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六章 豫中會戰 (一)
字數:3847 加入書籤
豫湘桂會戰,是鬼子陸軍於1944年4月至12月期間貫穿華夏國河南、湖南和廣西三地進行的大規模進攻戰役。
豫湘桂戰役的大潰退是抗戰以來黨國正麵戰場的第二次大潰退,8個月中,華夏國在豫湘桂戰場上損兵50-60餘萬,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豫中會戰37天失38城)、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裏、6000萬人民。
戰役中至少2.4萬鬼子死亡,加上傷病者共十萬人。
鬼子盡管達成作戰企圖,卻無力保障大陸交通線暢通,也未能阻擋美機空襲鬼子本土。
除此之外,由於分散了兵力,反而為黨國軍隊反攻提供了條件。
從1943年夏秋以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發生轉折,華夏國持續抗擊日寇,牽製了鬼子大部陸軍兵力,在歐洲戰場,德意法西斯逐漸潰敗,鬼子在太平洋戰場也接連失敗,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南洋鬼子麵臨被切割的困境。
為此,鬼子困獸猶鬥,製定了從華夏國戰場尋求突破,企圖固守大陸以堅持長期戰爭的計劃。
因此,表麵看來是鬼子的積極進攻作戰,本質上卻是出於防禦目的。
1943年,同盟國反法西斯戰爭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鬼子在太平洋戰場上屢遭失敗,使南洋(東南亞)各地軍隊的海上交通線受到威脅。
鬼子被分割成幾塊,始終不能形成完整的戰略體,陸軍主力深陷華夏國不能自拔,給鬼子轉用兵力於太平洋造成極大牽製,導致太平洋兵力不繼,不斷失敗。
為此,鬼子企圖以打通華夏國大陸交通線,企圖將侵華鬼子各部分貫通起來,並聯係被切斷海上交通的南洋鬼子,以保護本土和東海海上交通安全。
另外,從華夏國大陸各個基地起飛的盟軍飛機直接轟炸鬼子甚至鬼子本土,這意味著盟軍同時可以對鬼子本土鬼子發動大規模空襲,這使鬼子異常恐懼,打掉在華夏國的空軍基地,也是鬼子加速推行豫湘桂戰役的直接原因。
……
1944年4月
“楚雲,你的意思是說豫中會戰是鬼子打通大陸交通線的1號作戰,也就是豫湘桂會戰計劃的一部分。
鬼子稱該階段為“京漢作戰”或“河南會戰”,鬼子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14.8萬鬼子、坦克裝甲車有691輛,擊潰了我們國家第一戰區蔣總司令、湯總司令部8個集團軍約30萬軍隊,占領了河南大部。
這是黨國軍隊在鬼子投降前一年與鬼子交鋒中的一次慘敗,對不對?”
吃著湖南的胡辣湯,李思特一邊說一邊問道。
“你說的沒錯。”
楚雲吃著混沌說道。
“我想知道鬼子,對這次豫中會戰裏麵,鬼子的作戰計劃。”
吃著羊肉湯的吳剛問道。
“我看看。”
確定四周沒人後,楚雲雙手開始敲擊在虛擬鍵盤上。
“……”
日“華夏國派遣軍”《1號作戰計劃》中對京漢路南段作戰的作戰指導的主要內容為:
第一,北方麵軍大致於4月上旬以前,進行新建部隊的組織及警備交替,命作戰所需兵團在駐地附近集結,進行訓練。
第二,與此同時要修複霸王城附近黃河鐵橋。
第三,4月中旬,命第12軍主力集中於新鄉南方地區,一部集中於開封西麵黃河左(北)岸地區,完成作戰準備。
第四,第12軍大致於4月下旬發動攻勢,擊潰敵軍後,進入郾城附近,做好向洛陽方麵作戰的準備,同時以一部兵力進攻信陽,配合第11軍的部隊打通通往武漢地區的陸地連絡線。
第五,12軍主力迅速由郾城向右迂回,突入洛陽方麵,擊潰敵第一戰區部隊。
第六,華北方麵軍在發動本作戰前,令第1軍向西佯動,並於作戰開始後,命第1軍一部及時由垣曲附近渡過黃河,切斷隴海路,支援第12軍主力作戰。
第七,第11軍大致於5月上旬,以一部兵力由信陽附近向確山附近采取攻勢,支援華北方麵軍作戰。
第八,第13軍於4月底前後,以一部兵力在阜陽附近作戰,牽製敵人,使華北方麵軍作戰順利進行。
第九,由關東軍調用的第27師團,先在黃河左岸待命,隨著本作戰的進展,經陸路向武漢地區推進。
第十,作戰完成後,華北方麵軍應即派遣第37師團和戰車第3師團各約半數,經陸路開往武漢地區,劃歸第11軍指揮。
第十一,作戰完成後,華北方麵軍大致將洛陽、臨汝、舞陽及泌陽東方一線作為對敵第一線,確保京漢鐵路南部沿線要地。
第十二,用於確保新占領地區的兵力,預定為第62、110師團,坦克第3師團(欠一半),獨立混成第7旅團。
第十三,華北方麵隨著作戰的進展,應抓住時機在鄭州、洛陽、郾城附近建設飛機場,同時迅速修複京漢鐵路南段。
日“華北方麵軍”根據派遣軍的作戰計劃,經研究後準備以現有兵力的一半投入這次作戰。
預定步兵至少為65個大隊。
主要作戰由第12軍的第62、第110師團及機動力強的戰車第3師團、騎兵第4旅團擔任。
作戰分兩個階段進行。
首先突破正麵華夏國守軍的陣地,將主力集結於黃河南岸,隨後佯作沿京漢線南下,至郾城附近時,主力朝西方向右迂回,圍殲第一戰區部隊,特別是湯總司令。
作戰目標為洛***據情況,也可能在許昌附近向右迂回。
在此期間,以部分兵力打通京漢線,與武漢連接起來。
鬼子的作戰要領:
鬼子第12軍接到擔任主攻的任務後,對方麵軍由正麵突破守軍陣地的設想不同意,認為黃河鐵橋正麵及霸王城橋頭堡以南的防守力量必然較強,不易攻占,而且傷亡較大,並延誤時間。
因而決定先由在中牟地區的部隊渡過新黃河西進,進攻鄭州、密縣、新鄭地區,進至防守黃河鐵橋兩側守軍的背後,爾後再令霸王城地區的部隊發起進攻。
這樣形成前後夾擊,易於突破守軍防線。經反複研究後,製定出作戰計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