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兒女情(求收藏)
字數:4225 加入書籤
“啊切!”於小川打了個噴嚏,深吸了一口鼻子道:“這天怎麽這麽冷,要感冒了嗎?”於小川回到柴火邊,將衣衫烘烤幹,離開少林寺,朝柳府方向走去。
於小川渾渾噩噩走到柳府,柳月娥迎麵走來疑惑道:“相公,你去哪了?你外套呢?”
“你說外套啊,我感覺太熱,就脫了下來,不小心丟了,啊~切”於小川又打了個噴嚏。
柳月眉頭一皺道:“相公,你身子本來就不好,還這樣作踐自己,快進屋歇息,我去弄些薑湯來。”
於小川喝完柳月娥送來的薑湯,躺在床上昏昏欲睡,看到柳月娥麵帶關切之色,於小川微微一笑道:“月娥,讓你費心了,這個,送給你,希望你喜歡。”
柳月娥接過於小川從懷中取出的笑麵佛,輕聲道:“相公,你去那少林寺,便是為了這個?”
“也不盡然,我隻是對那裏仰慕已久,想去看看而已,這個東西,我看著還不錯,便買下了,雖然不貴,但希望月娥喜歡。”
柳月娥細細收起笑麵佛,麵露一絲溫柔道:“隻要是相公買的,我都喜歡。”
“喜歡就好,我先睡一會,明日還有去國子監當值,勿要耽誤了才好。”
“要不,相公等病好了再去,拖延一日,應該不會又問題的。”
“這事,明早起來看吧,月娥,你去忙吧,我躺一會。”
“我要陪著相公。”柳月娥為於小川捋了捋被子道。
於小川麵帶微笑,昏昏睡去。
……
坤寧宮,朱佑樘與張皇後坐於榻前,朱佑樘麵帶慍色,而張皇後則笑臉解釋著什麽。
“皇上,你就別擔憂德清了,你剛上完午朝,不如小憩一會吧。”
“皇後,朕不是告誡過你多次了嗎,讓你看著德清,不要讓她出去,若是她有個三長兩短,朕怎麽向太妃交代,再說德清這丫頭,性格多變,誰知道她會鬧出什麽亂子來。”
張皇後見朱佑樘一臉焦急,又見德清現在尚未歸來,心中也不由焦急起來。就在朱佑樘和皇後沉默之時,一名太監匆匆進來道:“皇上,德清公主回來了。”
朱佑樘舒了一口氣道:“這丫頭,真不像話,你去傳話,讓她來見朕。”
“回皇上,德清公主說身體不適,不便見皇上,還望皇上體諒。”
朱佑樘歎一口氣道:“罷了,隨她去吧,朕有些乏了,皇後,你待朕去看看德清。”
張皇後起身道:“皇上你安心休息,我去去就來。”
絳雲閣,德清換上了一身厚裝,依著樓閣的闌珊出神,一會之後,一名宮女端著一件青衫上來,將托盤放於桌上道:“公主,這衣服已經洗幹淨了。”
“知道了,你去領賞吧。”
德清公主玉手撫摸著青衫,眉頭緊鎖,往臉頰摸了摸之後,突然撲哧的一聲笑了。
“德清,一個人在這笑什麽呢?你不是說病了嗎?”張皇後不知何時,進了殿內,將德清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裏。
德清若受到驚嚇的小鹿,將托盤藏於桌下道:“姐姐,你怎麽來了?”
“我能不來嗎?你那皇兄又怪罪我了,德清,以後就別出宮了,不然我真保不住你了。”
德清若想到什麽,神色一暗,努努嘴道:“姐姐,德清知道了,我以後都不出宮了。”
“但願你說話算數,既然你無事,我要回去了。”
“恭送姐姐。”
張皇後搖搖頭道:“你這丫頭,往日百般挽留我,今日就像不願待見我似的,姐姐白疼你了。”
“哪……哪有,德清隻是想著姐姐還要去陪皇兄嘛。”
張皇後笑道:“德清,你終於長大了,懂得體諒姐姐了,對了,德清,別忘了我告訴你的計劃。”
待張皇後走後,德清慌忙從桌下取出衣衫握在手中,德清四處張望之後,將青衫放在一個較為隱蔽的地方。
做完這一切,德清似輕輕歎了一口氣,心中像多了什麽,又像丟了什麽。
小倩從門外走進來說道:“公主,今日你怎麽會和那人在一起,而且公主你身上怎麽披著他的衣衫,這是怎麽回事?”
“小倩,這是宮裏,今日的事情,你要爛在肚子裏,知道嗎?你要是再好奇,別怪我不講情麵。”
“婢女知道了。”
德清沉吟半響道:“對了,今日那公子叫什麽來著?”
“婢女不知道。”
“我是真的問你。”
“婢女真的不知道。”
德清揮揮手道:“你下去吧,幫我準備明日的衣衫,我要去國子監。”
“是,公主。”
翌日清晨,於小川依然覺得有些鼻塞,但還是堅持到國子監去當值,一路之上,於小川費力地回想著有關國子監的資料。
國子監是中國隋代以後的中央官學,為中國古代教育體係中的最高學府;同時作為當時國家教育的主管機構,隸屬禮部。國子監具有一定程度的監國功能,可以彈劾官員和國政,盡管這功能自宋朝以後已不甚明顯,到了明朝中葉,國子監依然保留了其幾個功能,其一是協助國家舉行科舉考核;其而是負責對國家最優秀學子的教育工作;其三規管士子的德行、操守。
於小川回憶著國子監有關的資料,不由有些頭大,自己雖然是人見人畏的錦衣衛,可到了這國子監,這些士子未必能將自己看在眼中,至少,以如今自己的身份來說,不過就是現代保安一般,負責國子監基本的安全罷了。
而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於小川有機會接觸代表大明最高條件最好的先進文化群體,從這些天之驕子身上,能窺見大明文化的冰山一角。
明朝由於首都北遷,在北京、南京分別都設有國子監,於是設在南京的國子監被稱為‘南監’或‘南雍’,而設在北京的國子監則被稱為‘北監’或‘北雍’。位於紫禁城東城區安定門的成賢街,與雍和宮相鄰而建。
於小川進入國子監,尋到了接頭之人,隻見此人年約四十,雖然身上穿著一件魚尾服,但一臉病懨懨的樣子,他見於小川前來換班,麵帶疑惑自語道:“錦衣衛啥時候出了這麽年輕的校尉?既然這麽有能耐,怎麽又會到這國子監來?”
不管怎麽說,這名校尉都難掩脫離苦海的笑容,於小川麵露疑惑,不由想道:“我剛剛升遷為校尉,胡百戶不會是想考驗我吧,這地方怎麽看都像個監獄呀。”
於小川尋了個住處,簡單打點了隨身攜帶的日常用品,便打算去探一探國子監的人文風貌。
國子監分為國子學,太學,廣文館,書學,算學等,內有官員祭酒一名,相當於後世的校長,司業,兩名,相當於副校長,監丞一名,相當於後世人見人怕的教務處主任,另外便是授課的博士,貢生,監生等等。而這些貢生,監生主要學習禮、樂、律、射、禦、書、數等。在明朝時期,謀求仕途發達的文人學士們最大榮耀莫過於畢業於國子監、殿試時考取進士金榜提名並刻名於孔廟,從而光宗耀祖,在家鄉刻立牌坊;還可飛黃騰達,在朝中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