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賣報

字數:4350   加入書籤

A+A-




    後院一間小屋,突然響起一陣敲門聲。

    門吱呀一聲開了,露出一張精致的麵孔:“於公子,你怎麽來了?”

    “額,我聽說月娥朝這裏來了,不知……”

    “你說月娥姐姐嗎?她在裏麵,於公子請進。”

    於小川踏進門檻,隻見柳月娥似笑非笑打量著自己,“相公今日竟有這般閑情?這麽早就過來處理事情了嗎?”

    “那個,我是來找王管家要點人手去幫我打點一下店門的,沒想到月娥竟趕在了我前麵。”於小川撓撓頭道。

    “我若不趕在前麵,又怎會知道原來相公還是個處處留情之人。”

    “月娥姐姐。”琴心在一旁麵色一紅,哀求道。

    柳月娥不禁莞爾,露出一絲憐愛之色道:“琴心妹妹,我不過是拿相公開個玩笑罷了,你不用在意,不過我看琴心妹妹這般緊張莫非你告訴我的事情都是假的?你是特意來京師找相公的吧。”

    “琴心怎會騙月娥姐姐,再說,我與於公子,不過萍水相逢而已,不是你想的那樣。”

    柳月娥將於小川曬在一邊,如今氣也灑了,收了小脾氣道:“相公,多謝你照顧琴心妹妹,月娥不會怪你的。”

    “那個,你們認識?”於小川見兩人親密無間,不由問道。

    “見過幾麵,相公不知也很正常,月娥從未提起過此事,對了,相公今日的來意,我已向王管家說明,他已經答應從店中抽出幾人幫你打點店門,怎麽樣,月娥辦事麻利吧。”

    於小川賠笑道:“是,月娥辦事,我當然放心。萬事俱備,如今我們還差一個會活字印刷的工人,我找人打探了好幾日,皆是無功而返,可見會這技術的人少之又少,而會的人大多都被造作局,工部要走了,上哪找去。”

    琴心突然插嘴道:“於公子要找這會活字印刷的工人做什麽?”

    “是這樣,我想辦一家報館,簡單的說就像印刷書一樣的東西,怎麽,琴心認識這樣的工人?”

    “琴心並不認識會活字的工人,不過早年琴心還在春軒閣之時,有幸學得此技藝,若是公子不嫌棄,琴心願意效勞。”

    於小川詫異之餘,驚喜道:“琴心姑娘,你真是我的大恩人呐,有琴心姑娘幫助,大事可期,大事可期啊。”

    “咳,相公……”

    於小川咂咂嘴道:“失禮了,琴心姑娘,那待我將報館裝修完畢,還請移駕報館,助小川一臂之力,當然,我不會虧待琴心姑娘。”

    “於公子客氣了,琴心能幫到公子,琴心心中也會安穩一些。”

    於小川見此間事了,轉身道:“月娥,琴心姑娘,你們聊著,我去和王管家商議一下。”

    這幾日,於小川從胡百戶那裏告了假,專心指導從王管家那裏調度過來的下人,將報館裝修一番之後,又去弄了一些印刷的器具安上。如今報館已打點好,隻要拿出文章,便能進行第一批報紙的印刷了。

    在報館裝修的幾日,於小川熬了幾個夜晚,終於將第一份稿紙排布好,並仔細地校對了一番。

    於小川將第一份稿紙遞給來到報館的琴心道:“琴心姑娘,你看看,這份稿紙如何?”

    琴心接過稿紙,剛看了幾眼道:“當朝文人李大人的手跡,咦,這裏還有三大文學代表人物的手稿,於公子,這些你從哪裏弄來的?”

    於小川麵露神秘道:“這是一位前輩對小川的友情支持,他可是費了幾日心思才弄到手的,這可是這第一份報紙的賣點,當然若隻是這些朝廷高高在上的人物,又怎能滿足天下之人的口味,琴心請接著看,看看這些有需要改進的嗎?”

    “咦,這裏竟然有一篇農商賦,這文是出自何人之手,竟敢公然斥責這些富商為富不仁,也太過大膽了一些,嗯?似乎不對,這後麵怎麽又大大地推崇商人在曆史上的重要地位,琴心也偶讀過些書,但未見有人這般先抑後揚,簡直是神來之筆,不過,這樣會不會引來天下士子的不滿?”

    於小川神秘一笑道:“我要的就是天下的士子不滿,讓他們嚷嚷。對了,報紙一些偏角之處,我還加了一些江湖小事,增加一些可讀性。”

    琴心瀏覽完手稿道:“於公子真是思維超前,聰明過人,這報一出,必引來天下士子搶讀。”

    “但願如此吧,對了,琴心姑娘,麻煩你在明日之前趕出一千份來,不能多,也不能少。”

    “於公子還為告訴我這報紙叫何名呢。”

    於小川拍拍頭道:“光顧著想別的事了,竟忘了這事,名字我已想好,就叫做‘名人報’吧。至於這報館,我已尋了高人為我寫了匾額,明日便能揭曉了。”

    琴心將手稿細細收好道:“於公子放心,明日之前定能完成任務。”

    “有勞了。”

    ……

    第二日清晨,錦繡街傳來一陣劈裏啪啦的鞭炮之聲,引來了街坊鄰居的圍觀,隻見屋簷下方的匾額被一張紅布遮掩,看不清匾額上寫的什麽。一陣鞭炮聲過後,隻見一名年輕的少年對著圍觀的人群說了幾句,手一拉,匾額終於浮現在眾人的眼前。

    “名人坊?”

    “這是什麽名字?賣布的?買胭脂的?”眾人議論紛紛,就在此時,這間名人坊走出幾名十一二歲的孩童,這些孩童穿著樸素而幹淨,腰間挎著一個布包,裏麵不知裝著什麽,這些孩童分散開後,突然用稚嫩的口音吆喝道:“賣報了,賣報了,新鮮出爐的報紙啦,裏麵有當朝文人李東陽先生的親筆真跡,五十文一份啦,要的請快。”

    “賣報了,買報了,新鮮出爐的報紙啦,天災無情人有情,商人王富貴舍錢救貧窮,大明當今的大善人啦,五十文一份啦,要的請快。”

    ……

    “什麽報紙,五十文一份,你當我們是傻子?”

    “就是,我看不就一張破紙嗎?竟幹漫天要價。”

    “賣報啦,梁山伯與祝英台,最後結局大猜想,諸位秀才莫要錯過了,要的請快!”

    ……

    “於公子,五十文一份的報紙,會不會太過了?”

    於小川神秘一笑道:“人之所以讓別人捉摸不透,就是其思維和想法過於古怪,若是價錢太低,雖然能賣出去,但影響卻差了許多,你等著看吧。”

    ……

    與錦繡街相鄰的文廟,一間茶肆矗立在旁邊,數十名貢生在交談著三年一次的殿試,更有一些商人在談論著生意上的事情,偶爾有賣唱的,乞討的,前來向這些人討個喜氣,當然,這些人自持身份,自然也會給上一些。

    就在此時,一名孩童走到一個貢生前,也不說話。

    這名貢生看了眼前孩童一眼道:“今日乞討的人不少,但像你這般幹淨乞討的孩童,到也少見,這裏有些碎銀,拿去吧。”

    孩童也不接過銀子,突然開口道:“賣報了,新鮮出爐的名人邸報,裏麵有當朝禮部右侍郎詩詞真跡,五十文一份,要的趕快啦。”

    這些貢生聽得小孩叫喚,皆是麵露疑惑,邸報這東西,大家都聽過也見過,無非是天子聖諭,或是官員升降獎賞,朝廷訓示等等,這名人邸報是什麽,大家卻是一頭霧水。而這報紙還賣五十文一份,未免貴得離譜了一些。大家都毫無興趣,到是有幾名貢生低頭沉思著什麽。

    終於有人忍受不住好奇,說道:“三年一次的殿試就要開考,如今又出現這名人報,難不成其中有什麽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