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常德會戰 (八)
字數:3809 加入書籤
1943年11月4日
第一線兵團各部均開始依戰區命令轉移主力至主陣地,此時戰局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據鬼子戰史記載,第13師團作戰參謀櫻井中佐被國軍擊斃,這個參謀隨身攜帶有這次攻勢之重要命令,以及該師團戰後將調往馬裏亞納群島的相關資料。
第13師團司令部像炸鍋似的一團大亂,偵騎四出,務要將屍體文件搶回。
雖然鬼子戰史稱該批文件“無損收回”,但國軍顯然已經從中得到重要情報。
7日,第一線兵團兩個集團軍已在王家廠,暖水街,紅廟一線形成一整然防線,以第74軍為主的第二線兵團則仍在運動中,搶占後方桃源等要點。
鬼子渡江集結完畢後,以第3師團、第13師團、第39師團、第68師團主力及協攻之第40、58師團部分部隊(聯隊級支隊)向國軍展開全線進攻,戰局立變。
7日上午正當第一線之第79軍暫6師已因傷亡慘重而撤退,王總司令電令前線各部奮勇逆襲,恢複陣地,均未奏功。
戰況危急。
暫6師在街河市與敵激戰四日後,退入第10集團軍主陣地的中樞——暖水街。
第10集團軍總司令王將軍在奉命出擊之後,妥為謀劃。
王總司令深知所部處於守勢狀態的兩個軍,在兵力與機動力皆不如鬼子的狀況下,無從攻擊取勝。
但江防軍方麵援軍不能輕出,右翼第29集團軍正遭嚴重打擊,後援的王耀武集團仍未趕到,第10集團軍勢必得靠一己之力取勝。
第10集團軍雖然兵力居於絕對劣勢,王總司令隻有不足五個師可與鬼子近三個師團對打,大膽采用攻勢防禦戰術,以暖水街、王家畈陣地為核心,將鬼子吸引誘集於此一三角地帶,而集團軍的主力則不拘型態,采活潑步調,內線作戰,或衝突或合圍,拘束鬼子,並相機逆襲包圍。
王總司令以第79軍暫6師為暖水街防衛部隊,擔任吸引鬼子蝟集的“磁鐵”,其餘四個師則且戰且退,將鬼子誘入暖水街陣地周圍。
第79軍的第98師與第194師努力抗擊當麵之敵,第199師則於暖水街側翼機動邀擊鬼子。此時暖水街主陣地反而陣線犬牙交錯而孤懸敵後,側翼曝露,王敬久總司令乃電令暫6師趙季平師長突圍。
暖水街陣地雖然堅持半周,依然力持不垮。
趙師長奉到命令後,才率暫6師含淚突圍。
不過因王總司令部署有方,第79軍王甲本軍長仍大膽運動第98師與第199師,突進側擊,而第66軍也固守防線,適時配合轉移攻勢,鬼子或進或退,皆遭節節阻擊。所以即使暖水街棄守,鬼子仍然無法突破第10集團軍的防禦地境。
隻能一直繞著暖水街打轉繞圈圈。12日,鬼子在纏鬥逾一周之後,仍蝟集於第10集團軍當麵。
橫山勇見王家廠、暖水街一線膠持日久,無法飛渡,而江防軍方麵的援軍以漁洋關為依托,正穩步推進,再不想辦法突破僵局,就會在江畔被國軍夾攻。而且此時進攻部隊傷亡甚重,已達三千餘人,長久僵持,有弊無利。
於是決心考變主攻方向,將主力調往新安、石門一線,將衝力擺在第29集團軍正麵,暖水街方麵隻留第39師團兩個多聯隊原地構築工事,遲滯國軍。
鬼子這個轉向,果然突破了國軍的第一線兵團防線。
……
正當第10集團軍全線激戰,殊死搏鬥之際,第29集團軍卻正踏入殺陣。在第3師團渡江全力進犯後,第116師團亦以一部水麵機動,在濱湖區點點突破。
第44軍多麵受敵,當麵已無陣線可言。
第29集團軍在鬼子調轉主攻方向後轉入守勢,但因部隊原先已與鬼子糾纏交錯,所以在鬼子驟然加強兵力後的進攻下立遭突破。
孫長官趕緊電令第29集團軍暫時放棄濱湖區,撤守石門至澧縣間之澧水防線。
王總司令部署集團軍向澧水方麵轉進集結,以第44軍駐守澧縣及各渡口,第73軍主力據守石門。
1943年11月13日,王總司令以第44軍久戰疲乏,乃擴張解釋孫長官先前相機撤退的命令,率領其嫡係第44軍部撤過澧水。
但是非其嫡係的第73軍仍堅守石門與敵酣戰,局勢危急。
汪軍長匆匆率部撤到石門後,大吃一驚。
這個湘西防務的中樞,居然沒有象樣的防禦工事,軍委會電令中的“國防工事”,隻是一條20公裏多的散兵壕。
而此時第44軍逃過澧水,更使石門側翼依托盡失,成為無險可守的絕境。
汪軍長隻好搶挖野戰工事,背對澧水急忙布防,作無望之鬥。
以暫5師堅守石門,第77師與第15師則在外圍展開,阻擊野戰。
鬼子以兩個完整師團集中於石門一隅上,第73軍抵擋不住,被鬼子打得千瘡百孔。
14日,鬼子對石門發動總攻,除正麵強攻外,並以一部經原第44軍原防線越過澧水,抄絕第73軍退路,石門右翼被突破,戰況危急。
此時軍委會慌了手腳,軍令部劉次長反而越過第六戰區,電告王纘緒總司令,準許第73軍突圍。
14日晚間,汪軍長率部開始渡過澧水撤出石門,留下暫5師死據石門,掩護全軍渡河,但此時鬼子已經繞攻到石門後方,所以第73軍在涉水突圍時遭到鬼子截擊,一片混亂,建製全散,兩個師均失去掌握,各自奪路突圍。
汪軍長率軍部退往慈利,收容部隊。
15日黃昏,暫編第5師最後撤出石門,鬼子已在澧水對岸嚴陣以待。
暫5師在渡河時立遭圍攻,師部被截擊,部隊大亂,彭士量師長親自指揮殘部,奮力衝突,在南岩門口被敵機掃射命中,壯烈殉職。
暫5師在撤退中傷亡殆盡。
門方麵的作戰失利,其實隻要第六戰區能貫徹原訂作戰方針,便可以避免。
軍委會的戰後檢討,一針見血。
盛稱第11軍能大膽曝露側翼,以連續快攻擊破第29集團軍,使國軍來不及利用這個側翼,並且突破石門後,截斷了第10集團軍與王總司令集團的聯係,使這兩個主力兵團“不及發生統合戰力”。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