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一報難求
字數:4182 加入書籤
名人坊,於小川伏於案後,用毛筆寫著些什麽,而琴心則在一旁觀看。
“於公子的書法,似乎比之幾月前又有所精進。”
於小川頓了下道:“算不上精進,隻能說是堪堪入門了而已,像吏部右侍郎王大人,禮部侍郎李大人等名滿天下之人,那書法才叫一絕。我這自個琢磨,登不得大雅之堂。”
“於公子過謙了,像這種別具一格的字體,已經走在了無數人的前麵了。”
於小川微微一笑,並為反駁,就在此時一名家丁進來道:“公子,外麵來了一群秀才,說是……”
於小川放下筆墨道:“他們說什麽,你盡管說來。”
“他們說公子是朝廷反派,竟冒天下之大不韙,要與全天下的士子作對,還揚言說要向朝廷檢舉你,公子,這可如何是好。”
“無妨,他們這是雷聲大雨點小,他們這麽做,你以為他們真是仁義之軍?有道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且看他們所為的利是什麽吧。”
“你們這麽堵著,是什麽意思,還不讓你家主子出來,你當我等是什麽人,大明農商,何敢比肩天下士子,當真膽大包天。”
“誰膽大包天,豈是你說了算?”人群中突然響起一道響亮的聲音。
“你是何人?竟敢幫著他人說話?”
於小川淡淡一笑道:“我是何人?哈哈,原本以為來了一群來不得的人,結果卻是一群隨波逐流之輩,你們要找的人,便是在下,我問你們,你們到我館前,有何指教?”
“就你?你就是東家?你沒發熱吧。”人群中突然爆發出一聲嘲笑。
於小川麵色一冷,吼道:“爾等無知之輩,自以為讀了幾日聖賢,便整日自詡士子,你們配嗎?我說農商就比你們這等膿包有智慧,怎麽了?嗯?看看你們身上穿的,吃的,哪一樣不是出自農商之手,虧你們還自詡讀了聖賢書,你們不羞恥,本公子還感到羞恥呢。”
於小川這一言,無異於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人麵色通紅,想要發作,又不得不自持身份。一時之間竟無人做出頭鳥。
於小川搖搖頭,有些意興闌珊,若這些人真的代表了大明的俊秀的話,恐怕大明氣數將盡,國之將傾。
突然人群中竄出一名粗麻衣青年,年約二十,他向於小川施了一禮道:“這位公子,小生李幽,家裏世代從商,至我這一代,家道中落,小生連考兩屆,皆是無功無名,小生自恃讀了幾日聖賢,雖不能與天下士子相比,但小生以為公子言語欠妥。”
於小川瞧前麵的青年年齡與自己相仿,說話又有禮有節,不卑不亢,不由道:“好說,這位小哥,我失言之處,還請指出。”
“小生已說過,祖父,家父皆是商人身份,以前家裏也還殷實,可是近幾年以來,經商一途越發難做,如今已是關門自守,全無收入。因此,小生以為,隻有獲得功名,才能改變這一切,農商雖然能在物什一途滿足眾生,但終究太過勢單力薄,無法持久,小生才疏學淺,不敢比之於他人,但絕不苟同公子斥天下士子之功利於農商之下。”
於小川突然拍拍手掌道:“若是公子未出現之前,我還真是要揚農商而棄那些自詡士子之人,如今看來,真正的士子都是大隱隱於市之人,公子雖然說得有些道理,但光說服我是沒用的,公子要將此事說於天下,讓大家知曉你的觀點,我才會服輸。”
李幽麵露一絲尷尬道:“小生不過隨性而為罷了,再說小生隻是道聽途說,並未見其農商賦一文。再者,小生說的話,隻能代表自己而已。”
於小川從袖口取出一份邸報道:“既然如此,公子不妨拿這份報紙看看,在寫一份反駁的文章與我,說不定能上這邸報,對了,這份邸報可是最後一份,如今就算是花費更多的銀子,也買不到了,現在贈與你吧。”
李幽麵色一喜,接過報紙道:“看來公子並非不講道理之輩,小生有一疑問,望公子解惑。”
“你且說來便是。”
“你這邸報既然公諸於眾,可能登載我等筆下之文?”
於小川提高一些聲音道:“自然,這邸報本是公眾讀物,大家若是有好的文章,不妨交由館中掌管之人,若是有真才實學,登上這頭版,也未嚐不可。當然,若是像某些自詡才華之人,想要上這邸報,卻是難之又難。”
“哼,我等有沒有才華,你未看過,又怎會知道,我還偏不信了,我這裏已有寫好的文章五篇,你既然自稱東家,可願收下這稿紙?”
於小川走向那說話之人,接過稿紙道:“當然願意,隻要你有真才實學,本館歡迎之至。”
“我這裏也有一份。”
“我這裏。”
“小生偶得佳作,今日恰好帶在身上,還望東家收去看望一二。”
於小川沒想到這些人竟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寫了這麽多文章,不得不讓幾名下人來打點這一切,自己找了個空隙,逃離出了人群。
琴心將門外的一切看在眼中,見於小川回來,麵帶擔憂道:“公子那番憤慨之言,恐怕是刻意為之吧?可是公子別忘了,雖然這些秀才並無任何勢力,可他們畢竟代表了一類人,你這樣攻訐他們,就不怕引來禍事嗎?”
於小川神秘一笑道:“京師太大,水太深了,想要攪渾,就得下點猛料,至於惹出什麽麻煩來,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這些人急於功名,隻有將他們激怒,才能引起更大的效果。”
“公子一言一行皆是異於常人,琴心識人無數,不得不佩服公子才華。”
於小川被這麽一誇,有些不好意思道:“哪裏哪裏,這些想把戲別人未必就沒想到,隻是不屑於用罷了,像我這等小人物,反而不在意什麽名節了。”
“公子以前雖然是小人物,可從今日起,就不再是小人物了。都快成了別人眼中的香餑餑了。”
“是嗎?我怎麽沒覺得。”
“那是公子自謙……”
“咳……但願是這樣,琴心忙著,我接著去弄稿版了。”
有了這些外來的稿紙,於小川就不用耗費更多的精力去挑選素材了,但如今名人報剛起步,選取文章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比如這頭版,當然是要留給已經名滿天下的文人的,這樣就能凸顯名人報‘名人’的效應,這扉頁,自然是要挑起新的矛盾,讓更多人去關注他,去思考他,這個朝代的人們,生活實在太單調了,出了一件新鮮事,自然很容易就能一傳十十傳百,這個時代信息傳遞相當落後,但它毫不影響天下人對新事物的關注。再在報紙的其他地方加入一些諸如故事,笑話等等一係列的東西,這樣就能讓報紙全麵起來。這也是於小川考慮到不同人群都會看到報紙的緣故,就比如,商人未必去看文人賣弄詩詞,而文人又未必去看商人如何行商一樣。可是於小川做的這一份報紙,足夠滿足大眾的口味。
翌日清晨,名人坊的第二份報紙早早出爐,又有數民孩童散於街道茶肆賣報,這些孩童剛一出現,便被人圍上去,搶購他們手中的報紙。今日的報紙量依然是一千份,而更多的人好奇於這邸報到底寫了什麽,所以強買之事越加激烈。很多人更是花更多的價錢,希望從別人手中買回來。
還未至中午,一千份已經賣完,於小川沉思半響,決定再趕製出一千份來,一旁的下人不解問道:“東家何不多做一些,這樣能賺取更多的銀子。”
“不急,咱們一定要吊足了胃口,才讓他們吃飽,當然,要讓他們隻吃個七分飽。”
下人不明所以,隻得麵帶疑惑,繼續趕工去了,雖然才剛剛入市兩天,京師已是一報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