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鄂西會戰 (十三)

字數:5022   加入書籤

A+A-




    劉師長在碑文中寫道:

    本師奉令自他處馳援於此。

    先頭到達未幾,寇騎已犯陣前,我軍士氣無倫,奮起應戰。

    饅頭咀之役,殲敵無算,遂大挫其鋒。

    本師雖一度奉命轉戰高家堰、木橋溪等地,誘敵人深入,然敵之失敗,實以此役為主因。

    ……

    “這第五師,好像桂南會戰的時候我們都沒有見過對不對?”

    太空看著虛擬大屏幕說道。

    “桂南會戰的時候,我們是在最後才出現的,不知道也不奇怪。”

    星球淡定地說道。

    “在這場鄂西會戰當中,這第五師的表現太精彩了,我突然想知道有關第五師的資料。”

    宇宙看著他們兩個說道。

    “我這就把第五師的資料調出來給你們看。”

    星球敲擊著虛擬鍵盤說道。

    “這第五師是桂軍的嗎?”

    宇宙問道。

    “待會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星球說道。

    “……”

    1928年8月9日以獨立第三十七師為主(前身為贛軍第1師,師長賴世璜)和獨立第七師合並縮編而成,任命熊某某為師長,

    8月13日任命劉士某為副師長兼第十五旅旅長、9月6日任命胡某,周某為第十三、第十四旅旅長。

    駐上海,負責淞滬地區防務。

    1930年春,熊師長兼任上海衛戍司令職,副師長胡祖玉率領該師,隸屬第二軍團,參加中原大戰。

    1931年1月熊師長因兼任警備上海職,辭師長職,以胡祖玉升任,胡祖玉所任第十三旅旅長職出周某升任,又成立獨立旅,以陳某任旅長。

    1931年3月,該師參加江西”對紅軍的第二次圍剿,由南豐向廣昌攻擊前進,並順利進占廣昌。

    1931年5月被紅軍第4、第12軍包圍在廣昌城內。

    突圍中,師長胡某某重傷身死。

    胡師長死後,由副師長兼第13旅旅長周某某繼任師長。

    部隊同時整編為兩旅四團製,不久增編獨立旅,改為三旅六團製。

    1933年9月周某某升任第三十六軍軍長,仍兼該師師長。

    1934年5月周辭師長職,謝某某接任師長兼旅長,時另一旅長為蕭旅長。

    1933年9月後,隸屬第三十六軍。

    1933年9月以第五師第十四旅擴編成第九十六師,姚任師長。

    第五師成為三團製師,師長仍為謝某某。

    該師為“剿匪”軍編製。

    1935年第五師為追堵紅軍由湘鄂入黔川。

    1936年2月,該師在重慶擴編為兩旅四團製。該師長駐重慶,擔負警備任務。

    1938年5月為策應武漢會戰,出川抗戰,駐紮湖北嶽陽。

    後遭日軍突襲,該師為日軍擊潰,撤到重慶整編。

    9月,該師番號撤消。

    殘部並入第96師和167師。

    1938年9月原第5師被撤消番號後,1938年11月恢複第5師番號,並抽調原第5師骨幹、征召四川籍新兵重新組建而成。

    由1939年4月正式成立,劉任師長。?

    1939年6月,該師開往湖北長陽,擔任長江江防。

    1939年11月,開往廣西南寧抗擊日軍。?

    1940年3月以第五師,新編第三十三師和榮譽第一師編成新編第十一軍,鄭長官為軍長,第五師開往衡陽。

    1941年9月改為第八軍,仍以鄭長官為軍長,第五師駐防三鬥坪,擔任長江江防。

    後隸屬第三十二軍。

    1942年4月劉某某接劉某摸代理師長,12月實任。

    1943年5月,第五師參加鄂西會戰。

    在石牌附近阻擊鬼子。

    1943年7月第五師轉隸第九十四軍。

    ……

    “好像鄭軍長在桂南會戰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這第五師以川軍為主力,真是不錯。”

    太空看我後說道。

    “本來桂軍、川軍和湘軍,三個地方的兵是曆史公認的好。”

    星球淡定地說道。

    “吳川不成軍!”

    宇宙說道。

    “別說這些了,竟然知道了第五師的資料,我還是想知道,接下來的曆史資料。”

    太空轉移話題說道。

    “……”

    5月28日,第五師奉命轉守高家堰至木橋溪一線,繼續阻擊鬼子。

    第五師以第十四、十五兩團占領高家堰兩側高地,並以一部占領高家堰通向津洋口之峽口,掩護友軍西撤。

    這時,鬼子橋木等部隊三四千人,在20架飛機支援下,從永昌寺、楊春嶺分兩路向第五師高家堰兩翼陣地攻擊。

    第五師十四、十五兩團官兵與敵血戰競日,直至下午7時,敵我雙方仍膠著於香花嶺以東之錢子溪南北高地至楊春嶺之線。

    29日淩晨,敵續向第五師香花嶺西之南北兩側高地強攻,第十四、十五團打退了鬼子發起的一次次衝鋒,陣地反複爭奪,戰鬥十分酷烈,敵被擊斃三四百人。

    4天前即5月25日晚,鬼子第十一軍司令部下達向石牌、木橋溪進攻的命令。

    於是,鬼子各路大軍逐漸向石牌外圍第五師陣地步步逼近。

    鬼子第三十九師團向朱家坪附近,渡過清江的第三師團經牽牛嶺西麓向泡桐樹附近。唯第十三師團滯後,此時還在北上途中,正艱難地跋涉於天柱山。

    天柱山位於長陽中部,海拔2000餘米,四周陡崖峭壁,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但其南麓有一沙石地小道,是鬼子北犯的必由之路。

    第五師十三團進駐該線後.即以第四、第五兩連布防於天柱山隘路口,設伏天柱山。

    石碑要塞守軍第18軍之11師和第5師等部,憑險固守,沉著應戰。

    鬼子出動飛機和艦艇,配合陸上進攻,猛打猛攻數日,要塞陣地巋然不動。

    而鬼子卻在這個地方丟下數千具屍體。

    5月31日以後。各路鬼子在遭到守軍夾擊、阻擊之後,傷亡慘重,又因久戰,疲憊不堪,乃不得不全線退卻。

    守軍士氣高昂,全線奮起追擊。

    清江方麵,擔任後退掩護的敵第13師團三個大隊,三千餘人,在漁洋關以南磨市附近被第10集團軍之新23師、55師、98師、121師各一部包圍,基本上被殲滅。

    鬼子第13師團司令部及主力,以及第17獨立旅團一個大隊,在宜都城郊一條狹長的山穀中,被守軍第121師、第118師、第194師,第98師主力包圍,幾經激戰,被殲滅大半。1943年6月15日。

    各路鬼子奪路而逃,守軍奮起追擊,雙方完全恢複到了5月5日之前的態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