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混亂前奏

字數:3431   加入書籤

A+A-


    兗州張邈和豫州張繡,張白騎的聯合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隻是口頭上的聯合而已,是不是真心的都很難說,又怎麽會有太多的關注。

    不過因為三張的聯合,諸侯們都開始有了動作。

    曹操讓夏侯淵率兵五萬進駐虎牢關;秦風讓馬超和龐德率兵五萬進駐平陵;呂布讓張遼率兵三萬進駐下沛;孫權讓裴元紹率軍四萬進駐丹陽;劉備讓張飛率軍五萬進駐西陵。

    一時間,天下風雲湧動。

    張邈,張繡,張白騎三人更加沒有想到就因為他們一時的動作,讓諸侯們都有所行動。

    雖然沒有公開宣布討伐他們,可是看屯兵兗州和豫州周邊的情況來看,跟討伐他們沒有任何的區別。

    他們三人之前還想著聯合起來,那麽其他諸侯多多少少的都會有一些顧忌,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的做法會成為別人的借口。

    要是可以重來,他們都想扇自己一巴掌,怎麽就生出了聯合的想法,要是沒有這個想法,如今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可是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然已經做了,那就得承受著結果,不過讓他們鬱悶的卻是其他諸侯隻是各自屯兵,好像沒有任何發起戰爭的意思,沒有越過邊界,搞得他們不上不下的。

    秦風如今想笑,他本來還覺得現在沒有任何的機會,準備等待劉備有所動作,那樣才會引起混亂。

    卻沒有想到兗州和豫州三張跳了出來,不管他們是出於什麽的心思,正好給了他行動的借口,沒有任何的猶豫,把兵馬弄到了江陵。

    如同秦風一樣想法的還有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同一時間的都有所行動,把兵馬弄到兗州或者豫州的周圍。

    而呂布調兵那是迫不得已,暗罵張邈那個蠢貨,本來天下就維持在微妙的狀態之中,卻沒有想到還是跳了出來打破這樣的安寧,不跳出來,最起碼安寧的狀態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本來拒絕張邈的邀請,就是想要讓這個安寧維持久一點,如今就算他不想踏入這一趟渾水之中都不行。

    看起來都是派兵圍在兗州或者豫州的周圍,卻都不是為了討伐張邈,張繡,張白騎三人,都是各自有著想法,才沒有在第一時間動手。

    一旦動起手來,都不會有任何的手軟,都會把自己最大的實為表現出來,在兗州和豫州之地展開混戰,這一戰可以說是決定著以後的走勢,容不得他們不得不做好全部準備再有所行動。

    就因為事發突然,所以才都是屯兵,不在第一時間直接把大軍弄進兗州和豫州開始他們之間的混戰了。

    張邈,張繡,張白騎三人並不知道其餘諸侯的想法,隻是以為他們之間的做法驚怒了其餘諸侯,所以諸侯們才會一起屯兵在兗州和豫州之地外,準備共同聯合挺來。

    消滅他們三人挑釁霸主們的地位,心裏充滿了悔恨,要是和呂布一樣不答應張邈的邀請,沒有聯合的話,諸侯們就不會在同一時間都有動作,把兵馬駐紮在兩州之地周邊的城池,作出一副要消滅他們的模樣。

    如今的他們雖說是聯盟,卻根本不敢聚集在一起,而是各自守在自己的地盤,不敢輕舉妄動,不要說誰支援誰,能夠守住一輪就已經不錯了,至於打敗其他諸侯的聯合,想都沒有想過。

    秦風,曹操,劉備,孫權,呂布五人並不知道他們的動作,給張邈,張繡,張白騎三人多大的心裏壓力,連兗州豫州的百姓都被這沉重的氣氛弄得喘不過氣來,連天空的雲層都變得昏昏沉沉,猶如暴風雨就要降臨的前奏。

    秦風五人就算知道張邈等人的想法,都不會有什麽的解釋,畢竟他們都在緊密湊羅,為即將到來的變故作出相應準備,等到準備做好,那便是進入兩州之地的時候。

    要怪就怪張邈三人什麽不選,卻要選在這個時候來聯合在一起,這就是直接給人機會,自作孽不可活就是說他們三人的做法了。

    唯一沒有任何動作的便是退守到交州的袁紹了。

    如今的他可是坐在一個院子之中,與荀攸和荀諶兩人暢飲。

    “哈哈,想不到張邈那三人居然敢在這個時候聯合在一起,還真的是不怕死啊,沒看到其他人沒有動作嗎,隻是在等待著誰先忍不住跳出來,沒想到最先跳出來的幾人卻是他們!”袁紹大笑道。

    荀攸和荀諶兩人也有點哭笑不得,隻是跳出幾人,便把如今還算安寧的天下就亂了起來,還不是小亂的那種,u看書 .nt可以說除了交州,大漢的土地都陷入了這一個旋渦之中。

    “主公這次我看他們都沒有打算留手,要在兗州和豫州兩地決出勝負啊!”荀諶說道。

    袁紹搖了搖頭,說道:“決勝負那倒沒什麽可能,都不是簡單的人物,沒有那麽容易就能夠決出勝負的。”

    “主公所言基是,友若叔,我看此次秦州牧等人,隻是借此事把中原大地清洗一遍,勝者留,敗者退。”荀攸歎了口氣說道。

    袁紹也愣了一下,要是自己沒有敗給秦風,如今的大事也就應該有自己參與了吧,而現在卻隻能當一名看客而已。

    “主公!”

    荀諶和荀攸有點擔憂的看著袁紹。

    “沒事,隻是有些不甘心而已,不過如今的生活不是很充足麽。”袁紹如此安慰著自己,繼續道:“友若,公達,覺得此次結果會怎樣?”

    “主公,我認為張邈,張繡,張白騎三人除了投降,就隻有敗亡一條路可走,而其餘的卻不好說了,如孫權雖是接管江東不久,可是也不能小瞧;呂布雖勢力小,可能征善戰,要敗也不容易;劉備為人雖是卑鄙,可如今兵多糧廣;秦風與曹操兩人更加不用說了。”荀攸分析道。

    “公達所言甚是,秦州牧和曹孟德兩人是絕對不會讓自己在這一次清洗中失去地位的,不過萬事都會有意外,就看怎麽發展而已。”荀諶也說出自己的看法。

    袁紹站了起來,看向西落的太陽,背著手,歎道:“無論結局怎樣,此事一過,大漢便不複存在矣!”

    荀攸和荀諶都沉默了下去,都知道袁紹話裏的意思。

    (本章完)