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佛祖的手段
字數:3737 加入書籤
墨非沒管師兄弟的異樣目光,也沒在意葛飛那句冰涼的譏諷。
隻是覺得菩提祖師說那三個“好”字意味深長,是否跟西遊記裏用戒尺敲孫悟空那三下意義相同,是一種暗示,準備夜裏傳授他成仙之法呢?
不管怎麽說,還是要去試試!
三更時分,墨非便悄無聲息地走到後院,站在菩提祖師門前,房間裏麵的燈亮著,菩提祖師沒睡,影子映在窗戶上麵。
“終究還是讓他成了,哎……”一聲長長的歎息傳出來,這種歎息聲帶著一種對世人的悲憫,就好像是金蟬子看待世人的目光。
隨後房門開了,菩提祖師淡淡說了你進來吧。
房間古樸雅致,中央竟長了一株梅樹,梅花在油潤的燈花裏格外鮮紅。
梅樹旁邊是張烏木大案,案麵已經磨出包漿看起來烏黑發亮,上麵碼放了一卷卷的竹簡,和幾張折疊整齊的帛,由拂塵的柄壓著。
菩提祖師此時披著鶴氅,雕刻竹簡,手裏捏著黑色的角刀,那東西的形狀有些像鋼筆尖。
他轉頭看了墨非一眼,“重明,你有些出乎為師預料。”
“啊?啊?”墨非倉皇地應了兩聲。
他心裏非常緊張,之前並沒有跟菩提祖師單獨相處過,這位看似儒士模樣的師傅可是神仙啊,境界超越大羅金仙的神仙。
“為師說你很出乎預料,這也是為師收你為徒的理由,並非全因你心誠。”菩提祖師定睛看他。
“弟子……弟子隻是……從一個很出乎預料的地方來的。”
墨非手心裏已經攥出汗水,不自覺地撓了撓頭,菩提祖師那雙眼中仿佛包涵著無窮宇宙,渺遠而廣博,像是天,所以他不敢在祖師說任何假話。
“你不比你的師兄弟們聰明,但你卻有不同於此世界的目光,這種目光會讓你看的更清楚,所以有些事為師可以跟你談。你可知西天如來?”
墨非點了點頭。
菩提祖師繼續道:“為師先和你說另一件事,此西牛賀州有一家族善養孔雀,家族有位人物名為旃陀羅笈多,南征北伐建立一國,其孫阿育王武功更加卓著,掃清**,建立孔雀王朝,足以影響整個西牛賀州的大王朝。之後阿育王興建84000座佛塔供奉佛骨舍利,使舉國乃至整個西牛賀州篤信佛教。如來……曾冊封孔雀為佛母大明王菩薩,這你能想到什麽?”
一道溫和但意味深長的目光,觸及到了墨非的眼睛,他不敢對視,慌忙低下頭。
而菩提祖師這番話的涵義則非常明顯,偏偏養孔雀的家族就出了這種牛-逼人物?大概統一西牛賀州之後,就讓一州之人篤信佛教,這顯然就是如來布的局。
需要解釋的是,地球跟西遊世界可以用平行空間看待,地球上的曆史,西遊世界也會發生,就如地球上也有孔雀王朝,公元前古印度奴隸時代的帝國。
當然不同之處也有很多,西遊世界的孔雀王朝疆域要大的遼闊十倍有餘,而且西遊世界存在諸天神佛,它的曆史是神佛幹預下的畸變產物,這其中有陰謀,存在著神佛對於氣運、信仰的爭奪。
所以西遊世界孔雀王朝的建立,應該是如來佛祖控製西牛賀州信仰的一步棋。
明顯跟孔雀有親戚嘛?
墨非甚至懷疑西遊世界的阿育王會不會是哪位明王、羅漢轉世,連出身都恐怕受了佛母大明王菩薩的庇佑。
他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菩提祖師讚許看了他一眼,再次稱好。
“重明,你很好!”
“多謝師傅稱讚。”墨非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說實話他也就是站在現代網絡論壇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所謂旁觀者清。
但這些事兒他都不關心,天界角力,對他來說太遠太大了。
他想的是七十二變、想的是筋鬥雲、想的是長生不老,眼睛一直盯著桌上油燈,似乎從那豆大的火苗裏看到了自己身披紫金鎧甲的模樣,心裏不由得湧起一陣澎湃之情。
“你以為信佛如何?”
“弟子覺得佛教也是育人向善,信也沒什麽。”墨非收回目光,“但要有足夠的生產力維持人的生存。”
“生產力?”菩提祖師因這個現代名詞微微一怔。
額,這個詞兒是恩格斯定義的,看來需要解釋一番,墨非微微抬頭道:“就是人通過工具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比如蓋房子、種糧食,如果人的工具好些、勞動技巧高些等等生產力就越高。生產力高了,那人就不會挨餓受凍,日子好了,信佛信道那沒有任何問題。可是如果人連飯都沒吃,那恐怕就顧不得信仰什麽了。”
“妙語!”菩提祖師豁然一笑,衣袍撫動,竟將墨非說的話,用仙術刻在了竹簡上。
墨非卻慚愧欲死,心想在高中政-治課學的東西竟在這兒派上用場了,還給大名鼎鼎的菩提祖師上了一堂政治課,這可夠吹一輩子牛的,偷眼瞧了瞧正在沉吟的菩提祖師,臉都不由紅了。
“弟子惶恐……”
“你比為師想更出乎預料,以後那些道學佛學經卷不必再研習了,為師所知遠不足以教你。為師教你仙道法門!”
墨非登時一喜,像菩提祖師叩拜道:“多謝師傅成全,多謝師傅成全。”
“跟為師來。”
菩提祖師用拂塵示意墨非其身,在空中揮動了一下,噌的一聲,地板開始移位,那株梅樹也因為地板的移位挪開了三米多遠,下麵露出黝黑的地洞。
在燈光的照射下可以看到,地洞下麵是有階梯的,隻是似乎長時間沒有打開過,上麵積了一層灰塵。
墨非跟著菩提祖師往下走,估計已經深入地下一公裏,這時原本黝黑的空間忽然有了光線。
就見台階盡頭有座煙氣飄渺的巨潭,裏麵並沒有水,而是閃爍著密集的紅色電弧,就像一道道靈蛇在煙氣裏來回穿梭,所發光芒照亮了周圍環境。
仔細看時,那座巨潭根本不是石潭,而是一座大銅鼎的鼎釜,足有百米方圓,豎起來的鼎耳都有四米多高。
“師傅,這是什麽?”
……
ps:感謝書友baby徐、鎮無在qq發的紅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