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是一個假江湖

字數:5550   加入書籤

A+A-


    七位師傅在山上待了七天,各自又給少年講解了一些武學的基礎和少年感興趣的事情。

    “靖兒,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為師們也隻能做這麽多了。”

    四師傅搖著頭,語氣深長地對著少年說。少年低著頭,抿著嘴,甕聲甕氣道:“四師傅,我知道了,我會努力的。”

    旁邊的大師傅輕輕地將那根生銅打造,上頭鑄造著精致龍首的拐杖往地上一杵,道:“不是努力,是靜心,心神專一,減少雜念,不然你連靈蓍境都門檻都進不去,如何學習更高深的武學。”

    少年很委屈,但是默默點頭,他覺得自己很對不起七位師傅的培養,從五歲到十三歲,連武學的門檻都沒摸到。

    在大師傅旁邊的七師傅過來,像慈母一般用手撫摸著少年的頭,道:“大哥,靖兒心底善良、單純,自不會心生雜念,唯獨這心神專一,隻是還沒找到方法,等找到了,難保不會一飛衝天,境界會大幅提升。”

    “七妹,你就護著這小子吧,我…”

    “靖兒,你若是真的練不好武功,如何給你的父親報仇!”

    白臉的五師傅麵無表情的說了一句,讓呆氣的少年頭低的更低了,連旁邊的其他幾位師傅都覺的尷尬起來。

    “老五,怎麽又提起此事。”

    二師父將折扇一合,麵色嚴肅地看著五師傅。

    五師傅不說話,微微喘著氣,顯的有些焦躁。

    少年更覺慚愧了,覺得是自己害的師傅們吵架,低聲道:“兩位師傅不要吵,是靖兒不好。”

    大師傅歎了一口氣,道:“算了,靖兒,你好生修煉,我們往日不與提起此事,就是怕你心神不寧,感知不到真氣,將你放在這深山,也是怕你被外麵的俗事打擾。關於你們家的滅門慘案,我們會調查清楚,等你武功稍有長進,七位師傅帶你去報仇,必讓你手刃仇敵,為你爹娘報仇。”

    少年的眼眶濕了,低低的抽泣起來,然後慢慢地跪了下去,泣聲道:“靖兒,謝謝諸位師傅了。”

    七師傅過去將少年拉起,道:“我們與你父親是莫逆之交,這些是我們該做的,但是我們更希望你能手刃仇敵,化解你學武路上的心結,為你最終能到達更高的武學境界鋪平道路。”

    少年感激地看向七位師傅,狠狠地點頭,道:“靖兒一定好好習武。”

    七位師傅一半憐惜,一半溺愛地看著少年。

    “對了,接下來兩個月,由你五師傅在這裏教你功夫,你要好好地學。”

    少年畏懼地看了一眼五師傅,點了點頭。

    七師傅看到此景,笑道:“五哥,看你把靖兒嚇的。”

    少年急忙搖頭道:“不是,不…”結果被五師傅的一個眼神嚇的連後續的話都說不出來。

    其他幾位師傅見狀,都哈哈地笑了起來,離別時的憂傷淡然消失,又成了歡快的氣氛。

    隻是少年尷尬而憨厚地笑,而他的五師傅白臉更白了,哼著冷氣。

    一番哄鬧,六位師傅下山去繼續找尋少年的滅門仇人,而少年則跟冷臉冷麵的五師傅待在了一起。

    日落蒼山,餘輝盡沒。

    少年喝完藥,收拾完晚飯的碗筷,回到茅草屋躺在床上怔怔地發呆。

    “這是一個假江湖。”

    少年輕輕地自言自語,顯得有些煩躁。

    從他這些天了解來的信息來看,這確定無疑是一個江湖世界,但是沒有武當和少林,門派林林總總有一些,有以所在山為門派的,如:蒼山派,華山派,當然還有現在公認的江湖第一大門派泰山派,還有以使用兵器為幫派的,什麽鐵劍幫,神槍幫,當然也有霹靂堂,這個江湖老自豪,還有以功法命名的,什麽神拳、鐵腿、逍遙之類的。

    當少年聽到第一大門派是泰山派的時候,就覺的這個江湖是個假江湖。在他看完古金武俠之後,什麽時候都是小角色的泰山派,結果在這裏是第一大門派時,就覺的有些假。更何況,就算沒有武當,少林得有吧,江湖第一大門派,天下武功出少林,不都是這樣的嗎?

    但是,就是沒有。

    少年很鬱悶,但是更鬱悶的是,他有七位師傅,但他不叫郭靖,而是叫於靖。就目前來說,他的練武的資質貌似也是極品渣的級別,不遇到點奇遇是成不了戰五渣的,更不要說成為絕世高手了。

    說到練武,於靖就非常的,無比的,跨越二十一世紀的鬱悶了。

    原本以他的資質,什麽套路啊,功法啊,隻要沾點邊,不能說分分鍾就能理解貫通,也是三五個月的事情,畢竟前世他可是智商180的天才,記憶力在世界排前十的存在,再艱澀的武學,他可以做到和黃蓉他媽一樣,過目能誦的。

    可是,這個世界的武學不是這樣劃分的,也不是那樣練的。

    在這個江湖,武功分七個境界的。

    初境叫靈蓍境。靈蓍,就是占卜吉凶的一種靈草,對於這個江湖而言,能踏入就是吉,表示你有學武的資質和天賦,進不去,那就表示你此生與武道無緣了。

    在靈蓍境,習武者要做到“辭不煩而心不虛,誌不亂而意不邪”,也就是心神專一,感受體內的真氣,如果能感受到,並將真氣引導至丹田,那麽算是成功進入靈蓍境。

    進入靈蓍境後,就得日日勤練,不斷壯大丹田,初級者能達到“圓者不行,方者不止。”也就是身體的力氣會增加。至於大成的境界是“決水於千仞之堤,轉圓石於萬仞之穀。”,也是身體的爆發力增強了許多。

    在這個江湖,基本百分之九十的人能感受到真氣,並成功進入靈蓍境,但於靖是那百分之十。

    當然,由於功法的好壞高低,即使有很多人進入了靈蓍境,沒有好的引氣導氣功法的能練至大成,進入不了下一個境界,就隻能停止不前了。

    第二境界是猛獸境,就求的是“從方轉圓,方圓盡合”。初級者能“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凶,事類不同”,就是在在速度,力量,靈巧,反應、感知、身體的對抗都所所提升,能適應各種複雜的環境。至於大成,則“轉圓而求其合”,也就是說在真氣的調動和使用上能達到隨心所欲的程度。

    第三境界是鷙鳥境,就求的“盡圓方,齊短長”。到了這個境界,才開始練習與功法相互配合的武技。初級圓滿者能“威肅內盛,推間而行之”其實就是真氣充沛,精神飽滿,五髒蓄積著精氣,開始用真氣錘煉自身的身體了。至最高層,則能“內精五氣,外視虛實,動而不失分散之實。動則隨其誌意,知其計謀”,也就是能做到觀敵於機先,後發先至。

    第四境界是伏熊境,就求的是“神歸其舍,威覆盛,內實堅。”也就是真氣外放,能給人威壓。初級圓滿者能“以實取虛,以有取無,動變見形。”

    到了這個境界與前麵幾個境界有了本質的區別,到了伏熊境,基本上能橫掃前麵幾個級別的練武者了,不論你功法多極品,武技多牛逼。至於大成,則能達到“神存兵亡”的地步,也就是摘花飛葉皆可殺人的地步了。

    第五境界為騰蛇境。

    講求的是“欲安靜,慮欲深遠;心安靜則神策生。”就是要靜心修煉,生出神識。初級者圓滿者要做到“無為而求,安靜五髒,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動乃能內視反聽,定誌慮之太虛,待神往來。”就是要五髒和諧,六腑通暢,精、神、魂、魄都能固守不動,進而到達空靈境。大成者,能做到“不見而命,不行而至;是謂道知。”這個就比較牛了,沒有見到事物便可叫出它的名稱,不走動便可以達到目的地。於靖覺的這基本上從武道向悟道過渡了。

    第六境界是靈龜境。

    於靖的七位師傅也不是很了解,就當世來說,隻有兩個人練到了靈龜境,一個是天下雲遊的瘋子,具體叫什麽,已經沒有人知道了,因為他進入靈龜境太久,而進入靈龜境的的習武者,壽命又很長,大概能活到幾百歲,江湖的淘汰率又太高,更新率太快,導致之後了解那個瘋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據說,那人一日要瘋三次。

    四師傅說到這裏的時候,於靖差點脫口叫出張三豐來了。

    另一位進入靈龜境的是鎮海仙人,他是最近二十年才踏入靈歸境的,可惜沒有多長時間,被人圍攻殺死了,自家也成了一片廢墟瓦礫,真是讓人感歎不已。

    七位師傅雖然沒能說明白靈龜境,倒是講了些大概,什麽“欲多則心散,心散則誌衰,誌衰則思不達。故心氣一則欲不徨,欲不徨則誌意不衰,誌意不衰則思理達矣。”、“誌不養,則心氣不固”、“誌意不實,則應對不猛;應對不猛,則誌失而心氣虛;誌失而心氣虛,則喪其神矣;神喪,則仿佛;仿佛,則參會不一。養誌之始,務在安己;己安,則誌意實堅;誌意實堅,則威勢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等之類的靈龜境練武十不準的話語,但在於靖的理解裏,就是“內以養誌,外以知人,以求達到誌、心、神合一。”算是將前麵內外的修煉進行一次融合,融合成功了,那就是靈龜境,延年又益壽。

    最後一種境界,是五龍境,也叫聖人境和真人境,有人說天人境高於聖人境,也有人說,到了五龍境分聖人境和天人境完全是功法的特點。但不論怎麽樣,這兩個境界已經是傳說中的存在了,隻留下隻言片語的記載。

    “聖人,內修練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故人與生一,出於物化。知類在竅,有所疑惑,通於心術,心無其術,必有不通。”

    “生受之天,謂之真人;真人者,與天為一。真人者,同天而合道,執一而養產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誌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

    但傳說不代表沒有人到達這個程度,在這個江湖上就有兩個人達到了五龍境,一個是天人境,一個是聖人,而這兩個人又有許多的故事流傳在這個江湖。

    當於靖聽完兩位傳說中故事後,基本可以肯定,這是一個假的江湖了。

    ps:第一次使用這個網站係統,昨晚因為驗證問題,拖到今天更,今晚繼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