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開業前夕
字數:4078 加入書籤
於小川麵色一正道:“多謝牟大人坦言相告,我之所以打聽這些,是想利用咱們錦衣衛得天獨厚的資源,做一些生意上的買賣,牟大人想必知道,咱們大明南北東西各處官道閉塞,信息傳遞極慢,可是咱們錦衣衛就不一樣了,咱們的信息能以最快的速度傳送至各地,實不相瞞,在未來的半年或者一年以內,我想請各地的錦衣衛幫我收集各種商業信息,比如玉米高粱,布匹絲綢等價錢的差異,牟大人以為如何?”
牟斌眉毛一抬,說道:“於校尉,你可知你現在在說什麽嗎?堂堂天子親軍,幫你收集這些無用信息,莫說本官不同意,就算這些暗哨也未必會花心思在這上麵,還有,本官不知你打的什麽算盤,但如此那錦衣衛當兒戲,你不覺得太過了嗎?”
於小川站起來道:“牟大人,小川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如此大事,豈會當做兒戲,咱們是天子親軍沒錯,可牟大人不要忘了,如今這朝中為天子效力的可不止咱錦衣衛,除此之外,有些事情乃是聖意,皇上身居高廟,咱們既是天子親軍,理應為皇上分憂,牟大人難道不明白下官今日所做乃是為了誰嗎?”
牟大人看了看於小川手中的龍形玉佩,若有所思,沉吟片刻道:“本官問你,方才你所說可是皇上授意?”
“非也,牟大人,咱們身為臣子的,除了要聽命於皇上所說之外,還要做皇上想做而不能說的事情,大人想想,以當今的局勢,若讓一些臣子知道皇上現在的目的,隻怕要撞牆斷腕了,可是咱們大明要富,從商是最快的最有效的效果,看看京師這些商人,大人難道不眼紅嗎?雖說商人位賤,可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些事皇上不能說不能做,我而們這些人恰恰是可以不可為而為之的。”
牟斌有些意動,說道:“其實你說的本官何嚐不知,可是此事若要傳言出去,這天恐怕要因此而變,到時候受牽連的可是你我,當然,本官為皇上,可以肝腦塗地,但別人未必知曉我等忠心。”
於小川淡淡一笑道:“牟大人,誰是忠臣奸臣可不是別人一張嘴說了算,咱們隻要將事情做好了,結果自然明了。”
“好,本官可以答應你的請求,不過本官提醒你,短時期內錦衣衛的確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可是時日一久,恐怕很難維持的,這一點你可要想清楚。”
於小川麵色一喜道:“原本借用錦衣衛的力量是因為時間太緊迫,待度過了眼前的難關,我自會培養一批人到全國各地的,除此之外,牟大人盡可向錦衣衛傳言,凡是提供信息到我這裏的,都可以領取一筆酬勞。”
牟斌點點頭道:“如此甚好,於校尉,本官問你,你既然興如此大的排場,你哪來資金?若有需要,本官可以幫助一二的。”
於小川哪能讓更多的人攪合進來,麵露感激之色道:“多謝大人,其實這次的商業投入,花不了多少銀兩,多則幾十萬,少則幾萬足也。”
牟斌麵色一變,尷尬道:“既然你不需要本官的幫助,那便算了,本官對經商一途毫無興趣,至於你從哪來的資金本官也不想過問,你好自為之,莫要負了聖意。”
於小川見牟斌以為是皇上在幕後支持自己銀兩,也不點破,隨意寒暄了幾句,便出了北鎮司府。
於小川出了衙門,心裏微微一鬆,處理完最艱難的一步,接下來,便是謀劃如何做生意,如何開張和賺錢的問題了。
或許在賺錢一途並不是於小川所擅長的,但對於如今大明最缺少什麽,最需要什麽,於小川可是大有信心的,於小川曾細細研究過關於明朝信息的流通方麵的知識,於小川驚訝地發現,除了官家信息采用驛站傳送之外,諸如商業上的信息傳遞,幾乎為零,比如,巴蜀茶商在正月知道京師急需苦丁和普洱紅茶,想從中賺取一筆,待將這些茶葉收集進京之後,發現京師人根本不喝這種茶葉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便是信息傳遞間隔太長,京師人在夏季需要普洱茶解渴,若過了這個季節,誰也不願意喝這種涼茶了。
於小川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將信息傳遞作為第一賣點,收集各處商業的價格等等,說白了相當於一個情報部門,天下商人最看重的是什麽,就是供求的實效性,無論是南北走私還是東西買賣,商人希望的是能從中賺取最大的差價,當然,能最大降低風險行也是商人看重的。
可是這個時代信息傳遞實在太慢了,即使有的富商在各地開有分舵,信息傳遞也未必健全,當然,也有的商人想到了建設一個信息傳遞站點,但實在是太耗費人力和財力了,最主要的是,這個時代的商人,大多都從事單一的商業,比如隻經營布匹,或是隻販賣糧食等等。
接下來的幾日,於小川要麽伏在案前細細思索,要麽快速寫著什麽,偶爾也會往煙花胡同走走。
這幾日煙花胡同附近想要盤出的店要價明顯高了起來,因為這些店主發現,最近來租賃或是盤店的人明顯多了許多,這些來盤店的人看起來來自不同的地方,有的外形粗獷,似北方人,有的外表文弱,似江南書生,不過這些來盤店的人都精明無比,這些店主想要從中賺取黑錢,千難萬難。
就在這些店主待價而沽的時候,發現來詢問店麵的買主出價越來越低,不得已之下,這些店主隻好以低價將店盤出去了。
複幾日,京師的工匠們似乎很受歡迎,總會有人找上門來要求他們去幹活,報酬還相當豐富,唯一讓這些工匠感到不安的是,這些雇主一再叮囑要對所做的事情保密,還簽了白紙黑字的契約。一開始這些工匠還擔心上當受騙的問題,可是這些雇主每日結算工錢,對自己還頗為客氣,這些工匠終於放下了心頭的石頭,安心幹活。
最近過往煙花胡同和錦繡街的行人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店門被隔離起來,裏麵偶爾傳出一些奇怪的聲音,而最奇怪的是,這些店門外站著一兩個凶神惡煞的人,不準他們往裏看。這些行人越發好奇了,你不給看,我偏要看,老子來煙花胡同就是找樂子的,莫非這裏麵有什麽好玩的?
又幾日,京師的商人似乎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他們紛紛派出精明的人打聽著什麽,不過這些人除了能從外麵看到被包圍起來的樓閣,便再也看不到什麽,也打聽不到什麽了。可越是這樣,商人們就更奇怪了,這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商人們坐不住了,往來的行人卻樂了,為何?這麽神秘的事情,可越發的少了,難道這些店都是迎春園?賭坊?眾說紛紜。
五月初,京師的燥熱讓來往的行人心煩意亂,人們無心在烈日之下交談,而是尋了一個陰涼的棚子,或是酒樓,交談著京師街頭巷尾的趣事。
“李兄,我敢打賭,煙花胡同那幾家店一定是妓院。”
“我看未必,賭坊的可能性大一些,這一代的賭坊太少了。”
……
“嘿,聽說了嗎,煙花胡同那邊裝修的店今日開業,聽說所有店麵皆是一樣,不知是哪家的大手筆。”
“我早就知道了,聽說這些店的名字統一叫做名人坊,真是意外啊。”
“就是出名人邸報那家嗎?”
“正是。”
“我還以為是陶員外家盤下來做煙花生意呢。”
……
街頭上,無數報童手中攥著報紙,高聲吆喝道:“送報,送報,今日邸報免費,人人有份!”
“送報,送報,煙花胡同名人坊,今日開業破天荒,預知趣事幾時有,領取邸報解憂愁。”
茶肆內,酒樓內,無數報童吆喝著,將手中的報紙送給客座上的食客。
“嘿小孩,給灑家來一份。”
“竟有此等事情,小二,本公子這裏,你瞎了嗎?來一份,不,來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