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這個社會怎麽了?(上)

字數:3350   加入書籤

A+A-




    過年了,大山裏比平時熱鬧了很多,走親訪友的鄉親們騎著摩托車四處拜年,車後架上都綁著裝滿了禮物的紙箱,或是開著車在鄉親們羨慕的眼神中把喇叭按得老響。

    這幾年的經濟發展快,家裏再窮的也能買得起摩托車,頭腦活絡的還能買得起價格便宜點的皮卡、麵包車。尤其是那些華居木業或山裏人家公司的幹部,他們月薪好幾千塊錢,平時花銷又不大,買個便宜點的車真不算什麽。

    在家過年的李家明也得去拜年,一大早便帶著老婆孩子出門,先去阿婆母舅家再去其他親戚家,最後繞到王老師家吃晚飯。

    不出李家明的意外,在王老師家遇到了嶽父、嶽母,還有早已經下放當區委書記的宋小軍。十幾年的時間下來,李家明不得不承認當年看走了眼,這個宋小軍比自己大哥、二哥強得多,而且是人品、能力等全方麵的勝出。

    起碼一點,宋小軍得意與失意時都能與同學保持良好關係,而自己這兩位堂兄是人前人後兩張臉。在自己和嶽父麵前討好巴結,在鄉親們麵前雖也熱情,卻有種高高在上的味道。

    一家四口給老師、師母拜完年,柳莎莎帶著兒女去了廚房幫忙,李家明則跟老師、嶽父他們喝茶聊天,而已經當了區委書記的宋小軍則是他們的服務員。這是官場上的倫理,李家明去給以前給sohu赴美上市開綠燈的吳老拜年時,司馬已經貴為京城的副市長,在吳老麵前依然是一副秘書模樣得恭謹。

    聊天嘛,自然是天南地北地扯,扯來扯去還是會扯回到李家明和他嶽父身上。一個是最優秀的學生,另一個是主人的老友,在一輩子方正的王老師眼裏,可沒什麽領導和富豪。正是這個原因,所以他教了一輩子書,當了十幾年的鄉村小學校長。也正因如此,學生和老友都很尊敬或尊重他,這就是人格的魅力。

    不過,該張嘴的,王老師仍然不含糊,比如小學的校車問題。同古的鄉鎮不比鄰近縣區的鄉鎮,山裏人家在這建小水電、食用菌栽培基地,本地的人口幾乎都不外流,學生們也依然分散居住在十幾個村。雖然校長同誌已經退休,但不在其位仍然謀其政,張嘴便問學生要三台校車,而且得是那種安全係數高的好車,就是那種領導下鄉坐的豪華大巴。

    這個沒問題,李家明滿口答應下來,拿起電話便打給毛伢,準備讓他在省城采購三輛豪華大巴。可剛從衛生間出來的柳本球聽到後,卻阻止道:“家明,這是政府的事。”

    “本球?”

    “成林,同古的年財政收入快五個億了,還會差這點錢?”

    “政府的錢哪有那麽容易申請?”

    “這不對”,柳本球搖頭道:“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民,同古的經濟這麽好,更要加大教育投資。”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惜同古不是潯陽,即使是潯陽也不由柳某人說了算嘍。等柳本球說完了,才發現自己犯了老毛病,自嘲道:“嗬嗬,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啊”。

    “你也不錯了,都要當正部級了,該知足了!”

    這話也就隻有王老師才說得出,換成李家明這當女婿的是沒法說的。大權在握的副部級與無權無勢的正部,除了那些即將離休的領導外,誰願要那個破級別?

    不過,雖是快無權無勢了,隻要任免文件沒有下,柳大書記就是堂堂的省常委,別說縣裏的領導得巴結著,就是市裏的兩位主官也得對他畢恭畢敬。再退一步說,即使他去了京城任職,縣市兩級的官員也得聽招呼。即將離任的柳大書記一個電話過去,正在市裏走動的書記立即答應按省委領導指示辦,最慢會在元宵前給所有的鄉鎮中心小學配備校車。

    “本球,你這叫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這種話也隻有王老師才能說,也隻有他說,仕途即將到站的柳大書記才不會多想,而且還苦笑道:“你講的也沒錯,再不用就作廢了。你是不曉得,當官的人在台上跟不在台上是兩碼事,那個級別根本管不了大用的。”

    要不然呢?

    要不然,正在剝花生吃的宋小軍會在短短十幾年間,便從一介科員升到了副廳,還即將升正廳?

    都是在培養嫡係,免得離休後無人照顧,就象老蔡在京城困坐小院時,柳本球會指示潯陽駐京辦照顧老領導。如果不是有老柳這樣的老部下,光靠老蔡那一年幾十萬的辦公經費,以前又兩袖清風慣了,在居大不易的京城夠幹嘛?

    當然,柳本球不用操心這些事,光他妻子在京城囤的房子,都夠他們夫妻舒服一輩子,何況他還有個好女兒、好女婿。他這麽著急在離任前將宋小軍提起來,主要還是出於政治遺產的考慮。

    潯陽是他一手發展起來的,繼任者會蕭規曹隨還是改弦易轍?

    宋小軍有能力、政治上忠誠,而且在潯陽官場上根基又深,把他強行提拔起來,日後若繼任者想改弦易轍,也沒那麽容易。隻要熬過了這關鍵的幾年,把潯陽的底子打紮實了,柳本球也就真正放心了。

    是人都有傾吐欲,這屋子裏的不是老友、女婿,便是老部下,度過了失落期的柳本球感慨道:“唉,你們是沒當過官,眼看著一座城市在自己手裏變得欣欣向榮,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表的。要不是這次沒辦法,我都寧願不要那個正部級,繼續當我的地頭蛇。

    京城有什麽好?除了最上頭那幾個人外,哪個不是小心翼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當著老友和女婿發了兩句牢騷,柳書記又覺得自己的牢騷太偏頗,補救道:“不過,也有些不怕死的。曉得劉瘋子不,那個老鐵路就是個不怕死的。”

    在這聊天的都是真正的自家人,而且嘴巴都極緊,李家明一聽嶽父說起那位毀譽參半的劉瘋子,連忙提醒道:“爸,你離他遠點”。

    想起那瘋子的膽大包天,與其接觸過幾次的柳本球有時候都自愧不如,感慨萬端道:“我曉得,他要是早點退下來就好嘍。”

    嶽婿倆說話半露不露,可心中疑惑的王老師也不問,他已經習慣了跟這學生和老友在一起聊天時聽到這些,也習慣了全部都爛在肚子裏。那位劉瘋子能讓本球這麽說,肯定也是個能做事、會做事的人,也極可能會落下個悲劇收場。

    唉,這個社會是怎麽了,越有本事的人越倒黴,難怪那些當官的成天吹吹拍拍,就是不幹正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