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病馬廠 (一)
字數:5033 加入書籤
楚雲他們第二天剛出現在縣城,他們又遇到了一直跟著他們的老頭。
然後,楚雲和吳剛又撇下胖子他們,出現在了隱蔽的地方。
“我相信這幾個月來,你們兩個對於細菌部隊和化學部隊都有一些了解。”
老頭倚在一棵樹上,看著坐在他對麵的楚雲和吳剛說道。
“你不會讓我們去把第四十一師團的病馬廠,給弄掉吧?我們可還不想死。”
楚雲看著老頭說道。
“相比楚醫生,我對於細菌部隊和化學部隊的了解到是很少。”
吳剛十分謙虛地說道。
“你們接下來參加的百團大戰當中,使用了化學武器,但是相對於化學武器,使用細菌武器到是很隱蔽。
從棗宜會戰的時候,你們應該也知道有好幾個師團都有病馬廠。”
老頭沒有忌諱地跟他們說。
“你想要告訴我們什麽?長官?”
楚雲疑惑地問道。
對於眼前的老頭,楚雲開始懷疑他根本不屬於這個年代,怎麽說百團大戰屬於****的天下。
“即使在百團大戰之後,楚雲你也不可能立刻回到現代。
吳剛你一個本應該死去的人,也無法結束軍醫的生涯,找到你們也是因為你們是醫生的身份。
對於細菌相關非常的了解。
相比細菌,對於化學武器楚醫生比吳醫生了解。
我接下來要說的事情,你們必須都給我記住,記住你們活下去的理由。”
老頭麵無表情地看著他們說道。
“一不小心,說不定我就會被一個炭疽病毒弄死。”
楚雲調侃的指著老頭旁邊,自己的醫療設備箱說道。
“你帶來的抗生素,足以讓你不會被炭疽病毒弄死。”
老頭看著楚雲說道。
“別賣關子了,你們兩個也別吵了!
現在我滿腦子都是,西山村那些被燒死的老百姓慘死的模樣。”
吳剛掃視他們兩個人說道。
“我無所謂。”
楚雲妥協了。
“作為一名醫生,你們應該知道‘日內瓦協定書’當中關於使用細菌武器的規定。
你們也應該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是現在鬼子在我們國家曾經先後建立了,各種秘密的細菌部隊。
專門研製細菌武器和研究進行細菌戰的方法。
這些細菌部隊,我想楚雲你應該很熟悉,最先建立在哈爾濱的731部隊。
其實除了731部隊,鬼子還在長春建立100部隊。
在我們國家的首都建立1855部隊。
在南京建立1644部隊。
在廣州建立8604部隊。
隨著戰爭的擴大,他們都以731部隊作為基地,以其他幾個細菌部隊作為依托的一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細菌部隊。
鬼子在我們國家,進行細菌實驗的時間,長達12年之久,時間還可以追隨到很遠。”
老頭麵無表情的訴說。
老頭的話,讓楚雲想到了14年抗戰。
“我一個都聽不懂?”
相比楚雲,吳剛完全處於懵懂的狀態,他也隻是隱約的從楚雲的話中知道,病馬廠就是鬼子的細菌部隊。
“如果在抗戰結束後,你還活著的話,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老頭看著吳剛說。
“你不覺得,有必要向我們解釋說明一下,這幾個細菌部隊嗎?
我總覺得我們接下來的人生逃脫不了,細菌部隊和化學部隊。”
楚雲看著老頭說道。
“真想明白,就得從曆史開始說起。
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鬼子就在djrb陸軍軍醫學校內建立了,以石井四郎為首的細菌研究室。
很多人都以為,這隻是個起到防疫作用的研究室。
直到1931年九一八之後,鬼子就將細菌戰的a型研究(也稱為攻擊型研究,也就是活人實驗對象,檢驗其用在占航上的效果)轉移到了華夏國東北。
鬼子希望用剛剛侵占滿洲這個最新的殖民地,加快加大細菌戰的研究,都是為了早日讓細菌用於實戰。
相對於在國內既經濟又安全。”
老頭看著吳剛分析道。
“鬼子太不是人了,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怪不得楚醫生說鬼子為這場戰爭準備了40年。”
吳剛氣憤地說道。
“我更在意的是石井四郎,這個細菌戰計劃之父的檔案。”
楚雲心裏想的卻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也想知道,他到底有多厲害。”
吳剛很感興趣地說道。
“石井四郎,1892年出生於rb千葉縣的某個大地主家庭,是一個狂熱的軍國主義者。
1920年12月,他從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後,就參加了rb陸軍,在僅為師團擔任中尉軍醫。
1924年,石井四郎受到軍隊委派,再次進入京都帝國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細菌和兵力相關研究課題。
1927年6月獲得微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
1928年8月,先後到dg、波士頓、劍橋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研究過細菌戰的課題。
1930年回國後,竭力向鬼子上麵鼓吹細菌戰,從而得到鬼子軍部的支持。
還從天皇神秘賬戶,得到了二十萬ry的年度預算,還逐年增加。
才能夠1932年開始,直到鬼子投降,石井四郎都一直在細菌部隊,其中十年待在731部隊任職。
以上就是石井四郎的資料。”
老頭看著他們兩個說道。
“之後的資料呢?”
相比吳剛楚雲想知道全部。
“你明白,但是吳剛不明白,他也沒有必要知道那麽多。”
老頭麵無表情的看著楚雲說道。
“731部隊是不是最厲害的,我想知道什麽是731部隊。”
吳剛好奇地看著老頭問道。
“那我隻能很遺憾的告訴你,現在的它可不叫731部隊。”
老頭說道。
“那是什麽部隊?什麽時候改的?”
吳剛繼續問道。
“這要從1932年8月說起。
當時石井四郎帶著四名助手和五個雇員來到黑龍江,在拉濱線的背蔭河車站附近建立了,第一個細菌實驗所。
他們對外宣稱是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又稱為‘東鄉部隊’。”
老頭解釋道。
“為什麽叫東鄉部隊?”
吳剛好奇地問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