文明使徒洛基來到地球後,人類完全無法掌控洛基的行蹤,最終放任洛基從容製造時空之門,召喚來齊塔瑞文明的大軍。
為此,神盾局請求國會啟用“洞見計劃”,使用十二顆環繞地球運行的近地軌道衛星,將全世界置於衛星的監測與攻擊範圍之中。
一旦發現有危及國家安全的行為,衛星上配備的大量高準度高射程的狙擊兵器,能夠從高空狙擊消滅一切威脅國家和人類安全的存在,保護人類的安全。
“洞見計劃”提出後因為偉大的構思,為新上任的神盾局局長亞曆山大·皮爾斯爭取到了不少的擁護和支持。
與神盾局依舊停留在計劃中的“洞見計劃”相比,超凡者世界另一個巨頭六扇門啟用了“黑名單”行動,劍指國境內活躍的敵方間諜特務,以應對未來數年的凜冬寒潮。
六扇門啟用了埋伏近二十年的暗子,一位孤身臥底犯罪世界,代號“紅魔”的前軍事情報官員兼犯罪交易中間人。
根據“紅魔”提供的情報與間諜名單,六扇門將全國各地的間諜與罪犯連根拔起,一網打盡。
借助“黑名單”行動,六扇門成功取得了情報資源與國家安全的權柄,將勢力的觸手擴展到國家安全的各個角落。
…
三月初,經過總統內閣與國會共同商議後,正式宣發啟動《國防軍備計劃》。
通過六扇門莫拉掌門人的渠道,馬修提前目睹了這一份堪稱豪華宏偉的《國防計劃書》。
計劃書彰顯了國防部的雄心,也暴露了國家麵臨的窘迫困境。
國防部將以五千億的國防軍備預算,重建在紐約大戰中被摧毀的海、陸、空三軍及航空軍,重點建設美洲本土軍事基地,以期迅速恢複國防與軍事實力。
收到消息的當天,神奇工業燈光徹夜未熄。第二日一早,馬修立即動身,率隊南下華盛頓。
軍工產業為技術密集型產業,行業之間擁有很高的技術壁壘。
這一次神奇工業麵對的對手,不是小魚小蝦,而將是擁有百年積累的斯塔克集團、通用集團、安布雷拉集團、阿布斯泰戈工業集團等軍工巨頭。
雖然馬修與神奇工業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是麵對這些巨人,再怎樣謹慎都不為過。
馬修一行提前進入到會場裏,挑了一個角落裏坐了下來。戰術眼鏡上加載了高清圖像係統,將會場中的人物圖像快速拍攝下來。
後方,位於紐約的神奇工業中心“矩陣”計算機中心內,天才黑客譯碼與幻影貓也隨之忙碌起來。根據現場傳來的圖像情報,在浩瀚中,收集著競爭對手的信息。
轉眼,會場中人逐漸多了起來,近百家軍工企業代表陸續進場,近千人黑壓壓的坐在會場中,形成一種凝重而喧鬧的氣氛。
國家遭遇戰爭的重創,失去了軍事霸權與金融霸權的紅利,未來數年內經濟形勢必將進一步惡化。
在金融寒冬中,這份占據了國家財政預算接近一半的國防軍事計劃,就像一塊肥肉。蛋糕的歸屬,關係到無數企業與家庭的生死存亡。
…
會場最前方盤踞著斯塔克集團、通用集團、安布雷拉集團、阿布斯泰戈工業集團四大軍工巨頭。
四大巨頭是軍工領域的巨無霸,占據著食物鏈的最頂端,他們的實力遠遠難以估量。
草創的神奇工業,於四大巨頭,隻是巍峨的珠穆朗瑪峰山脈下一隻螻蟻而已。
四大巨頭警惕又不失禮儀的互相打量著,對於他們的實力來說,相互的競爭對手,隻有彼此。
圍繞著四大軍工巨頭,是數百家研究所、製造加工、重金屬等企業組成的四大陣營。
這部分企業的規模或大或小,他們吸附在四大軍工巨頭上,作為產業鏈的延伸,為其提供研發、製造、原料、運輸等業務。
馬修重點打量的,正是這部分組成產業鏈上中下遊的企業。他們是神奇工業崛起,必須要爭取的合作夥伴和盟友。
來自紐約的一眾軍工企業代表也陸續進場,他們圍繞著斯塔克集團紛紛坐下,與其他巨頭聯盟分庭抗禮。
以往來自紐約的斯塔克集團依靠全球頂尖的科技實力,核心的能源與精密製造技術,力壓其他三大巨頭,一家獨占每年國防需求的近四成。
這些企業與研究院校,背靠紐約的城市紅利,上倚斯塔克集團,布局產業鏈的上中下遊,結成業務上的緊密聯盟,賺得盆滿缽溢。
隻是今年紐約的企業代表臉色陰沉,因為斯塔克集團陣營中多出了十數家新的麵孔。
這些來自舊金山的新麵孔,緊緊依靠著斯塔克集團就坐,把原本陣營中的核心成員,來自紐約的企業代表隱隱孤立在外。
對於他們的遭遇,馬修洞若觀火。
齊塔瑞軍隊入侵地球,紐約是抗擊的第一線,不少企業與研究所在炮火中湮滅。即使是僥幸殘存的這些企業,包括斯塔克集團在內,實力也遭遇毀滅性打擊,實力大減。
紐約的工業製造與科技研發基礎被摧毀,原來的核心成員實力,已經無法支撐起斯塔克陣營的大旗。
在生死的關頭,即使是財大氣粗的斯塔克集團也必須要考慮成本與利潤,與自身的存亡。
世間萬物,相互聯係,彼此製衡,維持著世界的運轉。即使強壯如獅子,也有他的對手,這並不是一個無敵的世界。
之前在紐約隱隱流傳斯塔克集團將西遷,借助西海岸第一大城市舊金山的製造與礦藏優勢,重新布局軍工產業,以抗衡其他三大巨頭。
如今看來,這個傳聞也不是空穴來風。
紐約的一眾企業家集體南下,便是希望於斯塔克集團,能夠領導大家,再戰河山。
可是如果一旦斯塔克集團西遷,不僅紐約將萬劫不複,喪失從戰爭中迅速複蘇的良機,在座的企業家也將遭遇傾覆的危機,難逃破產的命運。
破產,在金融寒冬,代表的就是家破人亡!
紐約的一眾企業家也意識到這一殘酷事實,臉色陰沉發白,坐立不安,隻是強自按捺住憤慨與焦慮的心情,等待著斯塔克集團總裁,托尼·斯塔克的到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