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神都洛陽
字數:3579 加入書籤
神都洛陽,千年古都,早在一千年前夏禹建立大夏王朝開始便一直是國都所在。
大夏王朝盛極之時,天下九州盡在其治下,天威所至,萬邦來朝。但如今曆經數十代帝王之後,當今的大夏王朝已經由盛轉衰,天下九州如今隻剩其二,東方、南宮、北冥、西門四大世家各占其一,各州郡內百姓隻認世家法令,朝庭政令難以下達。道宗與佛宗雖然沒有占領過一州之地,但這兩宗的影響力卻遍及所在的州郡,令所在的州郡從來隻知其教義,而不尊朝庭法度。這也是大夏王朝無奈的地方,曆代君王都以恢複夏禹時代的榮光為己任。
然而一代代帝王逝去,卻一直未能如願,其中雖有很多的原因,但究其根本還是出在大夏皇室身上,皇室成員以及眾多勳貴生活糜爛,前幾代夏皇更是隻會一味的玩弄權術,當道教大興時便崇佛抑道,當佛教大興時又崇道抑佛。卻不想最後搬起石頭砸了腳。前幾代夏皇也沒想到會造成道、佛兩家大興於世,從此世人皆崇道尚佛,而四大世家同氣連枝,更是以佛、道兩家關係緊密;如此形勢朝庭再想剪除四大四家的勢力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強行為之的話夏皇就不得不好好思量一番。
神都洛陽大夏皇宮內,此時文武百官齊聚淩霄殿內,金碧輝煌的淩霄殿內此時氣氛有些壓抑,龍椅上坐著的便是當今天下的共主,大夏朝如今的皇帝陛下——胤甲。隻見其頭戴冕冠,身著明黃色龍袍,一雙龍目深邃有神,大夏朝在其治理之下隱隱有中興之像,常以恢複祖上榮光為己任。隻聽其聲如洪鍾,振耳欲聾“朕養你們這些人有何用?佛、道兩宗與四大世家聯名要借朕的坎土之精一用,你們說我是給還是不給啊!”
眾大臣噤若寒蟬,戰戰兢兢不敢多發一言,隻聽那夏皇胤甲繼續說道:“你們不是常說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嗎?如今一個個怎麽都成啞巴了?”眾大臣一言不發,眾大臣都知道夏皇之所以發怒的原因在於這次竟是佛、道兩宗與四大世家聯名奏請要借坎土之精,雖然言辭懇切但卻有逼宮之象,也因此令夏皇不喜。夏皇有氣沒處撒,就隻能撒在這些文武大臣身上了。
夏皇罵了一陣後,點名道:“蕭太尉,你說說吧,這到底是借還是不借的好啊!”那名被點名的蕭太尉出列道:“回稟陛下,借與不借全憑陛下乾綱獨斷,臣無異議。”眾大臣不由得暗罵這蕭太尉狡猾,說跟沒說一樣。
”曹丞相!你認為呢?“夏皇繼續點名問道。隻見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者出列道:“老臣以為借是自然要借的,要不然天下人都會來指責陛下,但是老臣認為此事也是我們的一個機會?”
夏皇眼前一亮,連忙問道:“哦!丞相的意思是?”隻聽曹丞相道:“陛下可以開出一些條件來與他們交換。”夏皇點點頭,狀若思考道:“唔!這倒是值得商榷。容朕想想!”
夏皇接著又問道:“那魔教的事,又該如何應對呢?”曹丞相回答道:“魔教的事千年以來一直都存在,千年以來正魔之爭從未消停過,陛下倒是可以先靜觀其變。陛下應該擔心的是妖族十年後將降臨人間,我們應該想想怎麽應對此事。”夏皇點點頭認同道:“丞相說得有理。”同時夏皇的心裏想著,‘此事如果利用的好的話,未嚐不是大夏朝再次崛起的一個機會
而一旁的蕭太尉卻說道:“臣倒認為,這其實是一件事,從道宗上奏的情況來看,魔教與妖域早有聯係,我們應該積極參與,以便到時候能主導這場戰爭,到時候戰爭一起,陛下做為天下共主,勢必能號召天下各大門派共同禦外敵。到時候大夏中興有望啊!”夏皇對蕭太尉的方案倒是有些心動,到時候自己可以以夏皇的身分號召各大門派世家,前去殺敵,共禦妖族而自己卻可以按兵不動,待得雙方拚得兩敗具傷之時,大夏的軍隊再出來收拾殘局,到時候再趁機收回被那些世家侵占的州郡也就易如反掌了。
對於兩人的方案夏皇更傾向於蕭太尉所說的,但卻不露聲色道:“兩位愛卿所說的都是老成謀國之道,朕會認真考慮的。今天就議到這兒吧!”夏皇說完自有一名宦官宣布道:“退~朝!”夏皇徑直離去,前往禦書房走去。
一眾文武大臣也紛紛相繼離去。突然一名宦官叫住曹丞相與蕭太尉道:“丞相與太尉請留步!陛下有請兩位前往禦書房商議要事!”兩人相視一眼,蕭太尉做了個請的手勢道:“丞相先請!”曹丞相名叫曹煥把持朝政多年,而且德高望重,資曆比蕭太尉老太多了,遂與蕭太尉客氣一番道:“那老夫便不客氣了!”說完便當先向禦書房而去,蕭太尉名叫蕭仲康,執掌大夏軍方,乃大夏朝軍方第一人。
蕭太尉緊隨曹丞相之後,兩人一前一後向禦書房而去。隻聽曹丞相問道:“仲康以為陛下借不借坎土之精呢?”
蕭太尉思索了一陣道:“一定會借!”曹丞相好奇道:“哦!仲康為什麽如此認為呢?”蕭太尉回答道:“道宗那邊畢竟占了大義,陛下為堵悠悠之口一定會借。”曹丞相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說話的功夫兩人很快便來到禦書房內,兩人連忙行禮異口同聲道:“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萬歲!”夏皇淡淡道:“兩位愛卿免禮吧!”夏皇淡淡開口道:“道宗的人如今到哪兒了?”蕭太尉回稟道:“稟告陛下,他們應該已經在路上了。”
夏皇接著又問曹煥道:“丞相認為仲康在朝堂上所說的是否可行!”
曹煥一聽夏皇直接叫蕭太尉之名便知道皇帝陛下顯然對於蕭太尉的方案更為心動,所以不好逆了夏皇的意思,遂恭敬道:“臣認為蕭太尉所說的確實可行,而難就難在我們該如何主導此事。而道宗又是否會任由我們主導此事,這就有待商榷了。”
夏皇很滿意曹煥的態度,曹煥的態度代表著文官的態度,夏皇看向蕭太尉道:“仲康認為我們該如何爭取此事的主動權,”蕭太尉道:“這個好辦!坎土之精乃我朝聖物,自然不容有失,更不可能貿然交由外人把持。因此陛下可選一名皇子與道宗弟子一同前去,這樣我們也不怕坎土之精有失,也能參與其中。”
夏皇不住的點頭道:“這個倒是個不錯的主意。”接著又看向兩人道:“那兩位認為諸皇子中誰最適合前去呢?”
這個問題兩人都不敢妄自回答,如果貿然說出說不定便會被認定為參與奪嫡之爭,曹煥人老成精馬上便意識到了夏皇的用意,隻聽曹煥說道:“這是陛下家事,陛下乾綱獨斷就是。”蕭太尉久在宦海也知道夏皇其用意,隻聽蕭太尉道:“丞相所言極是!此乃陛下家事,臣也不好說呀!”
夏皇淡淡一笑道:“正所謂天家無小事,朕恕你們無罪,但說無妨。”
蕭太尉道:“本來此事最佳人選應該是太子殿下,但太子乃一國儲君,不宜輕離國都,所以臣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合適的人選。”夏皇聽完隻是點了點頭便沒有說什麽。看向曹煥問道:“老丞相以為呢?”曹煥見夏皇點名問起,隻能硬著頭皮道:“蕭太尉的顧慮確實有些道理,老臣認為隻要是皇室成員,不論皇子或是公主都可以前去。”
夏皇見兩人都有意無意的避開重點,遂也不勉強,因為其實夏皇的心中早已有了決斷。夏皇又與兩商議了一些其他政事便讓這兩人退下。
待蕭太尉與曹丞相退下後,隻聽夏皇幽幽道:“這天下終於要亂了,亂了好啊!到那時就由朕來撥亂反正吧!”說完夏皇竟不自覺大笑起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