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洗牌

字數:4192   加入書籤

A+A-




    於小川原本對這些東瀛人動私刑的,可是為大局著想,終究是將這些東瀛人丟給了錦衣衛。還好當初有準備,要不然名人坊還真被人一鍋端了,有道是砌灶容易燒火難,若真傷及根本,想要再次重振旗鼓,那就千難萬難了。

    凡事有利有弊,經過東瀛人這麽一鬧,短期內名人坊的生意肯定要受到一些影響,可是從長遠考慮,今日之事未必不是試金石。不過此事也給於小川提了個醒,看來名人坊的存在的確妨礙了不人的前途和利益,以後行事應該更加小心才是。

    相比名人坊這邊出事來說,紫禁城才是鬧翻了天,原本好好的一樁美事,被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給破壞了,皇上再次遇刺,說明什麽,說明群臣無能,守衛無能,至少短期內,朝廷又要來一次洗牌了,皇上的震怒不是誰都承受得起的,一幹負責京師安全的武將和臣子,如坐針氈,度日如年。

    而吳寧遼的死,多少成為了臣子發泄的借口,明眼人都知道,皇上遇刺,吳參將肯定是從中動了手腳的,至於內情是什麽,大家卻又不太想知道了,因為這些臣子簡直是精明到家了,該知道的,一點也不含糊,不該知道的,絕不多打聽半句。

    轉眼已經過去兩天了,宮廷內,皇上遇刺成了大事,當軍機之事來抓,京師外,皇上遇刺成了小事,擊殺了韃子成了大事。茶肆,客棧,說書的,唱戲的,各種傳言版本漫天飛,過程是複雜的,結果是有利的,好皇帝年年誇,今朝勇士占鼇頭。

    對於朱佑樘來說,內心其實挺複雜的,一方麵,在諸國麵前擊敗韃子,展現了一下大國神威,多少也起到了震懾的作用,至少那些宵小之輩不敢再有小動作,另一方麵,紅衣教竟然敢在眾目睽睽之下謀劃弑君大計,其用心之險惡,已是昭然若揭,如不趁早徹底鏟除,其影響之深遠,朱佑樘簡直不敢再想象下去。

    而對於名人坊遭襲一事,朱佑樘其實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畢竟一樣新的事物出現,多少會引來反彈之勢,好在於小川此人頗有些本事,終究沒鬧出什麽事情來,最終的結果反而對朱佑樘來說是好事,東瀛,果然是賊性不改,是該收拾收拾了。

    朱佑樘這兩日一直沒有上朝,其實是在暗暗思索和觀察群臣的反應,以便自己重新洗牌。

    京城的關鍵武將應該換一換了,畢竟守衛之職,責任不可謂不大,可是到底怎麽替換成了朱佑樘最頭大的事情。

    當然,從這三百名火統兵中選出一些有才幹的人出來也是可以的,畢竟他們的忠心,天地可鑒,唯一麻煩的是群臣非議和連綿不斷的勸諫,朱佑樘決定以後讓自己更果斷一點,有時候實在過於順從臣子的意思了。

    第三日,朱佑樘終於重新上早朝,臣子們來得很齊,彎佝僂得很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朕因為前幾日遇刺一事心有不逮,故而未曾上朝,讓諸位愛卿費心了,朕今日上朝,卻是為了我大明勇士,兩日前的比試,想必諸位愛卿也看見了,有些人有向外之心,一直軟弱卑躬,實在讓朕失望。朕意,凡無軍銜者,連升三級,有軍銜和職位者,酌情提升功勳,有大功者,另賞,劉大夏,此事就交給你來辦吧。”

    “臣領旨!”

    朱佑樘頓了頓,說道:“另外,朕決定,重新分配京師一切防務職位,這件事,朕會親自過問,還望諸位愛卿恪守本職,否則,休怪朕不將情麵。”

    看著群臣不反對,朱佑樘麵露滿意之色,說道:“諸位愛卿可還有事啟奏?”

    一幹臣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無一人站出來,朱佑樘站起來道:“如此,退朝!”

    原本以為皇上會大發雷霆,誰知皇上不溫不火,著實讓人捉摸不透,最為難的人莫過於劉大夏了,說起來他這兵部尚書當了好幾年,平時處理起公務來得心應手,可是今兒皇上卻丟給自己一個燙手山芋,讓劉大夏好生鬱悶,為何?這些火統兵很多都是一些無官無職的人,你要說賞他們一些金銀珠寶,這卻是最熟稔不過,如今倒好,人人升官,聽起來挺容易的,可事實上京城裏麵的沒一個官職都有嚴格的標準和數量限製,這一下子多出三百人來,讓劉大夏徹底傻了眼。

    不過劉大夏不愧是朱佑樘的肱骨之臣,經過一開始的迷茫之後,劉大夏終於抓住了皇上的真正意圖,不就是更換武將,提拔有用之人,忠臣之將嗎,劉大夏心思活泛起來,花了些時辰,終於把一本厚厚的折子寫好。

    劉大夏將最後一名火統兵安排好後,正得意自己傑作之時,突然,劉大夏遇到了一個更大的難題,如今吳參將已死,這首功自然就落到了於小川頭上,這可讓劉大夏徹底沒轍了,為何?這於小川身份太過敏感與複雜了,第一,他是錦衣衛的人,你若讓他當個百戶,千戶,這事自己說了不算,畢竟自己職權還沒那麽大,手也不可能伸得那麽遠;這第二,劉大夏深深的知道於小川是當今皇上身邊的紅人,雖然朱佑樘從未提起過,可劉大夏心裏明白,這廝對皇上來說重要著呢。賜給他一個官?讓他風光一把?劉大夏很快推翻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武人從官者,例子也不在少數,可是此人也真是太奇葩了一些,至少在兵部,還真麽有適合他幹的職位。最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於小川第二次救了皇上,這是一個忠臣,這是毫無疑問的,這第一次救了皇上,已經將於小川寒磣了一次,這一次怎麽也要官升兩級,才對得起皇上,對得起擊敗韃子的功勞吧。

    劉大夏左右不得其法,唏噓一聲道:“皇上也真是的,我都這把老骨頭了,還把這種事情丟給我來做,真是難為情啊。”

    劉大夏想不出法子來,索性裝糊塗,不將於小川的功勞寫進折子,直接交給了皇上,朱佑樘看完折子,對劉大夏的安排頗為滿意,不過很快,朱佑樘就皺了皺眉頭,劉大夏隻能苦笑一下,埋頭繼續裝糊塗。

    然而朱佑樘也像忘記了於小川一般,點點頭道:“劉愛卿,就按你說的去辦吧。”

    於小川終於處理完了名人坊的事情,一屁股坐在柳府後院中悠閑地享受這難得的時光,柳月娥似乎難得乖巧地坐在一旁為於小川剝著幹果瓜子,而紫川則索性和琴心姑娘在一處桌子上對弈,圍棋在宋朝盛行一時,雖然到明朝淡了許多,但尋常之家的人多少也懂得一些,不過從琴心和紫川的表情上看,琴心的棋藝更加高明一些,每每建議紫川悔棋雲雲,紫川這丫頭卻也有些傲氣,從不悔棋,當然,結局就是被殺了個人仰馬翻。

    外麵的喧囂說近也近,說遠也遠,柳謙最近似乎也很忙的樣子,今日難得的露了一次麵,不過見於小川倚著靠椅倦倦睡去,也沒有打擾。

    清夢易驚擾,來人竟然是李衛,他先是對於小川大大的拍了一番馬屁,又對於小川說了一些佩服之至的話,當然,最終目的還是很明顯,那就是向於小川表明,從今以後,我李衛為你是從,鞍前馬後。

    於小川倒也樂意,畢竟經曆過一番生死的兄弟,總比酒席之徒要靠譜得多,一直以來,自己也在朝中一無地位,二無關係,每每用人之際,總得求著錦衣衛,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樹纏藤,藤繞樹,互利互贏,大家皆是歡喜。

    不過李衛得知於小川並沒升官之事,終於表現的無比憤怒來,不過這憤怒之中有多少水分,就不得而知了,按李衛所說,以於小川的功勞,至少也得官升三級,賜下金銀無數才對。

    於小川送好不容易送走了李衛,訕訕笑道:“這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我都沒去想,你瞎操什麽心。”

    但於小川不在意,並不代表他心裏沒想過這事,於小川其實也知道,這件事難辦著呢,至少三五幾天,恐怕是沒有結果的。

    柳月娥自是將李衛的話聽了個明白,見於小川不甚在意,有些忿忿道:“相公,你說這皇上也太過薄情了一些,這別人都紅榜高懸,鞭炮轟鳴,就你還這般閑得住,真不知你是怎麽想的。”

    於小川壞壞一笑道:“高處不勝寒,我可不想被凍死,有美人兮,貪圖什麽功名利祿。”

    柳月娥嗔怒道:“相公也變得這麽虛偽了,你若是不貪圖功名,會為皇上做這麽多事?”

    於小川神色一正道:“人之一生,有可為,有可不為,功名也好,利益也好,我說不清,也道不明,不過隨性而為罷了。”

    柳月娥輕歎一聲道:“相公越是如此,月娥卻越發看不清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