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浙贛會戰 (十二)

字數:1868   加入書籤

A+A-




    俞派58師的故人們

    1942年5月14日至17日,在浙江北部西起富陽東到奉化150多公裏的陣地上,日軍第13軍總司令澤田茂集中了第15、22、32、70、116五個師團另加上四個旅團的兵力, 向第三戰區守衛的各陣地發動潮水般的進攻,目標直指位於浙江西南部衢州、金華境內的機場。

    麵臨日軍雪崩般的進攻,顧祝同最初的打算是借鑒薛嶽第三次長沙會戰勝利的經驗,采用“後退決戰”與日軍在浙江金華的蘭溪一帶與日軍決戰,被顧祝同放在第一線的,是第88軍和暫編第9軍,88軍暫且不提,暫編第9軍的軍長不是別人,正是王耀武的老熟人——曾經的74軍58師師長馮聖法。

    1939年8月,馮聖法離開74軍追隨老軍長俞濟時到86軍任副軍長,這個86軍是軍委會為了加強華中地區軍事力量新組建的部隊,下轄有湘軍血統的第16師、陳誠係18軍一部組成的第67師和後來加入第10軍赫赫有名的預備第10師,四個月之後,馮聖法接替俞濟時任86軍軍長。

    如果馮聖法能夠在這個86軍幹上兩年,憑著馮聖法的能力和手下三個師的實力水平,相信86軍即使不能超越74軍的戰功,也將是國軍的一隻勁旅,可惜的是馮聖法不是王耀武,馮聖法是員戰將卻不善交際,他遠沒有王耀武那麽八麵玲瓏、長袖善舞,於是僅僅過了三個月,馮聖法在86軍屁股還沒坐熱,一紙調令,他又被調到91軍做軍長了。

    91軍的實力比直屬軍委會的86軍差了不少,麾下隻有63、194兩個師,馮聖法從86軍調到91軍雖然職務沒變、都是軍長,但是顯然“此軍長非彼軍長”,原本以為這下不會再背了吧,總不至於再降回副軍長吧,沒想到“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又過了7個月,也就是1940年10月,馮聖法從91軍軍長調到暫編第9軍任軍長。

    從軍委會直轄軍的軍長到普通軍軍長再到暫編軍的軍長,馮聖法的1940年過的很不開心,他抗日戰爭時期的軍旅生涯在當上86軍軍長的時候達到了頂峰,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頂峰僅僅隻維持了3個月的時間。

    從這方麵講,當年王耀武超越馮聖法成為74軍第二任軍長實至名歸,縱觀74軍所有的高級將領取得的成就和爬的高度,能夠稱得上“大神級別”的隻有兩位——一個是俞濟時,另外一個是王耀武,這兩位後來一個緊跟蔣介石身邊成為“朝中重臣”,另外一個鎮守山東獨擔一麵,其餘如施中誠、馮聖法、李天霞、餘程萬、張靈甫等人,隻能是軍師長級別的人物,也就是說,俞、王兩人是能夠成就自己也能夠成就別人的人。

    盡管馮聖法一再“遭貶”,這位74軍曾經的猛將一有機會仍然會露出鋒利的戰爭獠牙咬向敵人的咽喉,1941年4月,在日軍進攻浙江海岸線城市的浙東海防戰役中,馮聖法率領剛剛成立不久的暫編第9軍在浙江諸暨、義烏、浦江三縣交界處的白馬鎮設伏阻擊日軍,殲敵1000多人,馮聖法仿佛找回了大戰蘭封、血戰萬家嶺時的豪邁。

    除了馮聖法,暫編第9軍還有三位原58師的老熟人,一位是曾經繼馮聖法之後擔任58師師長的陳式正,此時任暫9軍副軍長;另外兩位在吳繼光淞滬會戰殉國後先後擔任58師174旅旅長,一位是曾經率領174旅參加蘭封會戰、萬家嶺戰役的朱奇,另一位是率領174旅參加南昌會戰的末代旅長勞冠英,前者任暫9軍暫編第34師師長,後者任暫9軍暫編第35師師長。

    暫9軍的正副軍長和兩個師長直接出自74軍58師,另外一個師長暫編第33師的師長蕭冀勉雖然不是直接從58師出來的,但是也曾經擔任過88師262旅參謀主任,而當時的88師師長正是俞濟時,暫9軍帶有明顯的俞濟時色彩。

    暫9軍究竟跟俞濟時有著怎樣的關係?曾經的74軍第一個大佬離開74軍之後將近三年的時間都經曆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