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文化牛人--張伯駒

字數:4297   加入書籤

A+A-


    當李鋒在劉一民的帶領下,到了8樓的中餐廳某個包間內,看到來人,李鋒心裏一陣驚訝。

    實在是沒想到,劉一民給帶來的是這位未來的大人物。李鋒沒想到自己這是近距離接觸未來的大大了。

    就像之前收到了個地方政府的邀請一樣,此次來人也表達了希望李鋒去閩省投資的意願,同樣,說起了有關南孚電池的問題,原來之前的南孚電池項目就是被眼前的這位大領導否決了。

    倒不是說不希望南孚電池吸引外資,而是有關股份問題,這位大大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要求,最終倒是暫時擱置了。而正好最近回京城,也知道之前在南孚電池項目上,幕後有李鋒旗下的投資公司的影子,這是來表達善意來了。

    李鋒也表達了自己的善意,說是自己可以承諾,要是未來有關南孚電池股份有需要轉讓等,自己的股份可以承諾給國內企業優先權,而且說是希望南孚電池能夠進行海外上市。

    說實話,無論是之前的大摩還是李峰,都希望進行投資南孚電池,然後通過運作到海外去上市,這樣,作為投資者、股東,才能得到最大的實惠利益。

    前世最初的時候,南孚電池被大摩進行了收購,大摩其實也是這樣的打算,可惜,南孚電池在占據了國內市場之後,並沒有進行海外市場擴張。

    最終大摩失去了耐心,從而導致大摩直接將股份轉讓掉了,從而導致了南孚變成了吉利公司的子公司,而吉利公司的策略就是,南孚隻要經營本國市場就行了,而國外的市場,有吉利的本身電池品牌就夠了。

    ……

    李鋒的觀念其實跟大摩的觀念基本一致的,就是希望投資南孚之後能夠海外上市,上市之後自然讓自己的股份水漲船高,獲得高額的收益,唯一的一點就是,李鋒不像大摩,對於收購的對象無所謂。

    自然,李鋒的承諾贏得了大大的讚揚。畢竟實業民族品牌不容易,要是真能夠海外上市並且在國外擴大市場,對於如今的國內實業民族品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以及利好消息。

    接下來,自然是一番你好我好大家好,閑聊了好一陣,從國內聊到國外,從亞洲到歐洲、美洲等,自然,對於李鋒從話中流露出來的對國內的好感,自然也贏得了人家的讚賞。

    三人一直閑聊了1個多小時,總算是完結了。當一起離開包廂之時,已經是晚上的1o點多了,兩位倒是沒有去樓上的宴會廳,直接告辭離開了。

    這次,大大讓劉一民牽線、聯係,其實一來自然是希望李鋒有機會去閩省看看,最好是投資什麽的;二來,知道了李鋒有意南孚電池,就是有關南孚電池項目進行一些解釋說明。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如今國內的地方政府對於李鋒的看重,主要是李鋒拿出的投資額度實在是太吸引人了,僅僅在魔都、京城兩地的投資將達到5o億美金。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對於李鋒來說,能夠結識這位未來的大咖,也算是意外的驚喜(擔心4o4,簡單的就過去了)。

    ……

    “boss,這邊有個四合院項目,我覺得不錯,雖然不能盈利,可是能夠得到國內文化圈的支持,我希望您可以考慮一下,那邊的主人今天正好在這裏,可以聊聊。”該別了劉一民兩人,剛回到宴會廳,孫偉就冒出來了,對著李鋒提議道。

    “哦,怎麽,你拿不定主意?”

    “是的,這個項目有點類似慈善性質的,今後也不能有大的贏利點,不過,我覺得對於我們經營四合院項目是有利的,我希望能夠得到您的支持。”

    “那說說吧,是什麽情況?”

    兩人邊說邊聊著,聽了孫偉的解釋才知道,原來就在李鋒的後海豪宅不遠處,有一處5、6百平的四合院,當時的孫偉曾經想要收購的,可惜,主人不答應。

    在了解了孫偉在大量收購四合院,並且準備經營四合院高檔酒店、文化旅遊等項目的時候,人家主動上門提出了一個設想,那就是將人家的四合院做成一個文化慈善項目,將四合院建成‘文化名人故居’。

    原來,這座後海豪宅的曾經的主人是華夏文化名人-張伯駒的故居,如今就是人家的女兒一家居住在其中。

    隨著張伯駒夫婦相繼離世之後,後人希望能夠將其建成文化名人的故居,算是紀念張伯駒老人。

    ……

    而孫偉順帶著,也將張伯駒老人的生平進行了一番說明,讓李鋒是肅然起敬。

    李鋒可真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一位文化牛人、著名的華夏文化收藏家,可惜啊,老人夫婦已經去世了,要不然,李鋒一定要去當麵拜訪一番。

    張伯駒,在華夏近代絕對是一位傳奇人物,被稱為是‘民國四公子之一’,特別是在其生平婚姻以及文化收藏領域,都非常有傳奇性。其本身也是位大學問家,無論是書畫還是詩詞、京劇等傳統文化,都算是其中翹楚。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其頗具傳奇色彩的幾段婚姻以及其文化收藏經曆,成為近代以來,國內文化圈中的張伯駒特色。

    其跟其夫人潘素先生的愛情故事在文化圈廣為流傳,而他的收藏以及捐贈,更是成為了國內文化圈的盛世。

    比如6機的《平複帖》,距今17oo多年,比王羲之的手跡還要早幾十年,被譽為‘華夏第一帖’;隋代大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距今14oo多年了,為華夏現存最早的國畫,被稱為‘國寶中的國寶’。

    《上陽台帖》,這是詩仙李白的唯一傳世書跡,毫無疑問,在國內文化圈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其他諸如唐代杜牧的《張好好卷》;宋徽宗趙佶的《雪江歸棹圖》;華夏保存下來的第一位女畫家,宋代-楊婕妤的《百花圖》等等,一大批堪稱國寶的國內文化藝術品,都是張伯駒的收藏品。

    這些藏品,要是留給後人,隨便任何一件要是在後世的拍賣行出現,出現的價值都將是不可思議的天價。

    ……

    啟功先生評價其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天下民間收藏第一人’。

    章伯鈞評價其為:“不論中國文學如何展,都不會再有張伯駒!”

    周汝昌老先生評價其為:“閱讀張伯駒,我深深覺得,他為人拔是因為時間坐標係特異,一般人時間坐標係三年五年,頂多十年八年,而張伯駒的坐標係大約有千年,所以他能坐觀雲起,笑看落花,視勳名如糟粕、看勢力如塵埃。”

    “……”

    其他諸如華夏文化圈名人對其生平的評價之高不勝枚舉。

    這位可敬的老人將通過幾乎是傾家蕩產而得來的一身收藏,最終都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當初在解放之前,老人一家都有機會離開華夏,比如文化名人如張大千等等,都是旅居海外了,但是這位老人當初卻是心憂,要是自己也旅居海外,那自己的收藏不是要流傳到海外了。

    最終決定留在了國內,事實上,到了1o年動亂期間,老人一家是吃盡了苦頭,不過,其一身的收藏精華卻都被其保存了下來。

    ……

    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在李鋒簡單的通過孫偉了解了之後,難免在心裏肅然起敬,確實是位值得華夏的後輩子孫都記住的人物。

    除了張伯駒本身之外,其夫人潘素先生也是大名鼎鼎的文化圈名人,其傳統文化、書畫作品方麵,都有很高的藝術修養。

    請記住本書域名:.com.101novel.com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