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柳暗花明

字數:3592   加入書籤

A+A-




    午時剛到,於小川心情煩悶,便來到揚州城,今日的揚州城似乎比往日平靜了許多,因為今日的災民都去衙門領糧去了,而朝廷派來欽差大人,也是揚州巡邏的捕快的多不少,百姓雖然不知發生了什麽,但都閉門不出。

    明明午飯時分,各街道的茶樓人丁稀少,店小二更是守在台前打盹,於小川有幾分餓了,便尋了一處酒樓去吃個午飯,小二表現的異常熱情,又是端茶,又是詢問於小川吃些什麽,於小川滿懷心事,隨意點了兩個素菜,小二倒也麻利,不一會就將飯菜上齊。

    於小川拾了筷子準備開動,卻見一位三十左右的男子走到桌子旁,並一聲不吭坐下,待坐下之後,這男子輕聲道:“公子獨自享受,沒有美酒如何能行,同桌便是有緣,你我何不共飲一杯。”

    那中年男子招呼小二一聲道:“來兩瓶上好的紹興酒,再來兩斤熟牛肉。”那小二自是樂意伺候,轉身吆喝菜去了。

    於小川依稀記得見過這位男子,但一時之間卻是想不起來,不由拱了拱手道:“這位兄台賞臉,今日我做東請兄台喝個夠便是,不過我看兄台麵熟,似乎在哪見過?”

    “想不到小兄弟竟對我有幾分印響,看來小兄弟確有過人之處,難怪我家大人會欣賞你。”這位男子不自覺之間又將稱呼改為小兄弟,似有親近之意。

    於小川一邊接過小二手中酒菜,將美酒取出給男子倒上,方才道:“若是我沒記錯,那晚我在橋頭遇見那位前輩,兄台恐怕就在不遠處吧。”

    “小兄弟好眼力,來你我幹了這杯!”

    於小川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方才開口道:“未知兄台大名,在下於小川。”

    “在下李清風,不過我這名字太過娘們兒,別人都叫我李三刀。”

    於小川上下打量對麵的男子,發現這李三刀雖然話語之間豪爽不已,但言語之間也在打量著於小川,於小川見到李三刀外衣雖然與常人無異,但衣腳處仍然露出魚形深綠色的條紋,心中暗暗吃驚,這李三刀竟是傳言中的京師錦衣衛,於小川猛然醒悟了什麽,突然拱了拱手道:“兄台今日找我,恐怕不是吃酒這麽簡單吧?若我所料未錯,兄台恐怕是受人之托,找在下來了。”

    李三刀閃出一絲意外,道:“既然被小兄弟識破了,那我也就索性將今日來意挑明,我家主子有幾句話讓我傳達於你,小兄弟可萬萬記好了。”

    於小川麵色一正道:“兄台請說!”

    “主子讓我告訴你,當日你三條治國之道,我家主人已向天家進諫其一,如今已納入內閣實施,不出兩年,便可廣於天下,不過近日公子就要官司纏身,我家主人讓你早脫身為妙,我家主人還說,公子乃是聰明之人,奈何經驗不足,必然吃虧,若不早些脫離這泥沼之地,恐深陷囫圇,悔之晚矣,公子身懷天下之計,本該圖取正途,切莫走上錯路,天家已勢必整頓津要之地,揚州遲早變天,還望公子三思。”

    於小川細細地咀嚼著李三刀傳達的話語,一言不發,而李三刀說完這些,便不說話,而是飲著美酒,等待於小川的回應。

    於小川何嚐不明白,這李三刀便是李東陽的隨從,京城的錦衣衛,而當日所見的中年男子,竟是赫赫有名的李東陽。這李東陽的意思很明白,當日於小川無心之語,被李東陽向天子獻策,被予采納,如此李東陽便在朝中積累了重要的政績。這樣一來,李東陽便欠了於小川一些人情,李東陽又是頗具風骨之人,此番又被委任欽差,清除揚州固有實力,而於小川恰好處於這暴風之中,李東陽帶來話語,一是暗示朝廷愛才之意,二是借次機會還了人情。

    好半響之後,於小川雙手一拱道:“請兄台轉告那位前輩,小川感激其善意之舉,不過如今我已是身不由己,身為柳府之人,如今柳府有難,我又怎會脫離柳府,獨自尋求正途,若是背信棄義能換來前途明朗,小川寧願不要這前途。我雖然見識膚淺,智慧淺薄,無法拯救柳府,但我始終認為,人不負我,我不負人,柳府待我不薄,我隻能一路走下去了。”

    有道是危難之時方顯本心,於小川也不知何時將柳府當做自己的家庭,但如今在利弊選擇之時,竟無意中露出了真性情。也許是前世的社會太過複雜,也或許是大明的情誼太過濃厚,這一刻,於小川為自己而活著,為自己所在乎的活著。

    李三刀放下手中的酒杯,好半響才麵色一正道:“說來慚愧,我追隨主子多年,除了佩服我家主子和當今天子之外,再無別人,如今看來,是我太過目中無人,方才言語之間怠慢,還望兄弟原諒則個。”

    於小川見這李三刀也是個真心情,不由心中陰霾一掃而空,對大明又多了一絲明悟,取過桌上的杯盞,兩人一飲而盡。

    李三刀放下杯盞,微微一笑道:“我之所以佩服天子,是因為他不過弱冠之年,便決心鏟除大明沉積多年的詬病,兩年多以來,日夜操勞,不斷振興我大明,在下雖然不是那心懷天下之人,但也佩服其帝王心懷仁主之心。而我佩服我家主子,則是因為主子智慧過人,善讀人心,常常劍走偏鋒,屢屢出奇製勝,近兩年為天家不知解了多少憂愁,不瞞兄弟,其實我家主子還有另外一些話要告訴你。”

    於小川有些意外,道:“願聞其詳。”

    李三刀道:“我家主子,其實便是李侍郎,想必公子已經猜到,大人讓我前來找你,出了告訴你前麵的話語之外,還有另一番深意,那就是試探公子品性如何,公子身份低微,若是換了個人家,莫說還為你謀個職位,便是把你當下人仆人使喚,也是正常,由此看來,那柳府,確實待你不薄,若你棄柳府而去,大人自也是無話可說,公子懷才,不甘寄人籬下,也是正常。如今看來,公子不但胸有鴻鵠之誌,還是有情有義的真漢子。”

    “此次柳府之難,最大的危機已被公子解除,其實我家主子到揚州也有一些時日,我等暗中搜羅證據,已將主要貪汙和擾亂朝綱之人鎖定,至於柳謙柳大人,濫用職權,比如公子坐上知事一事,便是犯了王法,不過這些年終究也為揚州百姓做過不少實事。官場黑暗,爾虞我詐,誰不想將別人踩在腳下,揚州之禍,已經沉積多年,那祝同勾結同黨,私結官場,如今又使出奸計想要更進一步,早在主子預料之中,此番那祝同以為脫身在外,使出奸計想要陷害他人,又派人擅自燒毀司庫,罪大惡極,說來慚愧,那祝同在臨冬之際將揚州稅務賬目提前上表吏部,又暗自向禮部進言,說柳謙貪汙歲入,買田屯糧,此事被陛下知道,才排了大人前來暗中查探。”

    李三刀不待於小川震驚,又接著道:“若是先帝在世之時,這等陰險之計自然會成功,不過,朝廷決定親自掌管揚州津要,卻是那祝同所未料到,以為來個查無證據,再造謠作勢,能取代柳謙之職,哪知卻被你識破,如今外麵已經流傳著柳府私屯官糧,想來不日柳府就要被查。同時,百姓之中卻另有謠言,說祝同才是真正的貪官,如此一來,祝府也要被查,這一切恐怕都是公子的傑作吧。”

    於小川哪還有心思聽李三刀誇讚,忙詢問道:“如此一來,我柳府豈不是危在旦夕?”

    李三刀點點頭道:“說危在旦夕也確實如此,但未嚐沒有改變之法,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願聞其詳!”於小川若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慌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