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8.第1071章 不出所料(上)

字數:3390   加入書籤

A+A-




    緣分這東西太玄妙,說不清楚的才叫,說得清楚的反而不叫。

    十幾年前的深夜,來自母國的一個越洋電話,讓楊至遠耳聞了大洋彼岸的李家明。那時在他的印象,電話那邊的那個年輕人與他很投緣,但也僅此而已。後來投資尚在繈褓的sohu,商業因素是主因,想和母國的年輕人一起幹點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後來的事情發展,證明了他的判斷,也出乎他的意料,而且是大大出乎意料。sohu的成功,帶來了sohu係的崛起,還促成了漢華係的神話,這已經夠出人意料了,卻沒想到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麵。

    那個與他投緣的年輕人來了斯坦福,那時的兩人真投緣啊。倆人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為了遷苦讀的李家明,楊至遠能驅車個多小時回母校跟他聊天、吃飯。

    在楊至遠的眼裏,李家明是他最好的朋友,兩人很多想法、觀點都是一致的,而且不管他遇到什麽問題,對方總是能給出很有價值的建議。與學識淵博且深諳人性的李家明起來,差一點點便拿到計算機博士學位的楊至遠還是嫩了,是那些經常會引發爭辯的建議,最終將楊至遠潛移默化了。

    與李家明廝混的那段時間裏,信教的楊至遠學到他最欠缺的東西——鬥爭。尤其是frank回國述職時,告訴他一個很卑鄙的事實,投資sohu案時,那些突然暴漲的廣告費都是陰謀,目的是誤導yahoo。yahoo剛與章昭洋談妥投資意向後,李家明轉過身又去訛詐聯想,最終用極小的代價解決了擴張的經費、設備。

    近墨者黑,李家明在楊至遠的影響下,開始融入美國;而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這位謙謙君子也蛻變了,由謙謙君子變成了真正的商人,或者說是商界領袖。

    當然,當時還不夠老辣的楊至遠,還是很感激李家明的。他認為正是那一段時光的交流與探討,不但讓yahoo躲過了股災,還將aol那個龐然大物拖入了泥沼,並最終讓那頭怪獸迅速沒落。因此,當他覺察到風險利用程序,否決了他承諾了的yahoo投資漢華案後,仍然以私人名義給予漢華資金、名氣支持。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是錯的,而且錯得非常離譜。漢華自誕生的那一日起,仿佛是一個跡創造者,從ipod到itunes store、ipad再到橫空出世的iphone,隻要是他們準備做的產品沒有做不成的、沒有不能成為王者的。

    這次的錯誤當然讓楊至遠懊惱,雖然他私人掏錢投資了,而且在漢華獲得了巨大利益,但證明他的目光不及李家明長遠,魄力也不如對方。

    再後來,兩人聯手搞垮了高通;又憑借漢華研發的智能手機這個劃時代產品,與intel那頭怪獸聯合確立3g通訊標準,一舉將德州儀器、愛立信等傳統手機芯片商掃進垃圾堆。

    憑著這些輝煌戰績,楊至遠與李家明被譽為矽穀的傳,風頭壓過了同時代所有的商界領袖,甚至連最被投資者吹捧的巴菲特,在他倆麵前也要黯然失色。

    然而,同樣如日天的楊至遠很忌憚李家明這位老朋友。

    人怎麽可能不犯錯?

    即使楊至遠自我感覺非常良好,也自認犯過不少重大錯誤,如當年讓孫正義最後時刻投資一億美元,結果將yahoo的最大利益拱手相讓;再如錯過了漢華投資案;還如放任了google發展,最後不得不以更大的代價去剿殺。

    可李家明是做到了,從那家夥創業開始沒有犯過錯,而且總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未來,一步步占得先機,最終將漢華發展成了世界市值最高的市公司。更要命的是楊至遠極了解李家明,那些對未來的預判,根本不是什麽直覺、預感,而是依靠數學模型分析出來的。

    太可怕了!

    李家明那種抽絲剝繭式的分析、推理能力,讓楊至遠非常忌憚。也正因為如此,即使倆人有再大的衝突,楊至遠都不會真跟李家明鬧翻。這不僅是因為友誼那些虛話,也不僅是因為兩人有太多的共同利益,而是因為他希望借重李家明那種分析推理能力。

    然而世事弄人,楊至遠再忌憚、再想倚重李家明那種分析推理能力,也被yahoo和蘋果董事局共同架擂台,不得不與這位昔日的老友、親密戰友正麵鬥爭。

    可是,正當楊至遠準備在無線辦公市場發動對漢華的攻擊時,李家明派出的代表兩三句話讓他投鼠忌器。

    “先生們,我有兩個壞消息要告訴大家。第一個壞消息是yahoo的搜索引薦與我們的第一代‘卓越’係統不兼容,希望yahoo立即與漢華研究院合作,解決相關的技術問題。

    第二個壞消息是fl公司的芯片性能太差,不能滿足下一代iphone的需要,希望jerry督促他們立即拿出解決方案了。”

    雖然臨時更換的漢華董事沃頓,在yahoo董事會說的話很有技巧,在法律沒有留下任何把柄,但表達的意思很清楚。如果yahoo要與漢華對著幹,所有使用‘卓越’操作係統的智能手機,將會立刻不兼容他們的搜索引擎,並且將禁止所有的盟友采購fl的芯片。

    這是威脅!

    然而,這些能坐在董事局會議室裏的人,早沒了一言不合即反駁的衝動,而且認為這僅僅是威脅而已。這些問題他們考慮過,但不認為漢華會那麽做。漢華與李家明在yahoo和fl都有著巨大利益,損害了yahoo和fl的利益,是損害他們自身的利益。

    試問,誰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然而,主持會議的楊至遠沉默了,他非常了解李家明那種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的性格,自然知道這不是威脅,而是最後通牒。李家明在漢華擁有高達45%的投票權,再加王誌棟、任豔頻他們唯他馬首是瞻,如果他真的鐵了心要那麽幹,將不會有人能阻止得了他。當年漢華研究院遷址失敗,很大程度是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否則楊國慶不可能會贏那一局。

    何況楊至遠與李家明的地位相當,明白對方在重視財富的同時,更為看重財富代表的控製權。如果失去了對某一資源的控製權,再多的財富也僅是一個數字。

    想了想,麵沉如水的楊至遠合件夾,試探道:“walton,kyle和charles的談判怎麽樣了?”

    果然不出boss所料,沃頓聳了聳肩膀,無所謂道:“charles太貪心,想用20%的sogo股份換取漢華5%的股權,並要求在漢華董事局擁有席位。”

    果然不出所料,李家明連說服董事局的借口都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